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去病诗文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去病诗文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224053.jpg)
- 殷安如,刘颍白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654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诗歌-作品集-中国-民国;散文-作品集-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去病诗文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浩歌堂诗钞3
序一(1924)&汪兆铭3
序二(1923)&侯鸿鉴4
序三(1924)&姚锡钧6
序四(1923)&柳弃疾8
一 东江集(1892~1901)9
松柏行呈杏庐夫子壬辰9
夏日闲居癸巳10
初秋书感甲午10
谒师杏庐,谈宴竟日,谨呈两律乙未10
读竹书纪年丙申10
江行杂诗丁酉11
盘门夜泊戊戌11
松陵诗派行己亥12
沈子树茂才大椿,安贫力学士也。秉其先世水西给谏之懿训,恂恂端确,望而知为谨饬之士,因赠诗以勖之14
独步垂虹亭望积雪,并追怀顾雪滩诸先哲14
冒雪渡庞山湖至同里15
咏怀庚子15
初春退思草堂见雾,迟沈六不至辛丑16
旧跋17
又跋17
二 壮游集(1903~1905)18
将游东瀛,赋以自策癸卯18
大阪怀徐福18
自梅田驿乘汽车,赴江户道中作18
薄游上野,因登凌云阁骋望19
东京雨后,寓楼倚望19
泰伯、仲雍20
题明孝陵图20
题郑延平战捷图21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21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一首21
题警钟日报22
赠林、刘二君子22
与竹庄、宪畅论女学22
与宗素、济扶两女士论文22
癸卯除夕别上海,甲辰元旦宿青浦,越日过淀湖归于家23
暮春苦雨23
读史杂感24
华葩四章24
横泖怀二陆乙巳24
泛舟游佘山25
簳山怀余瑾25
下山遇猎人25
仲春晦日,由杨庄抵曹家渡,即晚驱车赴上海作25
稼园哭威丹26
别上海26
凤溪道中,用郭丹叔集中韵26
舟过青浦27
将离,思先妣也。自先妣殁,而不肖学殖日以落,虽有绿阴,如黄萎何27
夏夕读殷氏《松陵诗征》,时予方尽失其《拜汲楼诗稿》。而所辑乡邦遗文数十卷,及此本独未散佚,一若有阴护之者。爰感而赋此。卷故有陈梦琴希恕题词,即同其韵27
观夏考功遗札28
读瞿稼轩蜡丸书28
观杨维斗先生小札28
珠兰28
吴门过程学启祠29
虎丘过李合肥祠堂不入29
赠吴祝臣尧栋,时君方赠予长兴伯遗稿29
采芝图为沈骚庐廷钟题29
梦雪郎,时君卒已四年矣30
喜得无畏书却寄30
?定长兴伯遗集,谨书其后31
秋灯31
夜过毗陵驿32
焦山中流遇急湍32
三 黟山集(1903~1905)33
丙午元旦33
过虞山33
泾县道中赋雪33
别旌德县城喜大雪初晴33
冒雪逾新岭,有怀金文毅公声34
来新安两月矣,卒卒未暇弄翰,偶从枕上得数绝句,以寄同人34
喜得海外书却寄34
清明屯溪道中念先世祖墓有为族人盗卖者,不禁泫然35
自柘林横渡,登岑山佛寺35
太炎将脱于理,诗以招之35
春暮独坐紫阳书院36
厔庐书来,多厌世语,欲从予游,予尤厌世人也,方将振健翮,事冲举以求乎?无为之乡,又乌可偕吾游耶?故歌以答之,会心者当不远也36
