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地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草地学 第2版
  •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3138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草地-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草地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草地植物与环境3

第一节 草地植物与光照4

一、光质的生态作用4

二、光量的生态作用6

三、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9

第二节 草地植物与温度9

一、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9

二、植物对高温的适应10

三、低温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耐寒性11

四、温度与植物的分布12

第三节 草地植物与水分13

一、水的生态意义13

二、自然界水的分布与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15

第四节 草地植物与土壤19

一、土壤结构和质地与草地植物的关系19

二、土壤通气状况与草地植物的关系20

三、草地土壤营养与植物的关系21

四、土壤酸碱度与草地植物的关系21

五、盐渍土及盐生植物22

六、沙地与沙生植物23

第五节 草地植物与地形的关系24

第六节 草地植物的生活型25

一、乔木26

二、灌木26

三、多年生草类26

四、一年生草类26

五、苔藓植物27

六、地衣27

第二章 草地植物群体与草地生态系统28

第一节 草地植物的种群28

一、草地植物种群的一般特征28

二、草地植物的种间关系30

三、种群动态32

第二节 草地植物群落34

一、植物群落的一般概念和植物群落的形成34

二、植物群落的特征35

三、植物群落的动态37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43

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43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45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47

四、草地生态平衡50

第三章 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52

第一节 禾本科草类的生长发育52

一、禾本科草类种子的萌发52

二、禾本科草类的营养生长54

三、禾本科草类的生殖生长57

第二节 豆科草类的生长发育59

一、豆科草类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59

二、豆科草类茎叶的生长61

三、豆科草类花和种子的发育63

四、豆科草类的根系64

第三节 多年生草类的物候期及灌木、半灌木的生长发育66

一、多年生草类的物候期66

二、灌木、半灌木植物的生长发育67

第四节 牧草的分蘖(分枝)和营养繁殖方式68

一、根茎型草类68

二、根蘖型草类69

三、疏丛型草类69

四、密丛型草类70

五、根茎—疏丛型草类70

六、匍匐茎草类71

七、鳞茎型草类72

八、根颈丛生草类72

九、无茎莲座状草类72

第五节 多年生草类的同化作用73

一、碳素同化作用73

二、牧草的氮素同化作用—蛋白质的合成75

三、脂肪的合成76

第六节 牧草生长发育时期的物质动态77

一、一年内牧草干物质的动态77

二、牧草生育时期化学物质的动态78

三、多年生草类的贮藏物质80

第七节 多年生牧草的发育速度、寿命及再生性81

一、多年生草类的发育速度和寿命81

二、牧草的再生性82

第四章 草地的饲用植物及有毒有害植物85

第一节 草地植物的饲用评价85

一、根据饲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评价85

二、根据饲用植物的消化率评价90

三、根据能量价值评价92

四、根据植物适口性评价93

五、根据草地上的出现率和丰富度评价95

六、根据饲用时的加工利用方式评价95

七、根据饲用植物的适应性和再生力评价95

第二节 草地主要饲用植物及其特征96

一、禾本科(Gramineae)草类96

二、豆科(Leguminasae)草类112

三、莎草科(Cyperceae)草类122

四、杂类草124

第三节 有毒植物和有害植物130

一、有毒植物131

二、有害植物142

第五章 草地类型、分布及分区143

第一节 草地类型划分方法143

一、世界主要国家的草地分类方法143

二、我国的草地分类方法146

第二节 中国草地分类的原则和系统147

一、草地分类的原则147

二、草地分类系统和标准149

第三节 中国草地类型151

一、林缘草甸类151

二、草甸草原类152

三、干草原类152

四、山地草原类153

五、荒漠草原类153

六、高寒草原类154

七、草原化荒漠类154

八、干荒漠类155

九、高寒荒漠类155

十、温性灌草丛类156

十一、暖性灌草丛类156

十二、暖性草丛类157

十三、干热稀树草丛类158

十四、大陆草甸类159

十五、山地草甸类159

十六、高寒(高山)草甸类160

十七、沼泽草甸类161

十八、低位草本沼泽类161

十九、丘状草本沼泽类162

二十、附带利用草地162

第四节 中国草地的分布及分区162

一、中国草地的分布162

二、中国草地的分区166

第六章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174

第一节 放牧地的意义174

一、放牧是最经济有效的饲养方式174

二、放牧饲养能促进家畜的健康176

三、放牧是草地管理的重要环节176

第二节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177

