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现代校园美德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现代校园美德录](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04515.jpg)
- 袁景禹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ISBN:780527819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现代校园美德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爱国报国篇1
爱国大字血写成1
不为家愁为国愁4
治万人之病5
闻一多留美提前归国7
张寒晖和《松花江上》8
苗可秀:“要做重整山河的圣手”9
我国最早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10
举校从军 共赴国难11
刘湛恩拒任汉奸政府教育部长12
晚节彪炳的杨荫榆13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15
陈垣校长题辞见大节17
钱塘江大桥和茅以升18
钱伟长弃文从理思报国19
朱自清不领救济粮21
最早看到原子弹爆炸的中国教授22
从山村穷孩子到航天科学家24
苏东坡后裔“盛世生居万事足”25
我为什么不回日本26
鲁景超:“我和我的日本学生”27
丁肇中山东寻根记29
注重培养民族气节30
柳亚子的“磨剑室”31
洋学子与中国书32
唐太宗佩剑异邦奇遇记33
陈章良情注国家搞科技35
给江泽民讲课的年轻人36
2理想信念篇39
陈望道对中国做了一件大好事39
1923年的一次民意测验41
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演变41
教书与播火43
“五四”当日举旗人走的是必由之路44
李立三留学归来“搞共产”46
随李大钊走上绞架的女英烈47
徐特立在革命受挫时入党48
党外的布尔什维克50
茫茫长夜欲何之51
从经学大师到共产党员53
新中国第一位教育部长的最后墨迹54
钱学森——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55
一份写了6次放了30年的入党申请书56
中共史上年龄最大的新党员58
与世纪风云共命运60
硕士生回村当支书61
3重教敬业篇64
寒门舌耕五百载64
一家九代执教鞭65
秋瑾后代的教师情结66
不惜倾家荡产 但愿日月光华67
王一知甘做红烛照人间69
张学良与东北大学70
陈赓与“宝贝”72
“苦学”兴科教73
将军深情助教育74
吕老师洒泪忆繁森76
“后来人”已酬父志77
朱敏教授的追求79
陈伟华重返校园80
京都名医 山区从教81
深情系教坛 春风吹又生82
清王室的七格格 新中国的好教师84
儿子是他的研究对象和活教材86
塑造一代师魂88
独臂教授闯南沙89
小朋友们的大朋友90
戏剧学院教师的苦与乐91
书法育人更荣耀93
“大愚”治愚94
他在生活中备课在备课中生活95
中国刑警学院有个“福尔摩斯”97
为教育尽力的两位女作家98
企业家改作“教书匠”99
教育博士执鞭乡镇小学100
田沛发:山村烛光更明亮101
4师生情谊篇103
杨昌济:“欲栽大木柱长天”103
严修资助“宰相之材”105
陈宝泉的爱生情106
毛泽东与张干瓜葛50年108
周恩来的敬师之情109
总司令向他立正行军礼111
金日成的中国老师112
国共两部长合作抬校长113
李鹏给陶行知纪念馆的一封信114
周培源和他的弟子们115
徐特立与田汉的师生情谊117
钱三强和他的两位老师118
曹禺的启蒙老师119
三位老师与数学明星120
陈景润尊师轶事122
王元以“华王方法”称誉数学界123
孙犁晚年忆良师124
她不用“笨”和“傻”挖苦学生126
课堂“顶牛”——教师工作之大忌128
5苦学奋进篇130
蔡和森拎桶夜读130
21岁的学者与《清代通史》131
曾有一位“神童”叫何鲁132
李四光的“光源”133
“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134
两位语言学家的神思136
老学生的故事137
8年:由目不识丁到大学毕业138
惜时如金的女博士140
吴晗的读书之道141
敢攀高峰的敢峰142
再论红楼一千年143
名师室名趣谈144