歙州城上望黄山作36
独坐披云峰下37
再游如意寺37
玄晤一首寄厔庐37
自歙州入山中投止下洽,三十韵38
将礼天都,特诣汤池洗祓,还宿紫云庵斋宫,二十八韵38
慈光寺39
石门磡遇雨39
登天都观云铺海作40
文殊院梦太炎出狱未果,泫然书示衲子40
大风雨,自黄山绝顶降至汤泉,浴罢礼佛,二首40
再宿紫云庵,闻山僧弄弦索高歌,怪之40
浪游黄山还次汤口,程翁明德治具留宿,夜话有作41
容溪夜宿41
将归具区,罗生持纸乞言,为书此贻之41
放舟新安江,晚泊濑水有作42
七里泷42
严濑谒子陵祠,登钓台,西望谢皋羽恸哭处42
梦中过桐庐作43
赠刘三43
虎林杂诗四首43
江行杂感二首44
重过西台,寻谢皋羽坟不得,返舟获巨鳊一头,食之甚肥44
晚经茶园淳安县东南六十里地也44
读吴骏公集44
过方啸琴文隽斋头,观李长蘅为陈文庄公所绘山水,及眉公画梅长卷45
秋夜山中不寐45
良夜月色甚明,屯溪沈钰罗萼郑仪诸子邀饮小蓬壶,示迈枢、鲁德45
孙列五麟邀过其庄,宴饮甚欢,赋此奉酬45
绩溪胡佐邀同诸子,再集小蓬壶看月,用前韵46
中秋自屯溪赴唐谟,饮许氏花汀,同座有贺子吉严公上陈鲁德费公直、迈枢诸子46
九月朔日,偕迈枢作齐云之游,出门口号46
夜宿蓝渡在休宁城西十里,其水发源黟县,东下屯溪入新安江47
自望仙亭,循桃花涧,登天门,观罗汉洞,上云梯,谒玄天太素宫有感47
自玉屏过紫霄崖,历三姑峰,望五老独耸诸峰,上方腊寨,抵耸翠庵47
耸翠庵前望乐平、婺源诸山。有怀朱晦庵、洪忠宣、沐西平及范文程48
东阳道院小阁,与迈枢对饮望黄山作48
欲上香炉峰不果48
珍珠帘观滴水在文昌岩傍48
罗念庵诗碑二在罗汉洞。妄人以其石渊渊作响,有若钟磬。击成两穴,其未穿者尚三四,不禁惋惜久之49
过戚继光与客同游题名处在罗汉洞左石壁上49
休宁过叶生世寅家生好藏书,尤多秘籍,所以饷予者甚厚49
古城岩下观鱼在万安街之南,旁有还古书院为金正希文会处50
还古书院,有怀金文毅公公讳声,字正希,休宁城东十里山人也。隆武即位,遣使拜表,帝特授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总督南直军务,歙州破,逮系南京,不屈死之50
山中寄刘申叔51
九月初七日,新安江上观水嬉,并为有明尚书苍水张公作周忌51
歙州迎神出游,有故明将军胡大海、刘綎二像,纪之以诗52
十月初四在屯溪,遇豫章人赛会52
登黎阳主簿山52
怀刘三52
题凌御史像53
寒夜山中读史弱翁遗诗,及徐?庵哀悼之作53
为诸生讲史53
晚步河西桥54
冬望54
岁晏置酒与诸友别,乘夜山行十里,至朱家村舟中宿54
晓别深渡55
桐江晚泊55
富春55
归家杂感55
四 袖椎集(1907~1908)57
读郑所南心史丁未57
吴门游后半月,因事重过昌亭,遂觅前舟,作竟日游,即示天梅诸子57
志攘、天梅俱以纪游诸作见示,并读安如题词,奉酬一律58
丁未四月朔日,再上蔚丹冢即事58
江上哀58
昼寝杂感59
读管晏列传60
今岁来海上,与顺德黄节同居藏书楼者甚久,忽急电自粤来,谓其令嗣得暴疾。及遄归已弥留矣,一见而诀。君凡四丈夫子,其三皆不育,独此长且贤,而又遽丧。人非槁木,讵能忘情,君之悲怆自不能已。然余之见解,正复不同,故诗以慰之60
我生示真长、秋枚、晦闻兼简无畏60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61
寓楼对月62
为曼殊题孝陵残瓦62
梦得柳摇五字,醒以语曼殊,谓大类别情,会贞壮将赴南昌,因足成一律赠之62
脑病复发,百感交集,书示贞壮,即送其行63
孟冬十月有感63
冬夜不寐,杂书数万言,起而见宵月率成64
写怀答同社诸子64
仲冬朔日晓起有作64
