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茶道源流:南方录讲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茶道源流:南方录讲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1200338.jpg)
- 林瑞萱 著
- 出版社: 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9690014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茶道源流:南方录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南方录」书名的确立1
一 千利休1
二 南坊宗启2
三 立花实山3
四 吃茶南方录4
五 「南方录」名称的出典4
六 陆羽「茶经」5
七 吃茶养生记8
八 壶中炉谈9
九 南方录与南坊录9
十 圆觉寺本与立花家本10
十一 茶道古典全集与日本思想大系10
第二章 「南方录」问世的经过13
一 元禄时代的封建社会及其文化13
二 立花实山感悟而得的说法16
三 「南方录」的结构21
四 「南方录」取得之经过21
五 「南方录」的编辑24
六 「南方录」的流传26
七 「南方录」的真伪28
第三章 「南方录」的内容29
卷一 觉书29
卷二 会30
卷三 棚32
卷四 书院33
卷五 台子35
卷六 墨引36
卷七 灭后38
第四章 茶道的精髓——空寂草庵茶40
本文40
注释41
1.宗易41
2.集云庵41
3.台子茶法41
4.小座敷43
宗旨44
研讨44
一 茶道的两种形式44
二 空寂草庵茶所追求的境界45
第五章 空寂草庵茶的根本——清净身心48
本文48
注释49
1.手水钵49
2.露地51
3.宗及51
4.绍鸥52
5.腰挂53
宗旨54
研讨54
附录59
茶禅一味说59
一 禅之传入59
二 茶之传入59
三 茶禅一味说成立之过程63
四 茶禅一味的理论基础67
第六章 利休的茶道系谱75
本文75
注释76
1.珠光76
2.宗陈、宗悟78
3.能阿弥79
4.空海79
5.道陈79
6.岐翁80
7.一休80
宗旨81
研讨81
一 师道的严肃性和重要性81
二 两大茶道系谱81
三 珠光的茶道法统里,仍然具有书院台子茶的传承83
四 空寂草庵茶的主流83
第七章 主客之间达到默契的原则84
本文84
宗旨85
研讨85
一 茶会有助于人际关系85
二 茶会的流弊86
三 如何达到「茶道一会」、心灵交会的境界87
第八章 洒扫应对进退之间90
本文90
注释92
1.三炭92
2.三露93
3.中立93
4.朝、昼、夜93
5.二时94
6.浓茶94
7.抹茶95
8.茶杓95
9.茶筅95
10.薄茶95
11.柄杓95
宗旨97
研讨97
一 洒水的重要性97
二 加炭的意义98
三 立水的意义98
四 茶会时间的限制98
第九章 木屐、草鞋和雪屐99
本文99
注释100
1.下驮100
2.草履100
3.雪驮101
4.当津今市町101
5.无心101
6.不功者101
7.数寄者101
8.亭坊101
宗旨102
研讨102
一 茶道修养与走路的关系102
二 在露地上穿木屐是绍鸥?102
三 断定功力有失茶道本心103
四 利休为何设计制作雪屐103
五 利休的纤细亲切与南坊?104
第十章 小茶室的花105
本文105
注释105
四叠半105
宗旨107
研讨108
一 小茶席的花要简单朴拙108
二 简朴地插花是基于小茶?108
三 膨膨松松地插上一大把108
第十一章 茶室禁花110
本文110
注释110
1.狂歌110
2.沈丁香111
3.深山樒111
4.鸡头花111
5.女郎花111
6.石榴112
7.河骨112
8.金钱花112
9.鲜丽的花112
宗旨112
研讨113
一 为什么会成为禁花113
二 利休以狂歌戏言的姿态叙述禁花113
第十二章 夜会茶花115
本文115
注释115
1.灯花115
宗旨116
研讨116
一 晚上的茶会为什么不插花116
二 绍鸥和利休为什么决定插花,而且仅限于插白色的花116
