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推拿学:供针灸推拿、中医学、骨伤、康复、护理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推拿学:供针灸推拿、中医学、骨伤、康复、护理专业用
  • 范炳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8023145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推拿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推拿学:供针灸推拿、中医学、骨伤、康复、护理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基础篇3

第一章 推拿学发展简史3

一、春秋战国时期3

二、秦、汉、三国时期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4

四、隋、唐时期5

五、宋、金、元时期5

六、明代6

七、清代6

八、近代7

九、新中国成立以后7

第二章 推拿的作用原理9

第一节 推拿作用的中医学认识9

一、疏通经络9

二、行气活血9

三、舒筋缓急9

四、调利骨节10

五、补肾益气10

六、调理胃肠10

七、宣肺化痰11

八、急救醒神11

九、美容养颜12

十、养生保健12

十一、以指代针12

十二、推拿代药13

第二节 推拿作用的现代研究与发展13

一、手法的生物学效应研究13

二、推拿手法的动力学研究及实验仪器研制19

第三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21

第一节 推拿治则21

一、治病求本21

二、扶正祛邪22

三、调整阴阳23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24

五、治未病24

第二节 推拿治法26

一、补法26

二、泻法27

三、温法28

四、通法28

五、汗法29

六、和法30

七、散法31

八、清法32

第三节 推拿的要求与注意事项33

一、对医生的要求33

二、对病人的要求33

三、对诊室环境的要求34

四、推拿注意事项34

第四章 经络与常用腧穴36

第一节 经络36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36

二、经络的作用41

第二节 常用腧穴42

一、腧穴的分类42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43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43

四、常用腧穴表45

第五章 推拿手法54

第一节 概述54

一、手法分类原则54

二、手法的基本要求54

第二节 基本手法56

一、摆动类手法56

二、摩擦类手法62

三、振动类手法68

四、挤压类手法71

五、叩击类手法79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83

第三节 复合手法102

一、按揉法102

二、拿揉法103

三、牵抖法103

四、推摩法104

第四节 手法人体操作训练104

一、头面部操作105

二、颈项部操作107

三、腰背部操作109

四、胸腹部操作111

五、肩及上肢部操作112

六、臀及下肢部操作114

中篇 治疗篇119

第六章 脊柱与四肢病证119

第一节 概述119

一、脊柱部119

二、上肢部122

三、下肢部124

第二节 脊柱躯干部病证128

一、颈椎病128

二、寰枢关节半脱位138

三、颈椎间盘突出症140

四、落枕145

五、前斜角肌综合征147

六、胸胁屏伤148

七、胸椎小关节错缝150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152

九、急性腰扭伤157

十、慢性腰肌劳损161

十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63

十二、腰椎退行性脊柱炎164

十三、骶髂关节损伤166

十四、臀上皮神经炎169

第三节 上肢部病证170

一、肩关节周围炎170

二、冈上肌肌腱炎173

三、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175

四、肩峰下滑囊炎177

五、肱骨外上髁炎179

六、腕管综合征181

七、腕关节扭伤183

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85

九、掌指、指间关节扭挫伤186

第四节 下肢部病证188

一、梨状肌综合征188

二、股内收肌损伤190

三、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92

四、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194

五、髌下脂肪垫劳损196

六、原发性增生性膝关节炎198

七、腓肠肌损伤200

八、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202

九、跟痛症205

第七章 内、妇、五官科病证207

第一节 概述207

一、辨证要点207

二、手法操作要点209

第二节 内科病证210

一、感冒210

二、咳嗽211

三、不寐(失眠)213

四、胃脘痛215

五、泄泻218

六、便秘220

七、头痛222

八、眩晕225

九、中风后遗症227

十、面瘫229

十一、消渴230

十二、阳痿232

十三、痹证233

十四、郁证236

第三节 妇科病证238

一、月经不调238

二、痛经240

三、闭经242

四、乳痈244

五、慢性盆腔炎245

六、经断前后诸症247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249

一、失瘖249

二、慢性鼻炎251

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252

下篇 小儿推拿256

第八章 小儿推拿手法256

第一节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256

一、推法256

二、摩法258

三、按法259

四、揉法260

五、掐法260

六、捏法261

七、运法261

八、捣法262

第二节 复式手法262

一、水底捞月263

二、黄蜂入洞263

三、苍龙摆尾263

四、二龙戏珠264

五、凤凰展翅264

六、天门入虎口265

七、运水入土265

八、运土入水266

九、飞经走气266

十、猿猴摘果267

十一、按弦走搓摩267

十二、开璇玑267

十三、揉脐及龟尾并推七节骨268

十四、打马过天河268

十五、总收法269

第九章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270

第一节 头面部穴位272

第二节 躯干部穴位274

第三节 四肢部穴位276

第十章 小儿常见病证推拿治疗284

一、婴幼儿腹泻285

二、便秘286

三、腹痛287

四、呕吐289

五、厌食290

六、疳积291

七、发热293

八、咳嗽294

九、哮喘295

十、惊风297

十一、夜啼298

十二、遗尿299

十三、近视300

十四、肌性斜颈301

十五、小儿桡骨头半脱位302

十六、小儿脑瘫303

附篇307

第十一章 推拿功法307

第一节 少林内功307

一、基本裆势308

二、姿势锻炼312

三、双人锻炼314

第二节 易筋经316

一、韦驮献杵一势316

二、韦驮献杵二势317

三、韦驮献杵三势318

四、摘星换斗势319

五、倒拽九牛尾势320

六、三盘落地势322

七、九鬼拔马刀势324

八、卧虎扑食势325

第十二章 自我保健推拿328

一、头面部保健推拿328

二、眼保健推拿329

三、耳保健推拿329

四、鼻保健推拿330

五、咽喉保健推拿331

六、颈部保健推拿331

七、腰部保健推拿332

八、胸部保健推拿333

九、腹部保健推拿334

第十三章 推拿介质、热敷及牵引336

第一节 推拿介质336

一、介质的种类与作用336

二、介质的选择337

第二节 热敷337

一、干热敷337

二、湿热敷337

第三节 牵引338

一、颈椎牵引338

二、腰椎牵引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