昆山道中64
频过一首,悼冯沼清65
仲冬下浣二日,被酒而卧,忽梦与人并服先朝儒服。翩然殊得,惟对镜自视,微觉鬓丝未长耳65
岁云暮矣,挈女儿亨利,赴福州路市楼小饮65
守岁重展神交社雅集摄影,有悼冯沼清66
丁未除夕得除字66
戊申元旦用元韵66
正月二十四日,会葬鉴湖女侠于西泠桥畔66
题忏慧诗集67
戊申三月十九日,有事于宋六陵67
四月初七日立夏68
初夏越中杂诗68
有怀刘三、钝剑、安如,并苦念西狩、无畏二首68
四月二十五日,偕刘三谒苍水张公墓,并吊永历帝69
自清和坊跨马出清波门,经南屏,疾驰达茅家步岳王坟小饮。复驰过秋侠墓,经钱塘门抵涌金门外,凡周围三十余里,豪气未除,率成此绝69
自武林入越,道出草桥门,有悼吴长兴二绝70
戊申五月既望,余自诸暨来,游五泄西龙潭,穷极幽险。入夜醉眠僧房,忽若身在海上。高子吹万,携其从孙小剑来,顾言笑极欢。无何有二女郎至,一年可二十许,毛发垂肩,披离左右,谓是吹万眷属。一年仅十七八,亦静婉多致,俱招吹万与谈。良久,即促吹万行,吹万遂登车去。余方踟蹰以返于室,忽天梅突至,余语以吹万适才别去,君遇之否?天梅曰:“然行复返矣。”未几吹万果返,而佛子亦偕焉。抵掌欣谈,俨然荀陈之会,岂非生平得未曾有之快哉。忽无畏伉俪及蔡子冶民,联翩相顾。而余独狎一大蟒,其长殆逾百丈,颇极驯扰,未知是何祥也。书寄高氏诸子,并作山中掌故70
将去粤中,夜集镜清楼,闻陶怡被逮71
五 岭南集(1908)72
图南一首赋别戊申72
访安如72
初度将及杂成六截72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73
温州洋73
崎碌73
问雁74
书黄门公集74
隆武帝后忌辰,泛海登列岛,书寄同人74
沼清死一年矣,情不能忘,诗以哭之75
病中有感寄社友75
九月初七日,为明尚书张苍水先生二百四十五年周忌,用丙午新安江上追悼旧韵75
九月十九日为顾端木、刘公旦、钱彦林、夏存古诸公三十余人俱殉国于南京之辰。用赋哀词,以告有众。庶几终古之涕,不致于我独挥也76
九月二十晚飓风骤作,入夜更烈。暴雨乘之,潮涨逾丈,举室内外,一片汪洋,四壁震撼,若将颓焉。余方愁病,不觉心悸,宵深无寐,记以此诗76
十月朔日病起口号76
千仞以余病且久,特邀医治之。及病大瘥,复置酒相庆。不觉酣饮极欢,乃报以此诗77
悲怀77
集唐寄意77
再集唐四首78
三集唐六首78
自潮海赴厦门道中,风雨交作79
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79
与漳州游君谈郑延平遗事80
厦门寮仔后街,为郑延平王操练水军处,四山累累皆荒冢也。通商以来,市廛栉比,鼓舞如云,非复昔时景象矣。余居于此十日,诗以纪之80
志儒书来,言黄亮叔先生象曦死矣80
天梅以与渠别字相同,作诗见寄,余既答之矣,复念亚卢名亦与余类,诗以赠之81
十月二十三日,有事于双忠大忠之祠81
潮阳海门湾莲花峰,宋文丞相望少帝处也。余登东山水帘亭,见其地白日银涛,漾漭无极。以相距二十里,不及至。遂赋此章81
十月二十七日自潮海赴香港,中夜望海有作81
留题罗浮山黄龙洞82
自崖山麓之干冲,横渡海面至三村作82
崖门四律82
崖门阻风雨83
十一月七日为瞿张二公殉节桂林之辰,慨然而作83
六 呻吟集(1909~1911)84
病中杂感己酉84
病愈矣,忽复大作,不觉戚然84
送楚伧之粤85
病榻书怀85
三纪初度,书寄同志,时疡病渐瘳,由沪回居蚬水85
七月十四夜对月有怀86
重过西塘就医86
芦墟泗洲寺永安桥,为杨维斗先生殉国处,余过其下屡矣,为赋一律以志哀恫86
吴门寓斋题壁86
赋得韩亡子房愤,为安重根作也87
唐庄庚戌87
题沈君墨小词87
送春87
纪梦中人语88
和送春韵88
夏日过全福寺88