人民的功臣 真正的君子145
他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另一颗明珠146
石见生:“我是教汉语的业余数学家”148
中国最年轻的博士149
立志摘取“皇冠”150
张素初34年终竟字业152
一位震惊了美国的中国姑娘153
22岁的打工妹返乡读小学154
6教改创新篇156
蔡元培创下的九个第一156
匡互生破格聘任毛泽东158
革旧布新的勇士159
陈赞贤在教育阵地上的战斗161
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162
陶行知——勇于探索的教育家163
中国艺术教育的路标165
刘仙洲首编中文工科教科书166
我国现代语文教材改革的先行者167
赫晶宜勇登男校讲坛169
严济慈:教书类似演戏170
“元帅”唱昆曲171
小学教育的梅兰芳173
魏书生的教书育人之道175
别具一格的“特长三好生”176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178
“情境教育”生根开花179
“磁石”教学效应180
“师傅学校”的启示181
创造“历史”的人182
他正在实现“哈佛梦”184
杨振宁宣传“渗透法”185
北京八十中突出特色全面育人186
奥赛物理金牌教练的“探究式”教学法188
“乱涂乱抹”墙189
7正道直行篇190
“这事不能惊动爷爷”190
总书记的姐姐是个普通人191
李淑一,“未便再荐”192
“我再穷也不干这出卖灵魂的勾当”193
刘伯承调阅考卷194
杨秀峰认法不认亲195
林砺儒反对说项196
陶淑范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197
李达——中国理论界的鲁迅198
成仿吾不容学生愚昧199
“为蒋介石画像我没兴趣”200
蚊子叮菩萨201
竺可桢拒绝蒋家父子的责令与规劝202
吴贻芳不谋取国民党的一官半职203
朱剑凡不当官不纳妾205
至死不悔的翦伯赞207
有骨气的人民音乐家209
孟宪承“当仁不让于师”211
两袖清风的何炳麟212
西医泰斗的父子祖孙情213
钱钟书是狂还是耿215
徐悲鸿为齐白石鸣不平216
胡适为毛泽东和李大钊说的公道话218
校门对联指正路219
张治中与夫人220
8仁爱憎恶篇222
朱德代表留学生打官司222
斯人如可赎 民愿百其身223
鲁迅设法营救瞿秋白224
陶行知感召白求恩226
义士刘三葬邹容227
“没有人有权力叫你们永远被奴役”228
喻传鉴主动抚育吉鸿昌将军的子女229
70年资助失学儿童的世纪老人231
老教授帮小保姆考取大学232
徐悲鸿和马233
“你够不上当我的朋友”234
夏丐尊奴斥旧友为“畜牲”235
斥敌吐肝胆 扶弱见仁心236
马寅初过文武两“昭关”237
闻一多敢笑敢骂239
甘为民众公仆 敢对强暴长啸240
“阿累”是谁241
徐洪刚的哥哥学习徐洪刚243
愿承尴尬志不移244
校园“爱心活动”246
聪明究竟是什么247
9坦诚谦和篇249
为毛泽东改诗改字的教授与学子249
周恩来不存“邀名之心”250
“无枚皋之敏捷 有司马之延迟”251
肖楚女坦诚对待求爱者253
朱自清笔下的叶圣陶254
梁漱溟批林不批孔255
名人的“一字师”257
“钱学热”中的钱钟书258
竺可桢向外孙女婿求教259
南面教之 北面师之260
季羡林为胡适说的话261
丰子恺重画《牵羊》忆《斗牛》263
教育部长听课记263
“小兵张嘎”甘当学校锅炉工264
林用三自幼不当“小主席”266
他被误传为毛主席诗词制造者267
董浩待人的准则——真诚269
“我喜欢别人称我是个善良的人270
西南联大的启示272
10戒奢尚俭篇274
清苦一生的李大钊274
徐特立艰苦奋斗轶闻275
穿卡其住旧房的军事学院院长277
“这就是马列主义!”278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280
奖章·辣椒·布衣281
不为巴黎的香风所醉282
马君武倡行“锄头运动”284
“我要腐化一点了”285
臧克家生活一直很简朴286
车向忱用两元钱创办竞存学校287
教师无权无势 贫儿名列榜首288
数薪水过日子的“财神爷”290
李苦禅拉洋车291
办学成功者 生活节俭人293
刘源源吃了风干的窝头295
硕士生打工第一天295
一位背着父亲上学的师范生296
笑对贪穷好读书297
拣破烂出身的留学生299
编后寄语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