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语言学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语言学引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217218.jpg)
- 夏中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760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语言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语言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语言学及其学科作用1
一、什么是语言学1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2
第二节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4
一、什么是语言4
二、语言和言语的区分4
三、语言的范围6
第三节 语言研究的历时回顾8
一、古代的语言研究8
二、现代的语言研究16
三、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25
第四节 语言学的学科分类29
一、语言的基础研究29
二、语言的应用研究31
三、语言的交叉研究31
第五节 语言学研究方法33
一、语言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33
二、语言学研究的特殊方法34
三、语言学概论及其学习方法37
第二章 语言的本质39
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属性39
一、语言是社会现象39
二、语言社会属性的特殊性40
第二节 语言的功能41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41
二、语言是思维工具45
三、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49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52
一、语言的人文性52
二、文化语言学52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53
第四节 语言的结构56
一、语言的符号性56
二、语言的层级系统59
三、语言系统的基本关系60
四、语言系统的要素和基础61
第五节 语言的存在形式62
一、口语和书面语63
二、文学语言64
第三章 语音学66
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研究66
一、什么是语音66
二、语音学及其分类66
三、语音学的作用68
第二节 语音的属性69
一、语音的生理属性69
二、语音的物理属性71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73
第三节 语音单位和记音符号74
一、语音的最小单位74
二、语音的结构单位74
三、音标75
第四节 语音的分类76
一、元音的分类76
二、辅音的分类78
第五节 语音的组合81
一、音节81
二、复元音和复辅音83
三、语流音变84
第六节 韵律特征86
一、声调86
二、重音87
三、轻音88
四、长短音89
五、语调89
第七节 音位91
一、音位的特征92
二、音位系统92
三、音位的区别特征94
四、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95
第八节 语音的发展变化97
一、语音的演变规律97
二、音位系统的发展变化97
第四章 语义学99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研究99
一、语义及其分类99
二、语义学及其分类102
三、语义学的功用104
第二节 词义105
一、词义的性质105
二、词义的构成107
三、词义的聚合108
四、义素及其分析114
第三节 句义119
一、句子和句义119
二、语义的组合120
三、句子的语义结构123
四、同义句式的选择125
五、歧义及其分化125
第四节 语义和语境128
一、语境和语境研究129
二、语境的分类130
三、语境对语义的作用131
四、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模式132
第五节 语义的发展变化134
一、语义发展变化的原因134
二、语义发展变化的结果135
第五章 词汇学138
第一节 词汇和词汇研究138
一、词汇及其特征138
二、词汇学及其分类141
三、词汇研究的意义142
第二节 词汇单位143
一、词144
二、固定词组144
第三节 词汇的聚合147
一、基本词汇及其特点148
二、一般词汇及其特点149
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156
第四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158
一、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158
二、词汇发展变化的一般情况160
三、词汇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162
第六章 语法学163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研究163
一、语法和语法单位163
二、语法的性质164
三、语法的内容和形式165
四、语法学和语法体系168
第二节 词法170
一、词法单位170
二、构形法和语法手段171
三、构词法177
四、词的语法分类179
第三节 句法181
一、句法单位181
二、句法结构184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187
第四节 语言结构分类191
一、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192
二、语言结构的形态分类192
第五节 语法的发展变化195
一、语法发展变化的表现195
二、语法发展变化的形态196
三、语法发展变化的特点198
第七章 语用学200
第一节 语言的使用和语用研究200
一、语言的使用200
二、语用研究200
三、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202
第二节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上)204
一、言语行为理论205
二、会话含义理论207
第三节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下)216
一、预设与指别216
二、关联理论224
第四节 语用学的修正与发展228
一、霍恩的二原则228
二、莱文森的三原则229
第八章 语言的发展233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233
一、语言起源问题概说23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235
三、几种语言起源的假说237
第二节 语言的发展变化240
一、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240
二、语言发展的原因241
三、语言发展的规律243
四、语言发展中的自我调节功能246
五、语言发展的潜与显247
第三节 语言的分化249
一、方言249
二、亲属语言252
三、语言的谱系分类252
第四节 语言的统一259
一、共同语259
二、国语259
三、人工语言——世界语260
第五节 语言的接触261
一、借用261
二、结构模仿262
三、双语现象262
四、混合语263
五、语言的融合265
第六节 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267
一、语言规划的作用268
二、民族语言政策269
三、民族共同语的推广269
四、语言规范化270
第九章 文字学272
第一节 文字和文字研究272
一、文字及其构成要素272
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273
三、文字的功能274
四、文字学及其分类276
第二节 文字的演变277
一、文字的起源277
二、文字的发展279
第三节 文字的类型281
一、表音文字281
二、表意文字283
第四节 文字的改革284
一、文字改革的类型285
二、汉字的改革286
三、文字规范化288
附录一:国际音标290
附录二: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对照表293
附录三:参考文献294
后记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