清远庵有怀熊鱼山相国88
寄天梅小景89
初抵虎林酒楼坐雨辛亥89
金陵杂诗89
云程万里图,为陈剑魂题90
后望岳图,为祝心渊题90
七 光华集(1912~1915)92
赠张溥泉壬子92
自浙入湘,喜晤梦蘧、君剑诸社友92
偕梦蘧、醉庵游岳麓,有悼陈天华烈士92
红拂墓,在醴陵县西,李卫公祠后山上93
题湘乡成琢如本璞填词图93
题宋痴萍菊隐图小景93
题醉庵小影93
中秋夜,在湘阴园池坐月94
长沙题钝根小照94
洞庭舟次,寄别湘都督,洎南社诸子94
孤山探梅未放,即呈铁华女士95
偕钝初游灵隐、韬光、烟霞、石屋诸胜癸丑95
灵隐僧房与钝初诸子夜话95
哭钝初95
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四首96
陋巷96
去鲁97
登岱97
泰山绝顶登封处题壁97
立夏再集崇效寺,分韵得丹字,即送芷畦南归98
雨后98
哭梦逋老友98
京师重晤黄晦闻99
钝初卜葬有期,诗以哀之99
出塞望蒙古99
夜宿张家口,独步通桥望月100
通桥月夜闻歌100
四十初度,黄海舟中遇雾一首100
落叶100
赠勇忱101
酬钝根醴陵山中101
哀陈勒生101
春暮集朴学斋甲寅101
重游北固山102
题潘老兰图卷,时余方从京口、无锡归也102
哭黄摩西人102
哭徐子鸿秀钧102
梨花里留别亚子103
梦季高103
梦刘三103
吊张伯纯103
重过逸庐104
泛舟碧浪湖,因游道场山,登绝顶骋望104
嘉平望日,自吴兴放舟至莺脰湖。月色皎然,遂过黎里访亚子104
夜过分湖,一路看月出谷水104
挽虞山沈母赵夫人105
刘兼卿先生七十,令子季平征诗105
为蔡寒琼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诗册105
讱宀见示韦斋、初我、怀庐诸公肥宽韵倡和之什,因继声投韦斋106
酬初我106
再赠初我106
述怀叠前韵107
有感四首107
民国四年除夕,饮讱公家107
八 湖上集(1916~1917)108
湖上怀贞壮丙辰108
江上迟烈武108
烈武邀集江楼108
江楼与烈武别108
湖上闲游,箫剑并载,过西泠桥,见者几疑白石、小红再世也109
秋心楼晚眺109
避雨照胆台,晤季陶、孟硕,因同谒香山公于湖舫109
陪香山公西湖秋泛,回集秋心楼有作109
会稽游,应孙公教110
象山港即事110
普陀两首呈香山公110
唐继兴灵榇南旋,诗以吊之111
英士归葬吴兴,为赋挽歌送之111
谒克强灵帏112
重上京华示诸同志112
北出居庸关112
宣化道中113
少年行四首,张绥道上作113
自阳高县抵大同114
大同怀古114
赠孔庚时为大同镇守使114
晚抵丰镇115
丰镇车站长崔君语余明妃冢所在,余考之旧志良是,并闻蒙语归化城为青城尤可异115
崔君又语余,丰镇西去十里为德胜口,古紫塞也。戏成一章示之115
丰镇见雪116
归棹116
家居杂诗116
立夏前三夕纪异丁巳117
大雹后有感117
示李晓暾县长117
严夫子墓在烂溪东风荡水中,潮汐冲决,倾毁日甚。春初言于邑侯李君,伐石修之,秋晚过此有作118
自严墓至梅堰道中118
盛泽晤沈秋帆即题其棹歌118
寄安如118
客有述黄花岗之役,绍兴某女士殉焉,为赋二绝119
别西湖经岁矣,重过寥寂异常,不觉凄绝119
耕烟图为顾静崖题120
九 护宪、近游合集(1918~1920)121
湖上杂感二首戊午121
秋感121
赋别121
泛海121
重过韩江分赠122
潮汕道中122
酬王愚真123
偕荷公、小枚、愚真登韩江楼123
金山援闽浙军总司令部登眺,用石上所刻宋熙宁间广东南路转运副使许君见远亭韵123
食龙眼123
挽江柏坚先生124
纪梦124
有望124