一、放牧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177

二、放牧对土壤的影响178

三、放牧对牧草繁殖的影响179

四、放牧对草地植物种类成分及牧草产量的影响179

第三节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181

一、放牧的适宜时间181

二、放牧次数及牧草的采食高度182

三、草地利用率及放牧强度183

四、草地载畜量的估测186

第四节 放牧制度和方法188

一、全年放牧制与半放牧制188

二、自由放牧与分区轮牧制188

三、其他放牧方式189

第五节 分区轮牧的实施190

一、分区轮牧的优越性190

二、分区轮牧的实施192

第六节 放牧地的季节性利用196

一、划分季节牧地的条件197

二、季节牧地的选择198

三、季节牧地的组合199

四、季节牧场的轮换200

第七节 放牧的组织与管理201

一、各种家畜的放牧习性和适宜的放牧地201

二、畜群的组织203

三、放牧技术204

四、放牧牲畜的作息时间205

五、放牧家畜的供水和水源保护205

六、放牧家畜矿物质补充和补饲207

七、放牧地的设备208

第七章 割草地的合理利用209

第一节 牧草的收割210

一、牧草的收割时期211

二、牧草的割草高度214

三、干草生产机械化215

第二节 牧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219

一、牧草的水分变化219

二、牧草水分散失的规律220

三、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223

四、干草调制过程中养分的损失224

第三节 干草的调制226

一、干草调制的主要特点226

二、牧草的加速干燥227

三、干草调制229

四、特种干草的调制231

第四节 干草的贮藏232

一、干草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232

二、干草的堆藏233

三、干草重量估测235

第五节 牧草的青贮239

一、牧草青贮的基本原理239

二、牧草青贮的主要过程239

三、青贮添加剂240

四、牧草高水分青贮料241

五、牧草低水分青贮料242

六、牧草青贮中的损失243

七、草捆青贮技术243

第六节 割草地的培育245

一、培育的意义245

二、割草对植被的影响246

三、割草地轮刈247

第八章 草地的改良与保护249

第一节 草地复壮249

一、草地封育249

二、延迟放牧252

三、草地松土252

四、烧荒的作用255

第二节 草地补播256

一、草地补播的意义256

二、补播地段的选择257

三、补播牧草的选择257

四、牧草补播的技术258

第三节 草地水分条件的改善259

一、草地灌溉259

二、草地积水的排除265

第四节 草地施肥267

一、草地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和作用267

二、草地施肥原理270

三、肥料的种类及其施用272

四、草地施肥特点和制度274

第五节 草地有毒、有害植物的防除275

一、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276

二、生物学防除法276

三、机械除草法276

四、化学除草法277

第六节 草地鼠、虫害的防除279

一、鼠类对天然草地的危害279

二、我国草地的主要害鼠279

三、灭鼠的措施及方法281

四、草地虫害的防除283

第七节 特殊草地的培育技术286

一、沙地草地286

二、盐碱草地289

第九章 人工草地的建立293

第一节 土地准备295

一、地段的选择295

二、清理地面及烧荒295

三、土壤耕作措施296

四、熟荒地的播前土壤耕作298

第二节 人工草地播种前的种子准备299

一、种子清选及晒种299

二、种子检验300

三、豆科牧草硬实种子的处理301

四、豆科牧草的根瘤菌接种301

五、种子的去芒及消毒303

六、种子的丸衣制作304

第三节 人工草地的播种技术304

一、播种方法304

二、播种时期305

三、播种量306

四、覆土深度及播后镇压307

五、牧草混播技术307

第四节 人工草地管理311

一、施肥311

二、灌溉312

三、杂草防除313

四、病虫害防治314

五、老草地的松耙、补种及翻耕314

第五节 人工草地的合理轮作315

一、轮作的概念及作用315

二、各种牧草、作物在轮作中的地位316

三、饲料轮作317

四、轮作计划的编制319

第六节 牧草种子生产320

一、牧草种子生产的意义320

二、牧草种子田的农业技术要点321

三、牧草种子的收获与贮藏323

四、牧草种子的繁育措施325

第十章 草地的调查与规划327

第一节 草地调查的准备和野外调查327

一、草地调查的准备工作327

二、野外调查328

三、草地类型图的绘制338

第二节 调查资料的室内整理和总结339

一、草地生产力资料的整理339

二、草地图的编绘346

三、草地面积的计算347

四、草地调查报告的编写349

五、草地资源统计表的汇编351

六、草地资源调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351

第三节 草地资源的遥感调查354

一、遥感的概念与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354

二、草地调查采用的主要遥感信息源357

三、草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359

四、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测362

第四节 草地规划364

一、草地规划的意义364

二、草地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方法365

三、地区、生产经营单位的草地总体规划367

四、各生产单位草地的部门规划368

主要参考书目375

中拉植物名词索引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