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学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88020.jpg)
- 沈阳药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3654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12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基本理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阴阳学说4
第一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4
一、阴阳的互根5
二、阴阳的消长5
三、阴阳的转化5
第二节 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应用6
一、生理方面6
二、病理方面6
三、治疗和药物方面7
第三章 脏腑学说〔附〕经络7
(一)心〔附〕心包8
一、心与小肠8
第一节 脏腑功能8
(二)小肠9
二、肝与胆9
(一)肝9
(二)胆11
三、脾与胃11
(一)脾11
(二)胃12
四、肺与大肠13
(一)肺13
(二)大肠14
五、肾与膀胱14
(一)肾14
(二)膀胱15
第二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16
一、心与肾16
二、肝与脾16
三、肾与肺16
六、三焦16
第二节 气、血、津液17
一、气17
(一)营气17
(二)卫气17
二、血17
三、津液18
〔附〕经络18
一、经络的含义与内容18
(二)奇经八脉19
二、经豚的分布概况19
(一)十二经19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与临床应用20
(一)生理方面20
(二)病理方面20
(三)诊断方面21
(四)治疗方面21
第四章 疒因22
第一节 疒因概念22
第二节 外?致疒因素23
一、六淫致病23
(一)风23
(二)寒23
(四)湿24
(三)暑24
(六)火25
(五)燥25
二、疫疠26
第三节 转神致疒因素26
第四节 其他致疒因素27
第五章 诊法27
第一节 舌诊28
一、舌质变化的病理和在临床上的应用28
二、舌苔变化的病理和在临床上的应用29
第二节 脉诊29
一、脉诊的临床意义29
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29
三、异常脉象及在临床上的应用30
一、表里31
第六章 辨证31
第一节 八纲辨证31
二、寒热32
三、虚实33
四、阴阳34
(一)阴证与阳证34
(二)亡阴与亡阳35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35
一、气病的辨证与方药35
二、血病的辨证与方药36
三、津液病的辨证马方药37
第三节 脏腑辨证38
一、心与小肠辨证及方药38
二、肝与胆辨证及方药39
三、脾与胃辨证及方药41
四、肺与大肠辨证及方药42
五、肾与膀胱辨证及方药44
六、心与肾合病的辨证及方药45
七、肝与脾胃合病的辨证及方药45
八、肺与肾合病的辨证及方药46
第四节 六经辨证46
一、太阳病46
二、阳明病46
六、厥阴病47
二、气分证47
一、卫分证47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47
五、少阴病47
四、太阴病47
三、少阳病47
三、营分证48
四、血分证48
第七章 治疗庑则48
第一节 防治庑则48
一、预防为主48
二、整体观念49
三、扶正祛邪49
四、标本缓急50
五、正治与反治50
第二节 治法51
二、吐法52
三、下法52
一、汗法52
四、和法53
五、温法53
六、清法53
七、补法53
八、消法54
中篇 常用中药55
第一章 中药的一般知识55
第一节 药物的性能55
一、四气55
二、五味55
三、药物的归经56
第二节 药物的相互关系56
第三节 药物的禁忌57
第四节 药物的用另58
第五节 中药的煎服法59
(一)煎法59
(二)服法60
第二章 药物的分类60
第一节 解表药60
第二节 泻下药62
第三节 祛风湿药63
第四节 化湿利尿药64
第五节 温里药65
第六节 ?热药66
第七节 理气药68
第八节 理血药69
第九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71
第十节 补益药73
第十一节 镇痉安神药76
第十二节 开窍药77
第十三节 消导药77
第十四节 驱虫药78
第十五节 收敛药79
第十六节 外用药80
下篇 方剂基本知识81
总论81
第一章 方剂的概念、组成及配伍庑则81
第一节 方剂的概念81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规律81
第三节 方剂的组成庑则83
第一节 药味的加减变化84
第二章 方剂的加减变化84
第二节 药另的加减变化85
第三章 方剂的现代实验研究及其进?85
各论88
第一章 解表方88
桂枝汤88
银翘散89
解表方简表89
第二章 泻下方89
大承气汤90
胆道排石汤91
泻下方简表92
第三章 祛风湿方92
桩风湿方简表93
第四章 祛湿方93
独活寄生汤93
五苓散94
八正散94
祛湿方简表95
第五章 温里方95
四逆汤95
温里方简表97
第六章 ?热方97
白虎汤97
小柴胡汤98
龙胆泻肝汤99
茵陈蒿汤99
养阴清肺汤100
白头翁汤100
清热方简表101
第七章 理气方101
逍遙散102
理气方简表102
第八章 理血方103
冠心Ⅱ号方103
血府逐瘀汤104
补阳还五汤105
理血方简表105
第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方106
二陈汤106
麻杏石甘汤107
定喘丸(汤)107
第十章 补虚方108
化痰止咳平喘方简表108
四君子汤109
补中盆气汤109
生脉散110
四物汤111
六味地黄丸112
补虚方简表113
第十一章 镇痉安神方113
镇肝熄风汤114
补心丹114
交泰丸115
镇痉安神方简表115
第十二章 开窍方116
苏合香丸116
安宫牛黄丸117
开窍方简表118
第十三章 消导方118
健脾丸118
消导方简表119
第十四章 驱虫方119
乌梅丸119
驱虫方简表120
第十五章 收涩方120
四神丸120
收涩方简表121
第十六章 痈疡方121
六神丸121
大黄牡丹皮汤122
苇茎汤123
痈疡方简表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