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通史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舜徽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0323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通史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部分 创造编 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5
一 农业生产方面5
(一)生产工具的发明6
(二)生产粮食方法的改进与提高9
(三)杂粮、蔬菜和树木的大量生产13
(四)施肥、治种和灌溉的技术讲求17
二 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的各种知识21
(一)对天文方面的了解21
(二)掌握了晴雨寒暑的一般规律25
(三)依照时令、节气进行生产活动27
(四)计算方面的发明30
(五)找到了度量衡的标准33
(六)发明了辨别方向的工具——指南针36
(七)发明了火药38
(八)通过长期与自然界接触,辨认了更多的动物、植物和矿物40
三 饮食内容的日益丰富44
(一)把豆子变成多种多样的副食品44
(二)利用剩余粮食酿酒49
(三)创造出制糖的方法53
(四)制茶的方法和种类57
(五)榨取植物油脂,并不断扩充其用途61
(六)凭藉不同的自然条件提炼各种食盐65
四 生活资料的多方面发展70
(一)把房屋修建得牢固而适用70
(二)治丝、绩麻、植棉,丰富了衣服的材料74
(三)制车造船,使交通运输更加便利77
(四)将泥土变成适用而美观的陶器与瓷器80
(五)冶铸技术的成就84
(六)发明了造纸术87
五 生活资料的进一步美化92
(一)布帛上加添了好看的色彩93
(二)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刺绣与挑花96
(三)把墙壁绘画得更美丽99
(四)用泥土塑造各种形象103
(五)在铜器上面刻成很多花纹和文字106
(六)琢出了各种玉器109
(七)刻石技术的普遍运用112
(八)木雕的精巧115
(九)制造漆器的高度发展118
六 努力改变自然环境122
(一)修治道路122
(二)架设桥梁124
(三)兴筑城垣126
(四)凿造井渠128
(五)展开对洪水的斗争,抵御自然灾害130
七 创造出保健的方法132
(一)重视饮食起居的清洁卫生132
(二)讲求环境卫生136
(三)注意身心保养139
(四)锻炼体魄的几种方式142
(五)健身术的多方面溶化146
(六)杂技的不断发展149
(一)医药知识,是长期对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153
八 掌握了治疗疾病的方式与方法153
(二)从人体解剖中取得了医理的根据157
(三)生理的分析160
(四)病理的分析162
(五)诊断的方式164
(六)医疗的内治法——汤药166
(七)医疗的外治法——针灸169
(八)不断吸取外来知识,改进固有的医学172
(九)医学上的总结工作174
九 创造了文字180
(一)文字创造的过程和保存在古代文字中的生活图影180
(二)文字由少而多的发展途径190
(三)文字发展过程中的扬弃工作194
(四)字形由繁而简的必然趋势197
十 创造了文学205
(一)远古人民歌唱的内容207
甲 关于抒情方面的207
乙 关于纪实方面的210
丙 关于说理方面的213
(二)人民歌唱被统治阶级采集和排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14
(三)民间叙事诗的高度发展218
(四)民间抒情诗的原始形式221
(五)历代杰出的诗人,都是由学习人民歌唱而成功的226
(六)表现在谣谚中的憎和爱229
(七)民间讲说故事的形式和内容234
综述: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240
一、农学方面的成就240
二、生物学方面的成就243
三、医药学方面的成就246
四、数学方面的成就251
五、天文、气象学方面的成就254
六、物理学方面的成就258
七、冶金、化学方面的成就261
八、地学方面的成就263
九、水利、建筑工程方面的成就266
十、其他事物发明方面的成就270
(一)传说中的“井田”278
第四部分 制度编278
一 土地制度278
(二)汉代“限田”之议281
(三)新莽的“王田”284
(四)晋代的“占田”287
(五)北魏的“均田”290
(六)明代的“皇庄”和清代的“圈地”293
二 赋税制度298
(一)赋的起源和远古所谓贡、助、彻等什一而税的传说298
(二)按亩纳税之制的开始实行300
(三)汉代的田租、口赋、算赋、徭役及其他303
(四)自汉末、魏、晋以来所实行以户为征收单位的“户调制”307
(五)唐代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310
(六)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地丁制316
三 货币制度323
(一)货币的发生和发展323
(二)自秦至五代货币的演变327
(三)自宋至清货币的演变和历代以金银谷帛为支付手段的作用331
(四)纸币的兴起和因革336
四 职官制度341
(一)职官的起源和奴隶社会的官制341
(二)封建社会的官制345
甲 最高统治者及其后妃的名位345
乙 中央机构的职官347
丙 地方机构的职官351
(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选拔人才的方法358
五 铨选制度358
(二)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方法(上)360
(三)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方法(下)363
六 教育制度368
(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368
(二)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变化371
(三)书院制度的兴起和衰落375
(四)私塾教学所采用的识字课本378
(五)私塾教学所采用的其他课本382
(六)塾师教学的方法和影响386
七 宗法制度390
(一)宗法制度的起源和作用390
(二)由宗法制度所引起的“三纲”393
八 礼俗制度398
(一)一切阶级社会的礼制都是专为统治阶级设的398
(二)古代礼俗对后世的影响402
九 军事制度407
(一)兵器的沿革407
(二)兵制的发展变化之一412
(三)兵制的发展变化之二416
(四)兵制的发展变化之三420
十 刑法制度424
(一)刑法的起源和奴隶社会的刑法424
(二)封建社会的刑法一(秦汉魏晋南北朝)428
(三)封建社会的刑法二(隋唐五代)432
(四)封建社会的刑法三(宋元明清)435
(五)历代法典编定的沿革一(战国至汉末)439
(六)历代法典编定的沿革二(三国至清末)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