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综合国力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综合国力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1187020.jpg)
- 黄硕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1128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国力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综合国力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重视研究综合国力学——代序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高体乾1
第一篇 国力学发展概述3
第一章 国力学的发展沿革3
前言4
第一节 古代国力学4
导论6
第二节 近代国力学10
第三节 现代国力学14
第四节 当代国力学16
图1.1 克莱因的马蹄形政治光谱图23
图1.2 克莱因“国力方程”得分示意图26
表1.2 克莱因对1977年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国力的评估27
表1.1 克莱因对1975年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国力的评估27
表1.3 克莱因对1978年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国力的评估28
表1.4 福岛康仁公式计算国力结果(1982年)31
表1.6 日本测算1985年几个国家综合国力积分[乙种]33
表1.5 日本测算1985年几个国家综合国力积分[甲种]33
表1.8 日本测算未来(2000年)几个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大小排序34
表1.7 日本测算1987年几个主要国家国力大小排序34
表1.9 [美]小约瑟夫·S·奈衡量当前国家37
第一节 西方国力学的理论39
第二章 西方国力学的理论与方法39
第二节 西方研究国力学的目的46
第三节 西方研究国力学的方法50
表1.10 世界主要国家人口总数和领土面积及评分对比(1978年)54
表1.11 世界一些国家经济力量对比(1978年)56
表1.12 西方五个工业国家科研开支比较(1986年)60
表1.13 世界一些国家科技队伍对比61
表1.14 美苏两国战略武器数量对比(1979年中期)63
表1.15 世界主要核国家战略核力量评分对比(1978年)64
表1.16 美苏战略核力量对比(1986年)65
表1.17 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评分对比(1979年)67
表1.18 苏美常规力量对比(1989~1990)69
表1.19 按人文发展指数对比排列的名次表74
表1.20 世界120个国家(地区)16个社会指标的综合得分83
表1.21 世界120个国家(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得分和排序(1987年)85
表1.22 世界主要国家有感实力评估总分对比(1978年)88
第三章 综合国力的基本概念和研究主题93
第二篇 综合国力学的基础理论93
第一节 综合国力的基本概念94
第二节 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104
第三节 综合国力及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111
第四节 综合国力学研究的主题120
第四章 综合国力系统论130
第一节 综合国力系统结构131
表2.1 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科技经费比较133
第二节 综合国力系统分析138
第三节 综合国力系统工程145
图2.1 综合国力系统工程的构成149
图2.2 系统工程方法示意图151
第一节 建立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准则155
第三篇 综合国力的结构与评估155
第五章 综合国力指标体系155
第二节 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和内容160
图3.1 综合国力系统结构逻辑框架图161
图3.2 综合国力指标体系167
图3.3 资源力子系统168
图3.4 经济力子系统169
图3.5 科技力子系统169
图3.6 国防力子系统170
图3.7 文教力子系统171
第三节 综合国力系统结构网络表示172
图3.8 政治力子系统172
图3.9 外交力子系统172
图3.10 综合国力结构网络表示173
第六章 综合国力动态方程174
第一节 综合国力系统动力学原理175
第二节 综合国力自组织原理179
第三节 综合国力动态方程185
表3.1 专家咨询评分调查表206
图3.11 经济发展速度时间序列图214
图3.12 累加结构图214
图3.13 灰色平面图215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评估对比216
表3.2 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对比(1989年)218
表3.3 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预测220
图3.14 我国综合国力动态曲线222
第七章 国际较量的总流向229
第四篇 综合国力的国际较量229
第一节 军事战230
第二节 经济战237
第三节 科技战248
表4.1 一些国家科研投资费用占GNP的百分比251
图4.1 未来“四维战争”示意图268
第八章 当代威慑总体战略及其转变趋势278
第一节 当代威慑总体战略的概念279
第二节 当代威慑总体战略的内容282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威慑总体战略284
第四节 当代威慑总体战略的转变294
第九章 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战略299
第一节 综合国力竞争战略的涵义299
第二节 综合国力竞争战略目标303
第三节 综合国力竞争战略重点308
第四节 综合国力竞争战略的威慑功能310
第五节 综合国力竞争战略的途径315
附录 主要国家经济、科技、社会指标比较327
1 国土面积和人口(1987年)327
2 自然资源(1986年)330
3 国民收入及增长速度332
4 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333
5 工业生产指数335
6-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较(1987年)337
6-2 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的变化340
7 能源生产和消费341
8 农业生产指数343
9-1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比较345
9-2 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的变化350
10 消费物价指数350
11 政府财政收支353
12 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54
13 国际储备和黄金储备355
14 货币汇率356
15 进出口贸易额359
16 居民文化程度构成362
17 教师及学生人数365
18 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369
19 科技人员数371
20 研究与开发经费373
参考图书文献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