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往行动理论 第2卷 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往行动理论 第2卷 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76411.jpg)
- (德)于·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著;洪佩郁,蔺 青译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2338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7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交往行动理论 第2卷 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卷 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1
五、米德和杜尔克海姆所举的不同变例:从目的活动到交往行动3
1.论社会科学的交往理论基础4
(1)米德交往理论问题的提法8
(2)从人们相互手语转变为象征性中介内部活动:采纳意见15
(3)附录:借助维特根施泰因遵循规则的观点精确规定米德的解释理论21
(4)从象征性中介内部活动转变为规范指导内部活动(职务行动)30
(5)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补充结构37
(a)命题和事物知觉37
(b)规范和角色行动42
(c)统一性和需求本性53
2.圣者的权威和交往行动的规范背景56
(1)杜尔克海姆论道德的神圣根源61
(2)杜尔克海姆理论的弱点70
(3)关于交往行动三个根源的附录81
(a)命题的组成部分84
(b)带表情的组成部分87
(c)非语言组成部分88
(d)为理解的行动的反思形式和反思的自我关系94
3.圣者预示的合理结构99
(1)法的发展和社会统一形式的变化100
(a)契约的非契约的基础101
(b)从机械的一致到有机的一致107
(2)用全面统一社会虚构的极限状态来解释这种形式变化的逻辑113
(3)米德所奠立的一种推理学120
(4)关于同一性和个体化的附录126
(5)对米德社会理论的两点异议139
六、第二阶段的中间考察:体系和生活世界158
1.生活世界观点和理解社会学解释学唯心主义165
(1)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动的境界和背景166
(2)交往理论观点的生活世界社会现象学概念174
(3)生活世界从形式实用主义概念,经过叙述概念,到社会学概念186
(4)为理解的行动对生活世界再生产的功能。多维生活世界合理化192
(5)理解社会学的界限,生活世界与社会一致200
2.体系与生活世界脱节205
(1)部落社会作为社会文化生活世界208
(2)部落社会作为自我控制的体系215
(3)区别体系的四种机制220
(4)生活世界中体系统一机制机构的确立228
(5)生活世界的合理化与技术化。相应的交往媒体取代了日常语言媒体236
(6)体系与生活世界脱节,以及物化论题的革新化244
(a)理解形式的观点247
(b)理解形式的体系250
七、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理论结构问题266
以往对帕森斯在理论史中地位的看法266
1.从行动的规范化理论到社会的体系理论271
(1)1937年行动理论草稿273
(a)唯意志论的行动概念273
(b)规范论的秩序概念275
(c)功利主义的双关论277
(d)霍布斯问题280
(e)双重限制条件下行动合作化的问题:第一个战略理论决策283
(2)中世纪早期的行动理论285
(a)动机与价值方向的联系286
(b)文化、社会和个人是如何决定行动方向的289
(c)“典型变例”的引入:第二个战略理论决策294
(3)精确规定体系概念和排斥行动理论的优先地位:第三个战略理论决策297
2.体系理论的发展309
(1)“沃金·佩珀斯”以来的理论发展313
(a)社会统一与功能统一之间差距的拉平316
(b)四种功能模式和体系形成过程319
(c)典型变例对四种功能模式的适应321
(d)文化价值在控制论应有价值中意义的改变323
(e)文化决定论326
(2)人类学晚期哲学,以及体系理论与行动理论妥协的破裂326
(3)控制媒体的理论334
(a)媒体控制的内部活动排斥了交往行动:生活世界的技术化340
(b)金钱媒体的结构特征、性质和构成体系的效益343
(c)媒体概念转变为权力关系的各种困难347
(d)超一般化的问题:金钱和权力的影响和价值联系353
(e)帕森斯行动理论对媒体的论证。交往和控制媒体一般化的形式357
3.现代理论363
(1)生活世界合理化和体系复杂性的普遍增长366
(2)关于帕森斯重建康德主义尝试的附录377
八、最后的考察:从帕森斯、韦伯到马克思393
1.对马克斯·韦伯现代理论的回顾394
(1)通过体系和生活世界概念对韦伯官僚主义化论题的革新398
(2)重建韦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解释405
(3)生活世界的开拓:重新采纳韦伯的时代判断412
(a)现代社会中体系与生活世界之间的交换关系413
(b)生活管理作风的片面化和政治公众社会枯燥的官僚主义化418
(c)马克思与韦伯:发展动力学与发展逻辑学422
(d)概括性论题425
2.马克思和内部开拓的论题428
(1)现实的抽象与社会统一行动联系的物化431
(a)价值理论的成就433
(b)价值理论的一些弱点436
(2)体系与生活世界之间交换关系的模式441
(a)国家干预论,群众民主制和福利国家442
(b)社会与国家妥协447
(c)意识形态崩溃和日常意识残缺不全452
(3)法治化的趋势457
(a—c)法制化的四种动力459
(d)国家干预的法制化:保证自由与剥夺自由之间的矛盾心理464
3.批判社会理论的任务478
(1)以往批判理论的论题特征484
(2)交往行动理论的出发点490
(a)邮政自由社会统一的形式490
(b)亲密的社会关系和自我发展494
(c)群众媒体和群众文化497
(d)新的异议潜力499
(3)合理性理论和历史联系。根本要求的补充506
人名索引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