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 (美)罗伯特·K. 默顿著,唐少杰,齐心等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译林出版社
  • ISBN:978754470548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49页
  • 文件大小:259MB
  • 文件页数:881页
  • 主题词: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序1

译者的话1

1968年增订版序言1

1957年修订版序言5

致谢7

第一编 论理论社会学1

第一章论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和体系3

第二章论社会学的中层理论50

第三章显功能与潜功能90

第四章社会学理论对经验研究的影响171

第五章经验研究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190

第二编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209

导论211

第六章社会结构与失范223

第七章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258

第八章科层结构与人格296

第九章知识分子在公共科层组织中的作用310

第十章对于参考群体行为理论的贡献331

第十一章参考群体和社会结构理论中的连续性391

第十二章影响的模式:地区性和世界性影响力人物509

第十三章 自证预言548

第三编 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569

导论571

第十四章知识社会学592

第十五章卡尔·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634

第十六章广播和电影宣传的研究(与保罗·F·拉扎斯费尔德合作)660

第四编 科学社会学研究685

导论687

第十七章科学与社会秩序694

第十八章科学与民主的社会结构709

第十九章机器、工人和工程师723

第二十章清教主义、虔信派和科学736

第二十一章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与经济776

文献注释801

人名索引804

主题索引823

主编序1

译者的话1

1968年增订版序言1

1957年修订版序言5

致谢7

第一编论理论社会学1

第一章论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和体系3

历史和体系的自然合并4

社会学理论的公共档案6

社会学理论的连续性和间断12

社会学的人文方面和科学方面36

博学与原创40

经典理论的功能46

第二章论社会学的中层理论50

社会学理论的总体系57

对社会学总体系的功利主义压力61

理论总体系和中层理论63

对中层理论的两极反应66

两极分化的过程66

对中层理论策略的赞同69

对中层理论的拒绝78

概括和回顾84

范式:社会学理论的整理86

第三章显功能与潜功能90

整理社会学功能分析的尝试90

功能分析的词汇91

一个术语,多种概念91

一个概念,多种术语95

功能分析中流行的假设97

社会功能一体的假设98

普遍功能主义假设104

必要性的假设106

作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111

作为保守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111

作为激进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114

意识形态与宗教的功能分析119

程序逻辑125

功能取向的流行125

社会学功能分析的范式129

范式的目的135

功能分析的事项136

显功能和潜功能142

划分的启发目的147

结束语167

文献附录167

第四章社会学理论对经验研究的影响171

方法论172

一般社会学的取向174

社会学概念的分析176

事后的社会学解释180

社会学中的经验概括182

社会学理论183

正规推导与整理187

第五章经验研究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190

研究的理论功能191

1.理论偶发模式192

2.理论的修订197

3.理论兴趣的重新聚焦201

4.概念的澄清204

第二编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209

导论211

第六章社会结构与失范223

文化目标与制度性规范的模式225

个体适应的类型233

Ⅰ.遵从234

Ⅱ.创新235

Ⅲ.仪式主义245

Ⅳ.退却主义249

Ⅴ.反抗252

导致失范的张力254

家庭的作用255

结束语257

第七章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258

广义的失范概念258

失范的指标262

美国文化中的成功主题264

成功价值同化中的各种差异269

失范和越轨行为的形式275

创新275

对这种理论的进一步设想280

仪式主义284

退却主义287

反抗291

变化中的社会结构与越轨行为293

第八章科层结构与人格296

科层组织的结构297