内子安霞死一年矣,于其忌日感成三律124
重过见田别墅125
自沙汕头泛海赴香港一首125
素馨斜,禺楼第一集分题125
新会橙126
禺楼三集分得不字126
禺楼四集分得无字126
不寐一首赋寄亨儿己未127
三月二十九日,有事于黄花岗,礼成有作,集玉溪生句六章127
题画兰128
天贶节为亡妇生日128
孟秋朔日初度一首128
中秋卧病百子冈得亚青死耗128
粤归喜晤朴安129
天平看红叶赋示朴安、仲可、子实、屯艮、哲夫、景瞻、际安诸同游129
胥江即目129
仲可丈嘱题纯飞馆填词图129
题屯艮所藏雷峰塔经文拓本130
题河东君像,暨妆镜拓本130
题寒隐图130
题钮巽溪先生遗像,应令嗣家鲁嘱庚申131
往者,子超谋葬勒生西湖之上,余为觅得其地购之。顷闻安榇有日,不禁悲喜交集矣132
洪涛之滇,赋此为别132
书严濬宣庸女环事略132
寿陆廉夫丈友恢七十132
酒醒有怀133
茅舍粗成,适阅香山浩歌行,欣然有会,因取以名吾堂133
屯艮席上送安如还里,时屯艮将还湘中,予亦归隐,故并及之134
兰皋席上,闻巴陵之捷,即送屯艮归里134
不见效鲁、静安二子数年矣,顷来握晤,不胜感慨系之。因贻以一律,亦幸二子之还以教我也134
效鲁属题所居坐忘庐135
分湖游两首,题晓风残月之舫,兼赠亚子135
分湖杂诗135
东芦邨喜得磬折廊刻石,酬钱钓璜136
侯保三鸿鉴以所著塞外纪游见贻,书此奉答136
苦雨136
喜得梅邨西江纪游册子,盖为吴来之昌时作也。即用鸳湖感旧韵题之于后137
续题西江纪游画帧八绝137
坠楼三章138
蚬江留别亚卢、抟霄、率初、大觉、公直、君崇诸子138
酬董望周正138
觉生于广州市上得古画一帧为题二绝139
喜梁任见过139
汝航、省三同集草堂有作,并示梁任139
十 从征、南雍合集(1921~1923)140
十年岁首,对雪有作辛酉140
答羽生140
纪梦140
兰臭图为率初题141
重游粤中放洋口号141
将为曼殊卜葬湖上,呈元首六绝141
哲夫四十,溶尼以甘天宠画莲为寿,来乞题142
重过荔支湾142
立秋143
将还吴门,诣观音山与元首话别143
鮀江晤蔡润卿、李展云各贻一绝143
辛君卓人招饮,并以越南犀杖见贻,奉酬两绝143
卓人为予言别墅命名之意,即题一绝144
重过见田别墅赠卓人144
瓜泾夜泊144
到家即目144
悯涝145
酒间与家人话亡妇轶事145
题西园雅集第二图145
留别斜塘诸社好,叠前韵146
堕地和亚子韵146
夜宴146
辛酉残腊,挈亨儿冒雪过严扇杂感146
内子安霞将祔先人之兆,诗以叙哀壬戌147
从香山公于韶关行幕148
同梓琴诸子,集得月楼即事楼在韶州城东门外浈江之上148
曲江浮桥观月148
偕玄玄、民畏伉俪暨郑冬心衡之、刘汉川云昭重集得月楼149
围城自遣149
下半年生我最先,予童时语也。顷自粤归,偶与散木及之,遂镌一章,适值初度,辄成五绝,索同好和焉149
重至白门,与瞿安把酒倡和癸亥150
重与瞿安小饮倡和150
偕瞿安夜过下关归吴,车中倡和150
秦淮画舫有名多丽者,颇精雅可喜。因与瞿安小饮联句151
寻徐中山东花园及旧院遗址,还集多丽舫,鹓雏、瞿安俱斐然有作,余亦继声151
附作151
又夜饮联句152
过旧贡院,观明远楼号舍,至公衡鉴诸堂遗迹联句152
移家白下一首152
感逝153
莫愁湖有怀徐中山王癸亥153
五十初度153
卜居洪武街梦中得此153
挽徐母马太恭人154
梦羽生长乡县,醒而异之,书以代简,寄天台山中154
运甓图,为陶亦园题155
云南起义日,岁寒社第一集,示溥泉、精卫、右任、安如、忏慧、志伊、陶遗、朴安、楚伧、十眉、心芜、孟芙、?平、景秋、剑曜诸子155
十二年除夕,精卫招集香山公私邸,赋呈岁寒诸友155
精卫连夕招饮,会其南去,余亦西迈,因以为别156
