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
  • 陈温福,徐正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001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水稻-作物育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水稻生产概况1

一、世界水稻收获面积和产量1

二、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2

第二节 水稻高产育种成就4

一、水稻矮化育种4

二、杂交稻育种5

第三节 水稻与粮食安全6

一、人口与环境的压力6

二、耕地与水资源危机7

三、水稻与粮食安全8

第四节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9

一、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兴起9

二、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10

三、水稻超高产育种实践12

第二章 水稻生产潜力分析15

第一节 水稻的理论生产潜力16

一、产量潜力形成的基础16

二、水稻的理论生产潜力22

第二节 水稻的现实生产力29

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实生产水平29

二、小面积最高产量纪录或现实生产力31

第三节 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32

第三章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历史回顾35

第一节 日本的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35

一、研究目标35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36

三、主要研究结果38

第二节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稻育种63

一、提高产量潜力的新株型设计63

二、新株型设计的理论基础64

三、新株型稻培育现状及评价67

第三节 中国的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69

一、北方粳稻超高产育种研究69

二、南方籼稻超高产育种研究75

第四章 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78

第一节 水稻群体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78

一、水稻群体叶面积与物质生产78

二、单叶光合效率与物质生产90

三、源库关系与物质生产106

第二节 超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特性108

一、产量结构和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108

二、产量结构和物质生产的变化趋势111

第三节 超高产品种的形态与生理特性分析112

一、超高产品种的高产机制112

二、超高产品种的形态与生理特性113

三、超高产品种的根系特征121

四、综合分析与讨论129

第四节 超高产品种的食味与品质134

一、食味的变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135

二、食味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136

第五章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遗传基础138

第一节 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性及其遗传138

一、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亚种特性138

二、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表现与分类研究143

第二节 穗颈维管束性状的遗传148

一、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148

二、穗颈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158

第三节 直立穗型的遗传与多效性163

一、水稻直立穗型的遗传163

二、直立穗型基因的多效性165

第四节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166

一、水稻的杂种优势及其与类型分化的关系167

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形式169

三、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其他问题170

四、杂种优势利用与常规育种的关系172

第六章 水稻的株型与超高产育种174

第一节 株型概念及其发展174

一、作物的株型及株型改良的意义174

二、株型研究的历史回顾177

第二节 水稻株型的适应性进化180

一、野生稻的株型特征181

二、栽培稻的株型特征182

三、野生稻、籼稻、粳稻和爪哇稻特性比较183

第三节 水稻株型改良的理论依据185

一、株型改良与耐肥抗倒性185

二、株型改良与适于密植性187

三、株型与生长量191

四、理想株型理论研究192

五、超高产理想株型的理论设计201

第四节 对理想株型中若干性状的评价204

一、对株高的重新评价204

二、水稻的穗型问题205

三、关于叶片质量的研究209

第七章 水稻的直立穗型与超高产育种211

第一节 直立穗型与群体结构和受光态势211

一、按穗直立程度的穗型分类211

二、直立穗型水稻的群体结构213

三、直立穗型与群体受光态势214

第二节 直立穗型与群体生态环境和物质生产219

一、直立穗型与群体生态环境219

二、直立穗型品种的物质生产特点221

三、直立穗型与产量和品质224

第三节 直立穗型与抗倒伏性及其他性状的关系227

一、直立穗型与抗倒伏性227

二、直立穗型与其他性状的关系230

第四节 其他穗部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232

一、穗部性状与产量和结实性232

二、穗部性状及粒形与品质238

三、穗型分类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252

第八章 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259

第一节 常规超级稻育种技术259

一、新株型优异种质创造259

二、优化性状组配与聚合有利基因261

三、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264

第二节 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264

一、三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264

二、两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268

第三节 生物技术在超级稻育种中的应用273

一、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273

二、超高产育种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274

三、超高产育种中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275

第九章 综述与展望276

第一节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生理与遗传基础276

一、关于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276

二、关于水稻株型改良的生理基础研究278

三、关于水稻直立穗型与超高产育种研究281

第二节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284

一、提高生物产量——超高产的物质基础284

二、优化产量结构——超高产的先决条件285

三、理想株型与优势相结合——超高产的必由之路286

四、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结合287

第三节 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问题288

第四节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展望289

主要参考文献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