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态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变态心理学
  • (英)Neil Frude著,李虹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8129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变态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态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2

(一)从行为和体验上难于判断的“正常”抑或“变态”2

(二)变态心理的特征3

(三)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4

二、分类及标准4

(一)DSM-Ⅳ4

(二)对DSM的批评8

三、诊断9

(一)信度9

(二)效度10

(三)鉴别性诊断和共病症11

(四)文化、性别和诊断11

四、心理障碍的现时代模型12

(一)生物学模型12

(二)心理动力模型14

(三)其他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模型16

(四)行为模型18

(五)认知模型18

(六)人本—存在模型20

(七)家庭系统模型21

(八)社会文化模型23

五、走向综合23

(一)综合的价值23

(二)素质—应激模型24

(三)因果链模型26

六、本章小结30

第二章 焦虑障碍32

一、恐惧症33

(一)单纯恐惧症34

(二)社交恐惧症38

(三)旷野恐惧症42

二、一般性焦虑障碍47

三、恐慌障碍51

四、执著一强迫障碍55

五、创伤后应激障碍63

六、本章小结68

第三章 进食障碍71

一、神经性厌食症71

二、神经性贪食症88

三、本章小结103

第四章 情绪障碍105

一、抑郁症状106

(一)单相抑郁106

(二)躁狂症114

(三)两极性情绪障碍116

二、情绪障碍的病因117

(一)单相抑郁117

(二)双相抑郁129

三、情绪障碍的影响130

(一)个人对抑郁的反应130

(二)抑郁症患者如何影响他人132

四、情绪障碍的治疗133

(一)单相抑郁治疗133

(二)双向抑郁治疗136

(三)情绪障碍病例管理注意事项136

(四)哪一种治疗形式最有效137

五、本章小结137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140

一、精神分裂症的表现140

(一)精神分裂症的类别、病程和分布140

(二)主要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心理错乱145

二、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152

(一)初步描述152

(二)精神分裂症的初级原因154

(三)中介机制161

(四)病源小结165

三、治疗和管理166

(一)治疗166

(二)社会看护(社区长期照料)168

(三)复发预防169

四、本章小结171

第六章 药物滥用174

一、精神活性物质作用的条件174

(一)心理配置174

(二)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175

(三)抗药性、依赖性和成瘾175

(四)使用、误用和滥用176

二、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176

(一)大麻177

(二)安非他明178

(三)可卡因179

(四)酒精180

(五)鸦片制剂(海洛因与美散痛)182

(六)迷幻剂183

(七)巴比妥类药物185

(八)苯二氮类(用于制造各种镇静剂)187

(九)挥发性吸入剂188

三、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情况188

(一)流行性调查188

(二)药物使用的心理状态190

(三)改变193

四、治疗196

(一)治疗情境和过程196

(二)具体治疗方法的应用及其条件198

(三)初级目标和长期目标200

(四)复发201

五、预防207

(一)预防措施207

(二)面向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宣传209

六、本章小结209

第七章 性功能障碍与性心理异常212

一、人类的性特征212

(一)对性特征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212

(二)性反应周期214

二、性功能障碍216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216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217

(三)性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218

(四)性功能障碍的治疗221

三、性心理异常232

(一)同性恋性取向232

(二)性别认同障碍(易性癖)236

(三)性心理变态242

四、本章小结251

第八章 器质性障碍254

一、神经障碍的种类254

(一)解剖学模式254

(二)功能模式257

(三)病源学模式264

二、脑损伤后的恢复277

(一)恢复的含义277

(二)恢复的方法279

三、本章小结280

第九章 学习障碍283

一、定义和分类283

(一)定义283

(二)分类284

二、诊断和致病因素286

(一)检查和临床评估286

(二)智能障碍的原因289

(三)心理缺陷的实质293

三、临床表现和死亡率295

(一)主要症状295

(二)存活率298

四、干预299

(一)治疗、训练和教育299

(二)终生管理和护理301

五、智能障碍与家庭、社会304

(一)父母的态度304

(二)智障者对家庭的影响306

(三)社会对有智障成员家庭的帮助307

六、预防310

(一)家族性智能障碍的预防311

(二)病理性智能障碍的预防313

七、本章小结315

主题索引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