三 有灯花的茶会118
第十三章 夏天和冬天点茶的心得119
本文119
注释120
1.炉和风炉120
2.东山时代121
3.应仁、文明之乱121
4.足利义政121
5.东山山庄121
6.笑岭和尚121
7.诸恶莫作,众善奉行123
8.鸟窠123
9.白居易124
宗旨124
研讨125
一 茶道是什么125
二 招待客人的基本条件125
三 茶道和佛法是相通的126
第十四章 破晓茶室的准备工作128
本文128
注释129
1.晓之火相129
2.三炭129
3.晓之汤相129
4.汤相129
5.下火130
6.一炭130
7.水屋130
8.釜130
9.露地入132
10.濡釜132
宗旨132
研讨133
一 火所代表的意义133
二 茶室的例行工作133
三 点茶用水的要领133
四 准备的过程也是鉴赏的目标135
第十五章 茶道用水136
本文136
注释136
1.晚景半夜136
2.阴分、阳分137
3.清气137
4.井华水137
宗旨137
研讨138
一 茶道用水138
二 民间风俗文化对茶道的影响138
第十六章 灯笼的风情139
本文139
注释139
1.行灯139
2.茶室行灯140
3.露地行灯140
4.数寄屋行灯140
5.手灯笼140
6.户口140
7.手烛140
8.数寄屋蜡烛140
宗旨141
研讨141
一 黑夜里要为客人照明141
二 适当的照明用具142
第十七章 雪日茶会的心得142
本文142
注释142
1.飞石142
2.片口144
宗旨144
研讨144
第十八章 雪夜茶会的美学观148
本文148
宗旨148
研讨148
一 灯笼的作用148
二 露地林木的布局149
第十九章 茶室规划150
本文150
注释152
1.深三叠152
2.平三叠152
3.板152
4.长四叠153
5.道具叠153
6.风炉153
7.水指153
8.杓立153
9.柄杓153
10.火箸155
11.建水155
12.向炉155
13.土风炉155
14.台子的曲尺割155
宗旨155
研讨157
一 深三叠和长四叠的异同157
二 台子的曲尺割158
第二十章 空寂茶道具的不足之美159
本文159
注释159
1.今烧159
2.乐烧160
3.濑户黑160
4.唐之茶缶161
5.井土茶碗161
6.天目162
7.枣162
宗旨163
研讨163
一 空寂草庵茶道具搭配的原则163
二 新作的陶瓷165
三 唐之茶缶等茶具165
四 新作茶碗与唐之茶缶搭配的心得165
第二十一章 床龛天井与名物挂轴的配合原则167
本文167
注释167
1.名物168
2.小堀远州168
3.大名物168
4.中兴名物168
5.挂物169
6.床169
7.三具足171
8.书院171
9.横物171
10.竖物171
11.天井171
12.格天井172
13.竿缘天井172
14.化妆屋根里172
15.右绘、左绘172
16.上下174
宗旨174
研讨174
一 字画在茶室中的地位176
二 床龛设计的整体性176
三 右绘左绘的悬挂和茶席配置的关系176
第二十二章 挂轴的重要性178
本文178
注释179
1.三昧179
2.墨迹179
3.开山墨迹179
4.圜悟克勤179
5.虚堂智愚181
6.道人181
7.祖师181
8.道歌181
9.大德181
10.人形绘181
11.持佛堂181
12.东山山庄181
宗旨183
研讨183
一 挂轴在茶道上的地位183
二 各时代的茶人对于茶道具的看法184
三 利休重视「挂轴」的意义185
四 茶道具中墨迹的界定185
五 草庵茶席和四叠半茶席的分野186
第二十三章 空寂茶道的料理187
本文187
注释187
1.汤一道、菜两道或三道187
2.怀石187
3.佗座敷188
宗旨188
研讨188
一 草庵茶道的茶料理188
二 利休茶料理的真髓189
三 空寂茶道的料理并不是随便的料理189
第二十四章 禅林饭台在茶室的应用190
本文190
注释191
1.饭台191
2.禅林日用191
3.大德寺192
4.大本山192
5.总本山192
6.南宗寺192
7.大林宗套192
8.一叠台目192
9.茶立口193
10.物相饭193
11.茶请193
12.鱼肉料理193
宗旨193
研讨194
