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小龙”经济发展启示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小满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1574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四小龙”经济发展启示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韩国1
一 美丽的半岛1
二 政局的演变3
三 一步一个台阶的经济发展过程5
(一)起飞前的准备6
1.摇摇欲坠——1945年至1953年的经济混乱6
2.靠“美援”稳住阵脚——经济初步恢复阶段(1953—1961)10
(二)“汉江奇迹”的实现12
1.确立自立经济体制——进口替代和向出口导向转变(1962—1972)12
2.《重化学工业化宣言》——出口工业刺激型转向重化工业刺激型(1972—1980)18
(三)向先进工业化国家迈进(1980年至今)21
1.反省产业政策21
2.民间主导型道路22
3.实现技术立国23
四 经济迅速发展的秘诀24
(一)由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体制25
(二)输出立国和出口主导型经济28
(三)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33
(四)建立出口工业区和自由贸易区36
(五)大搞海外承包,赚取外汇38
(六)火车头——大企业的作用及其绝招41
(七)发展教育,培养人才44
(八)重视农业的发展48
台湾53
一 祖国宝岛53
二 风雨飘摇后的偏安(1144—1963)54
1.内外交困,一片风雨飘摇54
2.国际风云变幻,在“美援”支持下得以喘息56
3.厉行国民党改造,强化统治57
4.实行土地改革58
5.初行改革,经济有所恢复59
三 走上准备经济起飞之路——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1953—60年代初)60
1.台湾的优势:日本占领时期的“遗产”、“美援”和来自大陆的人财物60
2.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和推行62
3.国民党的“有计划的自由经济”和“四年计划63
4.进口替代战略的成功和不足65
四 台湾经济的黄金时代和起飞时期(1963-1978年)66
1.转向出口扩张66
2.抓住时机,台湾当局积极干预经济建设68
3.经济起飞的成就及其特点70
五 工业升级:重化工业阶段(1974—80年代初)71
1.石油危机下“后有追兵,前无去路”的台湾经济71
2.当局的经济对策和工业升级口号的提出73
3.经济转型时期蒋经国的政治革新75
六 工业升级:高科技工业阶段(80年代初-90年代)77
1.转向高科技策略性工业77
2.台湾的经济改革: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80
3.政治也在转型:从蒋经国到李登辉对国民党的第三次改造82
七 回顾和展望86
1.台湾经济将会在动荡和困难中前进86
2.苦无良策的社会危机88
3.偏安、分裂,还是走向统89
新加坡93
一 花园城市93
二 经济发展的历程95
(一)为经济起飞准备跑道96
1.坐收地利——传统的转口贸易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59)96
2.学会自己走路——转口贸易到“替代进口”(1959—1967)98
(二)经济的高速发展99
1.面向国际市场——转向“出口导向”(1966—1970)100
2.建成国际性城市——十年经济发展计划(1971-1980)101
(三) 80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103
1.第二次工业革命103
2.经济重组计划104
三 经济腾飞的奥秘106
(一)伸得长长的国家干预的手106
1.维护社会政治稳定106
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109
3.尽量缩小社会贫富悬殊110
4.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113
(二)因势利导转变经济发展战略114
(三)兼顾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118
(四)创造条件,吸收外资120
1.给予外国投资者以优惠政策120
2.设立吸引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橱窗121
3.完善公共基础设施121
4.提高外资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122
5.在吸引外资的宣传上下功夫122
(五)提高国民素质和生存竞争能力123
四 从严治理社会秩序和狠抓精神文明建设126
(一)从严治理社会秩序127
1.狠抓廉政建设,立社会风气之先127
2.用强制的管理手段,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129
3.从严执法、警民联防,维持社会治安秩序130
4.从严管理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131
5.加强对各种社会团体的管理和调控132
(二)狠抓精神文明建设133
1.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民道德建设133
2.倡导各行各业优秀服务,创建精神文明窗口134
香港136
一 东方的明珠136
二 香港经济发展的天时地利138
1.优越的地理环境,宽松的自由港条件138
2.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地区140
3.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142
三 奉行积极的“不干预主义”的港英当局144
1.杂乱而灵活的政府机构,严格而高效的公务员管理144
2.积极的“不干预主义”146
3.干预和不干预的利弊得失148
四 极具特色的香港经济150
1.银行比米店多——国际金融中心150
2.香港经济的血液——对外贸易152
3.港式资本主义154
4.自由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经济模式155
五 从低级到高级的外向型经济进程156
1.战后复元和转口贸易恢复阶段(1946—1952)157
2.从轻纺工业到经济起飞——工业化阶段(1952——1970)158
3.迈向现代化、多元化(1971—1981)160
4.越上新台阶——从经济多元化走向经济转型(1982年始)161
六 香港:背靠祖国,内外逢源162
1.一荣俱荣的大陆与香港经济关系162
2.“一国两制”的范例165
3.面对1997年——保持稳定和繁荣166
“四小龙”的发展实践给我们的启示168
一 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68
(一)发展速度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169
(二)发展速度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170
二 抓住时机,科学决策,才能促进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173
(一)只有建立在科学决策基础上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高速度173
(二)实现科学决策的两项基本原则175
1.从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175
2.根据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经济重心175
3.“四小龙”科学决策的实践对我们的启示176
(三)加快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过程178
三 正确发挥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作用181
四 实行对外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85
五 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188
六 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