附录 巢南先生五十寿言157
启157
为陈佩忍先生五秩征文启157
传158
垂虹亭长传158
叙159
陈佩忍先生五十寿言&吴梅等159
陈巢南先生五十寿序&柳弃疾160
陈佩忍先生五十寿序&田兴奎161
陈巢南先生五十寿序&钱祖宪162
寿陈佩忍姐丈五十文&唐昌言164
颂164
陈佩忍先生五秩颂并序&于佑任等164
诗一五古166
寿佩忍先生五十,用吴梅村寿王鉴明五十韵&凤凰 吴昭 桐坡166
祝佩忍先生五十寿&同邑 费镜 迈枢166
诗二七古167
奉寿佩忍老友五秩&金山 高燮 吹万167
寿佩忍先生五十,并博同社一粲&醴陵 傅熊湘 屯良167
吴江陈佩忍去病五十生日诗&慈利 吴恭亨 悔晦169
寿佩忍先生五十&凤凰 朱昀 南岑170
用郑子尹寿莫犹人先生韵,敬为巢南先生寿&凤凰 田名瑜 个石170
寿佩忍先生五十&慈利 张权 心量171
佩忍先生五秩大庆&常熟 曾朴 孟朴172
陈巢南先生五十寿诗&安吴 胡韫玉 朴安172
佩忍先生五秩大庆&海宁 任凤冈 茂梧173
寿陈佩忍先生五十&武进 蒋维乔 竹庄173
诗三五律174
佩忍先生五十寿,用杜老赠陈补阙韵,赋寄四首&凤凰 田兴奎 星六174
垂虹亭长五十大庆&嘉兴 褚辅成 慧僧174
佩忍先生五秩寿辰,诗以祝之&丹阳 林懿均 立山174
诗四五排175
佩忍先生以七月一日届五秩生辰,诸名流为征文启,将使海内人歌咏盛德,为先生奏一觞。元适暑假,不克踵阶恭祝,率吟巴辞二十韵,以博一粲,幸先生有以教正之&常熟受业 钱贞元 象复175
恭祝佩忍先生五秩大庆,尚希教正&丹徒 杨鸿年 秋心175
诗五七律176
佩忍社长五十初度&金山 沈砺 勉后176
佩忍老友先生五十大寿&南昌 陶牧 小柳176
寿垂虹亭长五十&湘潭 方荣杲 荦崖177
吴兴 凌祖寿 铭之177
嘉善 郁世羹 佐皋177
佩忍先生五秩荣寿大庆&澄海 辛卓人177
寿陈佩忍先生五十&澄海 蔡润卿177
佩忍先生五十大庆&鮀江 侯琴谱178
俚句奉贺佩忍夫子大人五十弧辰&永嘉受业 陈闳慧 仲陶178
湘乡 李涤 汝航178
无锡 张肇桐 轶欧178
祝陈佩忍先生五秩寿三章有序&同邑 沈大椿 子树179
恭祝巢南老世伯五旬大庆&同邑闺秀 杨明皓 憬素180
佩忍老师大人五十大庆&武进受业 赵汝欢 汝欢180
赋祝巢南寄父五十荣庆&附行子妇 严秀芳 漱芳181
诗六七绝181
巢南先生五十揽揆纪念&杭县 吴灏 木?士181
佩忍先生五十&吴县 汪东宝 旭初182
小诗敬寿佩忍先生五十初度&常熟 丁祖荫 初园182
题画寿佩忍先生五十&歙县 黄质 宾虹183
小诗敬贺佩忍太老师五十&吴县 潘敏 小敏183
词183
南吕满江红&吴县 吴梅 霜厓183
寿星明祝佩忍先生五十大庆&绍兴 胡颖之 栗长184
卷二 巢南词187
浣溪纱雨中樱桃花187
前调盆中绿萼花渐零落矣,为作锦囊贮之187
念奴娇邓尉山中题诺瞿上人《一蒲团外万梅花》册子,用石帚韵187
蝶恋花187
凤凰台上忆吹箫188
菩萨蛮水仙花188
前调188
前调咏榴有赠188
百字令偶经阊门酒家,得宋淳熙,明永历钱各一枚。用宋曾觌淳熙九年中秋,随驾诣德寿宫起居,上皇赏月应制韵189
高阳台有感徐湘苹夫人事189
前调189
醉太平190
临江仙水仙花190
浣溪纱南濠舟次望月190
前调190
鹧鸪天辛亥九秋吴门赁?养疴有作191
清平乐泰山绝顶骋望191
浣溪纱昨梦漫游塞外,见土田肥沃颇宜耕植,欣然有屯垦之志。未几峰回路转,徐度溪桥,则微茫万顷,宛然身在水云乡矣。枕上偶得二阕,推衾写之191
踏莎行张家口旅行竟日,愁不能已,写此寄怀192
鹧鸪天春暮与景瞻、匪石、痴萍、楚伧、无射、旗亭偶集192
菩萨蛮夏五社集云起楼即事,分韵得寒字192
鹧鸪天亚子辑子美集成,戏题一阕193