一 饭台曾在茶会中使用194
二 数人围坐一起吃饭的饭台194
三 饭台料理必须简单194
四 物相饭的意义194
第二十五章 叶茶瓮在茶会上的应用196
本文196
注释198
1.叶茶壶198
2.口切198
3.初入199
4.口覆199
5.口绪199
6.长绪199
7.网199
宗旨200
研讨200
一 叶茶瓮在茶道具中所占的位置200
二 茶瓮摆饰的原则201
三 网的应用201
第二十六章 舍瓮的旨趣202
本文202
注释203
1.舍壶203
2.小岛屋道察204
3.客来一味204
4.真壶204
5.吕宋205
6.躏口205
7.潜户205
8.时雨205
宗旨207
研讨207
一 舍瓮的由来207
二 舍瓮的精神207
三 空寂草庵茶道的作法要坦率朴直208
第二十七章 风炉季节不拜见加炭209
本文209
注释209
1.炭所望209
2.灰的样子210
宗旨210
研讨210
一 风炉的季节,不可要求拜见加炭210
二 灰的造形211
三 炭火的变化212
第二十八章 打水桶的用法214
本文214
注释214
1.钓瓶水指214
2.水指215
宗旨215
研讨215
一 打水桶当作水指215
二 澡堂休息室喝茶的情趣215
三 打水桶进一步使用在茶室的作法216
第二十九章 手桶和打水桶使用上的差异217
本文217
注释218
1.真手桶218
2.手桶218
宗旨218
研讨218
一 打水桶与水桶的放置法220
二 利休对于「把手」横放的看法220
三 手桶使用的季节220
四 打水桶使用的季节220
第三十章 临时的茶会222
本文222
注释222
1.真行草222
2.不时之会223
宗旨223
研讨223
一 临时的茶会223
二 点茶的作法224
第三十一章 小间茶室适用的花器225
本文225
注释225
1.竹花器225
2.笼花器225
3.瓢227
4.金属的东西227
5.胡铜227
6.唐铜227
宗旨227
研讨228
一 小茶室的花器228
二 金属制的花器228
三 花器的摆饰著重自然的感受228
第三十二章 道具摆饰的方向229
本文229
注释230
1.面桶形建水230
2.建水230
3.引切232
4.盖置232
5.目232
6.客付232
7.道具叠232
8.台目叠232
9.临济233
10.临济义玄233
宗旨233
研讨234
一 面桶形建水234
二 道具摆置的方向234
三 主人和客人的地位影响道具的摆置方向235
四 利休对于茶道具摆置方向的看法235
五 对于利休作法之我见235
第三十三章 从袋中取出茶缶的方法237
本文237
注释237
1.茶入237
2.袋237
宗旨238
研讨238
一 从袋中取出茶缶的方法238
二 取茶缶的原则238
第三十四章 野外茶会240
本文240
注释241
1.野悬241
2.丰臣秀吉241
3.关白242
4.太政大臣242
5.检地242
6.织田信长242
7.大善寺山242
8.尻膨244
9.茶箱244
宗旨244
研讨245
一 野外点茶的意义245
二 野外点茶是临时举办的茶会245
三 大善寺山的茶会245
四 利休对于野外点茶的看法245
五 利休野外点茶的作法246
第三十五章 野外点茶的法则247
本文247
注释248
薰茶248
宗旨248
研讨248
一 野外点茶的地点249
二 宾主之间的心理准备249
三 没有定法就是「定法大法」249
四 如何能办好野外茶会250
第三十六章 空寂茶道的界说251
本文251
注释255
1.新古今集255
2.后鸟羽上皇256
3.和歌256
4.本歌取256
5.三句切256
6.体言止256
7.定家朝臣257
8.三条西实隆257
9.苫屋257
10.花红叶258
11.同集258
12.家隆258
13.藤原俊成258
宗旨259
研讨259
一 佗是什么259
二 绍鸥的佗261
三 海边的茅草屋262
四 利休的佗263
五 雪间之草264
六 绍鸥的「佗」和利休的「佗」266
第三十七章 跋268
本文268
宗旨269
研讨269
一 奥书269
二 闻书269
三 利休的跋文271
四 实山的证文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