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史教程
  • 郭豫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1071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1

第一节 鸦片贸易与禁烟运动1

一、战前的中外形势1

二、可耻的鸦片贸易4

三、禁烟运动与林则徐事迹7

第二节 英国侵华战争的过程12

一、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2

二、清政府从抵抗到求和14

三、东南沿海人民的抗英斗争19

笫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

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21

二、战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23

三、地主阶级的经世致用思想28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33

第一节 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33

一、鸦片战争后的人口状况和社会矛盾激化33

二、洪秀全、冯云山的初期活动36

三、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40

四、清政府的镇压措施45

五、北伐、西征与天京外围战49

六、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53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59

一、英法两国联合侵华的起因59

二、英法两国发动侵略战争与《天津条约》62

三、英法联军再燃战火与《北京条约》66

四、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72

一、天京变乱75

第三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艰苦斗争75

二、军事转机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79

三、保卫安庆与经略江浙83

四、祺祥政变和“借师助剿”87

五、天京保卫战和太平军余部的斗争90

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94

第四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各族人民起义97

一、南方会党起义97

二、北方捻军起义102

三、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106

第三章 中国社会经济的新变化与列强侵略的加深111

第一节 中国国门的逐步敞开111

一、洋务外交体制的出现111

二、中国经济卷入国际市场115

第二节 清政府的“自强求富”118

一、清政府恢复统治秩序的努力118

二、洋务派与洋务思想121

三、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25

四、兴办近代民用工业129

五、筹建新式海陆军133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36

一、民族资本近代企业的出现136

二、民族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141

三、无产阶级的诞生与早期斗争144

第四节 边疆危机147

一、俄国对新疆的侵略147

二、美日两国对台湾的侵略152

三、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154

一、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西南158

第五节 中法战争158

二、中国军民的抗战与清政府的乞和162

第六节 甲午中日战争167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167

二、日本不宣而战和战争经过171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三国干涉还辽175

四、民族觉醒与反割台斗争178

第一节 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183

一、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183

第四章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83

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85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维新运动的高涨187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7

二、康有为的变法思想190

三、维新运动日趋高涨193

四、维新与反维新的争论195

第三节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200

一、百日维新200

二、戊戌政变204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207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09

一、连续不断的各地教案209

二、义和团在山东兴起212

三、义和团的发展壮大215

第五节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218

一、八国联军的进犯与爱国军民的抵抗218

二、清廷的“宣战”和“东南互保”220

三、津京沦陷和八国联军暴行223

四、自立军起事与惠州起义227

五、《辛丑条约》的订立和影响231

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233

第五章 辛亥革命236

第一节 民族灾难的深重和人民抗争的继续236

一、列强侵略的全面深入236

二、清政府的新政239

三、资产阶级力量的上升243

四、群众自发斗争与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247

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51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勃兴251

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254

三、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257

第三节 革命派活动的展开与清朝统治的危机261

一、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261

二、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264

三、革命派的武装起义269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75

一、革命前夕的群众斗争和保路运动275

二、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278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283

四、南北议和与袁世凯上台286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291

第六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民主革命的新曙光294

第一节 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反袁斗争294

一、政党纷争和“二次革命”294

二、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白朗起义298

三、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复辟帝制302

四、护国运动与洪宪帝制的破灭305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308

第二节 军阀割据和反段祺瑞斗争308

二、张勋复辟与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311

三、护法斗争314

第三节 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严重危机317

一、俄国策动外蒙“独立”与分裂内蒙317

二、俄国在新疆的侵略活动321

三、英国阴谋策划西藏“独立”323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27

第四节 民主革命的新曙光327

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331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333

第七章 近代的文化338

第一节 哲学与史学338

一、哲学338

二、史学341

第二节 文学和艺术346

一、文学346

二、语言文字350

三、艺术352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355

一、自然科学355

二、应用技术360

第四节 新闻出版与中学西播362

一、报刊与新闻机构362

二、图书出版和图书馆事业365

三、中学西播368

一、教育370

第五节 教育、卫生和体育370

二、卫生374

三、体育377

第六节 社会生活的变化380

一、衣食住行380

二、礼仪习俗383

附录一 参考书目387

附录二 中国近代史历表390

后记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