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
  • 朱向梅,李彦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4833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产学合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研究的背景1

1.1.2 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状况4

1.1.3 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网络的发展现状7

1.2 文献综述13

1.2.1 概述13

1.2.2 战略网络理论的研究进展16

1.2.3 创新网络理论研究进展17

1.2.4 知识网络理论的研究进展18

1.2.5 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进展20

1.2.6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启示22

1.3 研究的目的、框架与内容安排24

1.3.1 研究目的24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24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7

1.4.1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27

1.4.2 本书的创新点27

第2章 概念界定30

2.1 知识30

2.1.1 知识的定义30

2.1.2 知识的分类33

2.1.3 知识的特性35

2.2 网络39

2.2.1 网络及其构成要素39

2.2.2 网络关系40

2.3 知识网络41

2.3.1 知识管理41

2.3.2 知识网络的概念43

2.3.3 知识网络的特征44

2.3.4 知识网络的层次45

2.4 创新网络46

2.4.1 创新网络的概念46

2.4.2 创新网络的层次48

2.5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50

第3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52

3.1 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52

3.1.1 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观解释55

3.1.2 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观解释56

3.1.3 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观解释58

3.2 知识的交易是需要成本的60

3.2.1 人的有限理性导致的知识交易成本61

3.2.2 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引起的知识交易成本62

3.2.3 技术因素产生的知识交易成本63

3.3 知识交易的网络优越性分析63

3.3.1 网络在知识交易中的组织优越性分析——制度分析64

3.3.2 网络在知识交易中的经济优越性分析——经济分析71

3.3.3 网络在知识交易中的社会优越性分析——社会分析80

第4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组织构建94

4.1 社会资本的分析维度94

4.1.1 结构维度95

4.1.2 认知维度97

4.1.3 关系维度97

4.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组织结构的分析框架98

4.2.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知识维度特征分析99

4.2.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认知维度特征分析102

4.2.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关系维度特征分析104

4.2.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结构维度特征分析105

4.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组织构建107

4.3.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三方的角色定位107

4.3.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设计107

4.3.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设计110

4.3.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三方的网络位置设计111

4.3.5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层次设计119

第5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治理122

5.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的理论研究122

5.1.1 网络治理的相关文献122

5.1.2 网络治理内容的分类研究125

5.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的基础——契约关系的安排131

5.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137

5.3.1 权威协调机制138

5.3.2 价格协调机制140

5.3.3 信任机制141

5.3.4 社会协调机制142

5.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的原则145

5.4.1 多重治理机制共同使用的原则145

5.4.2 治理机制使用的动态性原则146

5.5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模式149

第6章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及其实现机制150

6.1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一股过程150

6.2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动力基础153

6.2.1 知识势差——知识转移的自然推动力153

6.2.2 利益互补——知识转移的社会动力基础153

6.3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154

6.3.1 知识源组织——研究机构、高校发送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154

6.3.2 知识接受组织——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156

6.3.3 知识转移背景相似性与知识转移157

6.3.4 被转移知识复杂性与知识转移158

6.4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实现机制158

6.4.1 利益机制159

6.4.2 沟通机制159

6.4.3 信任机制160

6.4.4 学习机制161

6.4.5 协同机制162

第7章 产学研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及其实现机制163

7.1 产学研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过程163

7.1.1 利用网络双方的显性知识168

7.1.2 相互支持使隐性知识外化169

7.1.3 激发共创的隐性知识169

7.1.4 分享网络知识169

7.2 产学研知识网络协同创新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170

7.2.1 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与知识积累170

7.2.2 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与知识学习171

7.2.3 知识网络协同创新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173

7.3 创新中产学研知识网络运行的协调策略175

7.3.1 目标和动机的协调175

7.3.2 核心能力协调176

7.3.3 信任协调177

7.3.4 机制协调178

7.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运行的支撑体系181

7.4.1 制度支撑181

7.4.2 社会文化支撑183

7.4.3 利益分配机制187

7.4.4 技术支撑189

第8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绩效评价192

8.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评价体系192

8.1.1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192

8.1.2 评价体系指标选择193

8.2 我国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知识创新网络的绩效分析208

8.2.1 中关村知识创新网络208

8.2.2 浙大网新兰德公司知识创新网络209

8.2.3 “武汉·中国光谷”知识创新网络209

8.3 山西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知识创新网络绩效分析211

第9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环境建设233

9.1 观念转变是知识创新网络实现的前提233

9.1.1 企业要主动寻求与学研机构的互动合作234

9.1.2 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要面向市场236

9.1.3 研究机构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高校的桥梁作用237

9.2 政府要营造良好的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政策环境238

9.2.1 明确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导向239

9.2.2 保证产学研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241

9.2.3 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建设243

9.2.4 逐步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245

9.3 完善财税及金融扶持政策246

9.3.1 加大直接科技投资政策的扶持力度247

9.3.2 丰富间接经济优惠政策的形式248

9.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实现的法制环境251

9.4.1 明确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的归属251

9.4.2 完善并严格执行技术合同的相关条款252

9.4.3 延长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期限252

9.4.4 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53

9.5 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高技术人才的自由流动253

9.6 加快信息共享平台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254

9.6.1 构建产学研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多渠道的科技信息交流255

9.6.2 加快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建设256

参考文献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