湘月题忏慧画兰纨扇。扇为其祖亚陶翁所命绘,阅稔已二十余矣。翁风流弘奖,艺事兼长,为清同光间词林尊宿。晚岁悉以所学授诸女孙,故君亦遂通六法。自翁殂谢,君即不复挥洒。会谭往事,遽承见畀。爰填是解,用寄感慨193
人月圆咏折枝桂花香橼193
菩萨蛮题慈姑鹭丝画幅194
前调题菖蒲佛手柑画幅194
清平乐题钝剑《花前说剑图》194
清平乐题潘兰史《惠山访听松石图》194
念奴娇丁未清明,虎阜谒张东阳祠,不果195
虞美人五人墓195
天仙子重谒张东阳祠195
念奴娇由山塘泛舟过野芳浜,游留园及戒幢寺有慨195
减兰席上有威196
惜分飞欲游支硎未果,戏代船娘谱此阕196
念奴娇丁未七月朔日,马齿三十有四矣。漂泊海上,百感填膺。适值秋至,因邀秋枚、晦闻、真长、屏子、天笑、厔庐、无涯、式如小饮酒间,赋呈196
蝶恋花197
摊破浣溪纱197
卷三 巢南文集202
巢南文集总目上202
论著202
中华民国释义202
迁都篇上203
迁都篇下206
南粤分疆设治议208
西藏改建行省议211
说边关三省216
弱水黑龙江非一地辨219
雷问221
后雷问223
箴悻者224
序跋227
蚬江陈氏家谱自叙227
松陵文集自序230
吴江诗录自序231
笠泽词征自序232
重刊词旨叙234
重刊度曲须知序236
敬止堂文存序237
静斋诗剩序238
杨忠文先生实录叙238
陶芑孙先生词集叙239
芦漪怀旧图序240
吴江许母陈节孝君褒扬录序241
青箱集序242
越社叙243
酉岩先生七十五岁述怀诗序244
读晏子春秋245
读吴江县志246
书汲古阁本说文246
书洪武正韵247
张大风双柑斗酒听黄鹂图跋247
周忠毅公草稿跋上下248
周忠介公遗墨卷题词250
又跋250
亭林外集跋252
亨泉井栏跋253
题吴江集254
题诗外别传254
先节孝褒扬录跋255
先曾祖父三世褒扬录跋256
书牍257
呈浙都督,请建吴长兴伯专祠文257
为苏曼殊呈请恤赠文258
笺启260
秋社启260
南社启261
追悼刘博士伯明先生启261
为朱梁任先生父子发丧启262
致高天梅书戊申263
致黄克强书癸丑263
致蔡孑民书癸丑264
致陆武鸣书代264
巢南文集总目下266
传状266
刘益传266
周宗建传268
长兴伯吴易传273
周室瑜传279
管绍宁传281
雪湖高士杨艺传283
吴节士赤民先生传285
吕留良传287
李公蔚然家传289
艺卿樊先生家传290
徐锡麟传293
鉴湖女侠秋瑾传295
陈烈士墨峰传297
张同伯先生传298
王逸姚勇忱合传301
邹生传304
高柳两君子传305
王玄穆传307
悟玄和尚传308
垂虹亭长传311
卜老仆传312
书三义仆313
宫崎寅藏传314
祖、父行实319
先妣节孝君倪太孺人行状323
先嗣继妣沈太君行述326
纪曾王母邹太夫人轶事329
碑铭331
诸杏庐先生墓碑铭并叙331
秦母侯贞孝君墓碑铭并叙332
诸静斋墓志铭并叙333
柳寅伯墓表335
柳无涯墓志铭并叙336
姚府君墓志铭并叙338
叶氏姊墓志铭并叙339
忏慧词人生圹记340
杂记341
赎碑记341
西泠新建风雨亭记342
履勘天平山采石记343
明嘉靖朝吴江御倭记344
笃守墓庐记347
先茔新建石阙记347
箴铭349
白瓷酒卮铭349
端溪砚铭349
云涛砚铭有序349
瓜瓞砚铭350
勤补斋铭并叙350
颂赞351
舅氏伴渔先生七十双庆颂并叙351
徐母马太夫人七秩荣寿颂并叙352
陈母胡太夫人七十寿言353
海阳陈子良先生像赞355
陈母郭太夫人像赞355
陈母温太夫人像赞355
哀祭356
轩亭吊秋侠文356
蔡松坡哀词357
林亮奇哀词并序358
祭唐太公文359
祭刘伯明先生文360
祭母舅沈伴渔先生文361
坊表落成告家庙文361
别录363