科层组织的负功能299

过度遵从的结构根源302

初级关系对次级关系305

供研究的问题308

第九章知识分子在公共科层组织中的作用310

作为职业类型的知识分子311

知识分子的地位和社会政策312

科层组织中的知识分子和独立知识分子315

公共科层组织对知识分子的招募315

科层制立场和视角318

决策者和知识分子323

知识分子在科层组织中的挫折326

第十章对于参考群体行为理论的贡献331

相对剥夺概念333

相对“剥夺”还是“相对”剥夺341

隶属群体充当参考群体343

多重参考群体348

源于参考群体理论的行为一致性358

社会结构的统计指标369

参考群体理论和社会流动371

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381

参考群体理论的亲缘概念385

第十一章参考群体和社会结构理论中的连续性391

参考群体理论中的问题392

基本概念392

问题1澄清参考群体概念392

问题1.1参考群体的功能类型393

问题1.2群体和群体成员的概念395

问题1.3非隶属成员的概念399

问题1.4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409

问题1.5群体、集体和社会范畴的概念412

问题1.6正向和负向的参考群体413

参考群体的选择:决定因素415

问题2参考群体和参考个体的选择415

问题3在可能的参考群体中的选择:隶属群体与非隶属群体418

问题4隶属群体中参考群体的选择420

问题4.1隶属群体类型的区分421

问题4.2群体特性的初步罗列425

问题4.3不同价值和规范引起的参考群体的变化443

问题4.4地位范畴和亚群体449

参考群体行为:结构因素453

问题5可观察性与可见性:关于规范、价值和角色表现的模式化信息通道454

问题5.1关于规范与角色表现可观察性的机制459

问题5.2公众舆论对于决策者的可观察性472

问题6作为参考群体行为类型之一的非遵从477

问题7参考群体行为的结构语境:角色丛、地位丛和地位序列488

问题7.1角色丛不稳定性的结构根源491

问题7.2角色丛中各个角色联结的社会机制492

问题7.3角色丛中的残余冲突500

问题7.4地位丛和地位序列中适应的社会动力学501

参考群体行为的结果505

问题8参考群体行为的功能和负功能505

第十二章 影响的模式:地区性和世界性影响力人物509

从应用研究到理论研究的转变510

有影响力人物的类型:地区类型和世界类型515

社会关系结构518

人际影响的途径524

起作用的社会地位:人际影响527

有影响力人物的传播行为532

互相评价的模式536

有影响的人物和被影响的人物536

影响领域:单一领域和多重领域540

附录:人际影响的初步概念542

第十三章 自证预言548

托马斯定理548

一个社会学的寓言549

社会信念和社会现实551

内群体的美德和外群体的罪恶554

社会功能和负功能559

实施的制度变化564

第三编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569

导论571

知识社会学和大众传播研究的比较573

主题和问题的定义573

对资料和事实的看法575

研究的方法和程序580

研究的社会组织588

进一步的质疑和问题590

第十四章知识社会学592

社会背景593

知识社会学的范式598

存在的基础600

知识的类型606

知识与存在基础的关系618

受存在制约的知识的功能627

进一步的问题和近来的研究628

第十五章卡尔·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634

理论先驱636

意识形态理论639

实质性的原理641

知识的类型644

知识和社会的联系646

相对主义651

第十六章广播和电影宣传的研究(与保罗·F·拉扎斯费尔德合作)660

宣传分析的模式662

内容分析664

反应分析669

回飞镖效应671

技术性的宣传或事实的宣传679

第四编科学社会学研究685

导论687

第十七章科学与社会秩序694

敌视科学的根源695

对科学自主性的社会压力698

纯科学规范的功能701

作为大众神秘教义的深奥科学705

公众对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的敌视705

结论708

第十八章科学与民主的社会结构709

科学与社会709

科学的精神气质712

普遍主义712

“共有主义”716

无私利性719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721

第十九章机器、工人和工程师723

技术变化的社会后果724

工作的社会解剖724

制度和结构性影响726

工程师的含义729

专业化729

职业伦理730

科层地位731

社会研究的需要732

研究队伍的组织732

研究的赞助733

研究的方向734

第二十章清教主义、虔信派和科学736

清教的精神气质736

清教对科学的刺激747

清教对科学教育的影响749

清教与科学的价值整合752

虔信派与科学的价值整合754

科学后备军的宗教信仰756

书目提要762

第二十一章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与经济776

问题的提出776

运输与科学780

一个个案:经度问题785

航海术与科学791

经济影响的程度797

文献注释801

人名索引804

主题索引8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