图书介绍
大学生就业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30516.jpg)
- 杨金娥,李斌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966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大学生-就业-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就业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概述1
第一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1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沿革2
二、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政策4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发展前景6
第二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般程序和方式7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般程序7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方式10
第三节 就业形势分析11
一、我国当前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11
二、21世纪前期就业展望12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13
四、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采取的对策14
第四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定位16
一、大学毕业生职业岗位定位16
二、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定位17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三步走”策略18
思考题20
第二章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21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22
一、概述22
二、职业个性24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28
四、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31
第二节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33
一、自我评价33
二、环境评价34
三、确立目标35
四、职业定位36
五、职业生涯路线37
六、实施策略39
七、评估与反馈40
思考题41
附录1 职业生涯规划测评41
附录2 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43
第三章 大学毕业生择业准备50
第一节 心理准备50
一、择业心理准备概述50
二、对待挫折的心理准备53
三、对待成功的心理准备55
第二节 知识及能力准备56
一、知识准备56
二、能力准备61
第三节 信息准备66
一、信息的分类66
二、信息获取的途径和内容66
三、信息的整理和利用68
第四节 个人资料准备69
一、求职信69
二、个人简历72
三、其他材料74
思考题76
第四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7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制度77
一、民事法律制度(简称民法)概述78
二、民事主体制度80
三、民事权利制度82
四、民事义务制度83
五、民事责任制度8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律制度85
一、劳动法律制度概述85
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86
三、劳动合同法律制度90
四、社会保险制度102
五、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11
第三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及其保护112
一、大学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112
二、接受大学毕业生单位的权利和义务114
思考题115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115
附录2 劳动合同范本125
第五章 大学毕业生创业技术指导137
第一节 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与形势138
一、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138
二、大学生创业形势142
第二节 创业品质的培养145
一、创业意识的养成145
二、创业精神的确立146
三、创业能力的培育147
第三节 创业的基本方法153
一、选择创业目标153
二、走上创业之路157
三、制订创业计划160
四、办理开业登记160
五、创业初期的人员管理161
六、创业初期的财务管理162
七、创业风险163
思考题164
第六章 大学毕业生择业技能166
第一节 自荐技能167
一、自我推荐及其作用167
二、自我推荐的途径167
三、自我推荐技巧168
第二节 面试技能170
一、面试及其特点170
二、面试考核的一般内容171
三、面试的技巧173
第三节 笔试技能179
一、笔试概述179
二、公务员笔试181
三、笔试技巧182
第四节 应试后的技能183
一、与招聘人员继续沟通的方法183
二、咨询招聘结果的方法184
三、应对录取结果的方法185
四、面试后的“二次”促销187
思考题187
第七章 大学毕业生职场实践188
第一节 职场角色及其完善188
一、角色意识与角色转换188
二、自我完善190
第二节 环境适应与团队融入192
一、了解和熟悉单位与本职工作192
二、融入新的环境195
三、融入社会,提高共事能力198
第三节 自我展示与自我推销204
一、自我展示与自我推销意识204
二、自我展示和推销的方法205
三、自我展现和推销的策略207
思考题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