中华民国二十八省行政区域一览表并叙363
漠南北建置行省议384
补遗395
为曼殊大师建塔院疏395
为先陇坊表落成举行揭幕典礼启395
秋社公祭张同伯先生文396
与沈志儒书397
柳溪竹枝词序397
小说399
南唐伶工杨花飞别传399
卷四 巢南集外文406
论著406
革命其可免乎 癸卯406
论戏剧之有益 甲辰411
能镕新旧于一炉乎 己巳415
序跋418
挥戈录自序 癸卯418
《清秘史》满洲世系图表总序 甲辰418
《清秘史》满洲世系图序 甲辰420
二百四十年间中国旧族不服满人表序 甲辰421
瓜种兰因序 甲辰422
吴长兴伯遗集序 乙巳423
敬脩堂钓业序 乙巳424
烦恼丝自序 丙午425
吴赤溟先生文集序 丙午426
五石脂自序 丙午427
劫灰录跋 丙午427
明遗民录自序 丁未428
重辑史弱翁、赵少文二先生遗诗叙 丁未429
袍泽遗音序 丁未430
袍泽遗音跋 丁未430
奴祸溯源自序 丁未431
奴祸溯源后序 丁未431
永明皇帝殉国实纪后序 戊申432
虎伥遗恨自序 丁未433
罗浮梦忆自序 戊申434
忏慧词序 戊申435
南社诗文词选叙 己酉436
袁寄尘女士诗词稿后序 己酉437
吴长兴伯客问十三篇后序 辛亥438
乐府指迷后序 乙卯438
广印人传序 乙卯439
同里任氏重修宗谱序代 癸亥439
金刚经残字卷跋 丙寅440
南社杂佩自序 己巳441
革命闲话自序 己巳441
赵彦偁摘录唐宋元明名印册跋 癸酉442
书亭林先生遗智栗手札后 乙巳442
书晓庵先生答潘稼堂小简手迹后 乙巳443
书晓庵先生致潘稼堂手简真迹后 乙巳444
书姜湛园张苍水奇零草序后 乙巳445
书吴赤溟上钱牧斋书后 乙巳446
书吴赤溟《潘子今乐府》序后 乙巳446
书归玄恭黄孝子传后 丙午447
书金正希与丞相原无易上人书后 丙午447
书胡蕊明凌御史传后 丙午448
书周忠介公与人书后 丁未448
书孙夏峰刁蒙吉两先生遗文后 丁未448
书夏瑗公侯纳言传后 丁未449
书潘次耕松陵献集序后 丁未449
书张西庐文后 丁未450
书夏瑗公文后 丁未450
书夏瑗公文后二 己巳451
书苏曼殊白门摄影后 丁卯451
书将为曼殊卜葬湖上呈元首六绝后 己巳451
书吴郡狮子山招国魂纪事后 庚午452
江苏革命博物馆月刊发刊词 己巳452
笺启455
神交社雅集小启 丁未455
秀餐会启 癸酉456
谢人邀赴祝典书 丙午456
与柳亚子书 丙寅456
与柳无忌书 丙寅457
与吴观蠡书 丁卯458
与柳无忌书 丁卯458
与柳亚子书 戊辰459
与柳亚子书 庚午462
与邱海珊书 辛未462
与宫白居书 壬申463
与范烟桥书 壬申464
与柳亚子书 壬申465
与范烟桥书 癸酉465
与宫白居书 癸酉466
附宫白居来书466
与范烟桥书 癸酉467
与宋紫佩书 癸酉468
与周迦陵书 癸酉469
与金世德书 癸酉469
传状471
熊开元传 丙午471
汪笑侬传 戊申474
徐自华传 壬子475
姚母陈太君八十征寿节略 戊辰477
碑铭479
陈君伯礼纪念碑铭并叙 癸亥479
杂记480
游北固山记 乙巳480
沙溪访凌御史庐墓记 丙午481
中秋旅行记 戊申482
游罗浮山记 戊申498
崖山谒全节庙大忠祠记 戊申500
芹寿斋绿萼梅记 戊申502
苏曼殊轶事记 戊辰503
颂赞506
白浪庵像赞 甲辰506
燕都名优朱素云像赞 甲辰506
日本名优市川团十郎遗像赞 甲辰506
沈更生像赞 辛未507
哀祭508
周湘云女史诔并叙 丙午508
社盟兄夏昕蕖妻杨恭人诔并叙 己酉509
表弟沈生君芳哀词并叙 己酉511
鉴湖女侠成仁一周纪念祭文 戊申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