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谱光度测量与标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光谱光度测量与标准
  • 李在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ISBN:750260614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谱光度测量与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基本概念与仪器1

1.1 术语和单位1

1.1.1 反射1

1.1.2 透射4

1.1.3 吸收5

1.1.4 逆反射6

1.1.5 荧光7

1.1.6 偏振7

1.2 光谱的产生及其范围7

1.2.1 原子光谱8

1.2.2 电子光谱9

1.2.3 分子光谱10

1.2.4 红外分光光度法11

1.3 光谱光度学11

1.3.1 光束通过半透明试样的行为12

1.3.2 光谱光度学的测量体系12

1.4.1 紫外可见光谱区的仪器部件14

1.4 光谱光度仪器14

1.4.2 紫外可见区的测试仪器21

1.4.3 红外光谱区的仪器部件25

1.4.4 红外光谱区的测试仪器30

1.4.5 真空紫外光谱仪32

1.4.6 发射光谱仪部件33

1.4.7 摄谱仪36

1.4.8 显微密度计38

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学的特点39

2 吸收(透射)光谱测量39

2.1.1 比耳-朗伯定律40

2.1.2 吸收度测量的误差源41

2.1.3 使用注意问题42

2.2 比色皿的设计、制作及其性能测试48

2.2.1 定义48

2.2.2 比色皿的分类53

2.2.3 比色皿的分级55

2.2.4 高准确比色皿55

2.2.5 比色皿的材料及其制作56

2.2.6 比色皿的设计61

2.2.7 比色皿的性能测试63

2.3 液体吸收(透射)标准66

2.3.1 200~400mm波长的标准液67

2.3.2 400~800mm波长的标准液75

2.3.3 200~800mm波长的标准液79

2.4 固体吸收(透射)标准80

2.4.1 吸收标准应具备的性质81

2.4.2 玻璃滤光器81

2.4.4 三偏振器84

2.4.3 其它玻璃84

2.4.5 金属网86

2.4.6 扇形盘86

2.4.7 金属膜滤光器86

2.4.8 光束叠加法88

2.5 杂散光及其检测90

2.5.1 定义90

2.5.2 杂散辐射的起因与影响91

2.5.3 杂散光引起的误差92

2.5.4 减少杂散光的措施96

2.5.5 杂散光的测量方法97

2.6 透射比(吸光度)测量101

2.6.1 透射测量的几何条件102

2.6.2 透射比的测量方法103

2.7 光谱透射比(吸收度)基准107

2.7.1 基准装置的必备条件107

2.7.2 基准装置的原理结构107

2.7.3 基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109

3 反射光谱测量110

3.1 库贝尔卡-芒克理论111

3.1.1 方程的适用条件112

3.1.2 对偏离方程现象的解释113

3.1.3 方程的推导113

3.1.4 漫反射函数的确定116

3.2 漫反射测量的几何条件118

3.2.1 漫反射比测量的几何条件118

3.2.2 反射比的数学表达式120

3.2.3 漫反射因数测量的几何条件120

3.2.4 反射因数的数学表达式122

3.3.1 绝对测量法123

3.3 漫反射比测量123

3.3.2 相对测量法125

3.3.3 漫反射比基准126

3.4 漫反射因数测量128

3.4.1 绝对测量法128

3.4.2 相对测量法129

3.4.3 漫反射因数基准129

3.5.1 测量仪器的发展132

3.5 漫反射分布测量132

3.5.2 偏镜反射峰133

3.6 规则反射比测量138

3.6.1 绝对测量法138

3.6.2 相对测量法139

3.6.3 规则反射比基准139

3.6.4 菲涅耳反射系数142

3.7 工业测量143

3.7.1 总辐亮度因数测量143

3.7.2 衰减全反射测量145

3.8.1 漫反射标准器的技术要求146

3.8 反射标准器146

3.8.2 漫反射标准器147

3.8.3 规则反射标准器的技术要求152

3.8.4 规则反射标准器152

3.9 波长标准器152

3.9.1 原子发射线谱灯153

3.9.2 强吸收带物质154

3.10.2 直接法156

3.10.3 辅助法156

3.10 逆反射测量156

3.10.1 相对法156

3.10.4 替代法158

3.10.5 光谱辐射法158

4 荧光光谱测量160

4.1 光致发光161

4.2 术语和单位163

4.3 分析用荧光光谱仪166

4.4 荧光色测量177

4.5 单色仪波长校准186

4.5.1 校准方法的特点186

4.5.2 利用仪器自身的光源187

4.5.3 使用辅助光源187

4.5.4 使用窄带荧光188

4.6 荧光光谱仪的杂散光189

4.6.1 杂散光产生的误差190

4.6.2 光栅单色仪的杂散光190

4.7 荧光光谱仪灵敏度的评定原则191

4.7.1 灵敏度的定义192

4.7.2 检测限法192

4.7.3 信噪比法193

4.8 校正发射谱的次级标准195

4.8.1 标准化合物的技术要求195

4.8.2 硫酸奎宁196

4.8.3 其它溶液标准196

4.8.4 固体标准197

4.9.1 影响光子产额测量的因素198

4.9 光子产额的测定198

4.9.2 测量光子产额的基本方法201

4.9.3 测量光子产额的简易方法203

4.10 校正激发谱和校正发射谱数据204

4.10.1 仪器配置及其参数204

4.10.2 图4-20~4-22光谱曲线的测量条件204

4.10.3 光谱曲线的验证214

5.1.2 光路的调整215

5.1.1 装置的构成与技术要求215

5.1 偏振器对的消光比测量215

5 偏振与发射光谱测量215

5.1.3 测量方法216

5.2 发射光谱测量方法216

5.2.1 定性分析216

5.2.2 定量分析217

5.3 光栅摄谱仪的检定218

5.3.1 综述218

5.3.2 检定方法218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