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欣然斋史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欣然斋史论集
  • 李亚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1074·326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109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11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欣然斋史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3

序3

第一章 殷代的奴隶制5

第二章 周族的社会制度16

第三章 周族的生产力30

第四章 黑劳士的问题34

第五章 殉葬的问题38

第六章 周族统治殷族的政策44

第七章 周族的氏族组织与军事组织51

第八章 金文中的奴隶62

第九章 大规模的奴隶生产与农业小生产70

第十章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84

第十一章 井田制的问题88

第十二章 农民的负担95

第十三章 农民与奴隶的暴动99

第十四章 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108

第十五章 铁的生产工具的出现117

第十六章 封建割据与等级制124

第十七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奴隶133

第十八章 行会的问题145

第十九章 商业资本的发展150

第二十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地租形态156

第二十一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164

第二十二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生产关系及其阶级斗争175

第二十三章 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农民的特殊性186

第二十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经济思想和劳动观念191

第二十五章 从诸侯割据的封建制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制196

结语207

周族的氏族制与拓跋族的前封建制223

前编 周族的氏族制223

第一章 氏族制的特征224

第二章 婚姻制度239

第三章 氏族组织255

第四章 土地公有272

第五章 复仇、战争及其他292

第六章 前编结语301

后编 拓跋族的前封建制305

第七章 拓跋族的氏族生活306

第八章 南朝的封建制社会315

第九章 转形期的婚姻制度339

第十章 俘虏、奴婢、僮仆、隶户346

第十一章 均田制及农民的负担356

第十二章 佛寺及其他各种封建的土地占有375

第十三章 军事组织382

第十四章 后编结语391

殷代社会生活399

序399

第一章 殷族的起源及其活动的区域401

第二章 一夫一妻制的确立416

第三章 氏族组织及宗法制度的崩溃427

第四章 殷代的社会经济情况448

第五章 高级阶段的奴隶制481

第六章 国家的形成504

第七章 文化的起源——文字的创造518

第八章 天文学和历法525

第九章 艺术的繁荣和奴隶主的奢侈生活534

第十章 殷代的建筑和殷人的生活习惯543

第十一章 奴隶制社会的意识形态556

跋567

西周与东周605

序605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民族问题607

第二章 周初诸民族的分布626

第三章 生产工具与黄土层636

第四章 周初的民族斗争645

第五章 西周的奴隶制662

第六章 西周几个国家的奴隶制681

第七章 从费誓来看鲁国的社会720

第八章 周初土地占有和奴隶占有的情况730

第九章 周宣王的政治改革743

第十章 封建割据与封建领主757

第十一章 春秋时代的农民、工商业者及其他786

第十二章 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804

第十三章 春秋时代的封建思想814

第十四章 由春秋而战国——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826

跋840

中国的封建领土制和地主制873

序873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公社制度875

第一节 中国最古的农村公社875

第二节 高级阶段奴隶制下面的农村公社883

第三节 周族的农村公社889

第四节 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的周族的农村公社892

第五节 作为户口编制基层组织的里和社的关系900

第六节 社神、社宫、社祭、社供902

第七节 农村公社的残骸在中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912

第八节 关于社的两三个争论916

第二章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广泛使用和普遍使用时期924

第一节 开始使用铁的时期924

第二节 广泛使用铁制生产工具的时期929

第三节 普遍使用铁制生产工具的时期941

第三章 西汉时代的社会经济情况954

第一节 西汉时代的土地所有形态955

第二节 西汉时代的阶级关系及依存于这些关系的分配形式966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和土地所有形态的关系及其变革987

第一节 西周的赋税制度987

第二节 西周奴隶制的崩溃993

第三节 春秋时代的社会制度及其赋税制度998

第四节 春秋各国的赋税制度的改革1008

第五节 战国初年的魏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其田赋制度1022

第五章 商鞅变法1028

第一节 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1030

第二节 从秦的爵制来看商鞅的改革1043

第三节 商鞅在其他各方面的重大改革1047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情况1053

第一节 战国时代的封君没有享有封建领主的特权1053

第二节 战国时代的土地所有形态及其阶级构成1062

第七章 从管子的几篇文章来看战国时代的社会1074

第一节 从问篇来看战国时代的社会构成1074

第二节 封建地主的剥削方式和农民的生活状态1084

第三节 重令篇中关于专制主义的理论1089

附录 本书征引诸家甲骨文著作简称表10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