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学说史 先秦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思想学说史 先秦卷 上
  • 张岂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6600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思想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思想学说史 先秦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和学说80

第一章 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起源80

第一节 图腾再现的初民信仰80

第二节 母神崇拜和中国古代思想88

第三节 祖先崇拜97

第四节 人与宇宙关系的艺术表现105

第五节 祭坛祭器乐舞与早期礼制122

第二章 商代的宗教和思想134

第一节 帝和殷人的天神系统134

第二节 祖先的天神化和祖先崇拜的分层144

第三节 社河岳与地祇151

第三章 西周初期和全盛期的思想学说158

第一节 帝的至上地位与宗教伦理化158

第二节 《洪范》、《诗经》中的天命神学与伦理思想163

第三节 礼乐文明——宗教政治伦理的制度化169

第四节 宗法制度是伦理化社会意识的沃土179

第四章 西周末年和春秋的思想学说186

第一节 天命神学的动摇和宗教伦理思想遭到怀疑186

第二节 礼治思潮191

第三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196

第四节 孔子、老子学说对古代宗教的突破199

第二篇 儒学篇208

第一章 孔子的思想和学说208

第一节 孔子史料208

第二节 孔子的学术使命231

第三节 礼学——孔子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236

第四节 仁学——孔子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240

第五节 易学——孔子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248

第六节 中庸——孔子的方法论与最高道德260

第二章 《大学》的思想263

第一节 有关《大学》性质、时代和作者的争论263

第二节 道德目的论265

第三节 道德过程论270

第三章 子思的思想277

第一节 《中庸》其书277

第二节 “天命之谓性”292

第三节 “率性之谓道”296

第四节 “修道之谓教”301

第四章 竹书《性自命出》的思想307

第一节 “性”与“心”307

第二节 “性”与“道”309

第三节 “道”与“天”310

第五章 孟子的思想312

第一节 孟子的生平312

第二节 人之性善315

第三节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319

第四节 行仁政而王328

第五节 从民本到民主335

第六节 哲学思想341

第六章 荀子的思想351

第一节 荀子的生平351

第二节 人性论354

第三节 群论361

第四节 天人论375

第五节 解蔽论383

第六节 正名论391

第七节 兵论399

第三篇 墨学篇408

第一章 墨子与儒学的关系408

第一节 继儒学而起的墨学408

第二节 墨学的地域和职业特征415

第三节 墨学对儒学的非难424

第四节 墨学与儒学的关系辨析433

第二章 墨子的思想和学说443

第一节 墨子与墨学的知识体系443

第二节 墨子的功利主义伦理观452

第三节 墨子社会整合的美好理想461

第四节 沟通天、神、人的思想特征469

第四篇 道家篇485

第一章 老子的思想485

第一节 老子其人其书485

第二节 老子思想的渊源501

第三节 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509

第二章 庄子的思想535

第一节 庄子其人其书535

第二节 《庄子》的笔法543

第三节 庄子的主要思想554

第三章 稷下学派568

第一节 稷下学宫568

第二节 稷下黄老573

第三节 《管子》四篇的思想特点578

第四章 《黄帝四经》的思想特色586

第一节 《黄帝四经》简介586

第二节 《黄帝四经》的主要思想591

第五篇 法家篇606

第一章 法家的起源606

第一节 法与法家606

第二节 法家的始祖李悝611

第二章 商鞅的法治主张627

第一节 商鞅的生平与著述627

第二节 商鞅法治主义的基本环节637

第三节 商鞅法治主义的理论依据649

第三章 慎到与申不害658

第一节 慎到的法治理论658

第二节 申不害的“术治”思想668

第四章 法家学说的总结者——韩非676

第一节 韩非的生平和著述676

第二节 韩非的君主专制主义法治思想684

第三节 韩非的进化史观和人性好利论691

第四节 韩非的天道观和认识论699

第五节 韩非的文史成就707

第六篇 名学篇723

第一章 名学和名家概述723

第一节 名家的起源724

第二节 诸子学与名学思想728

第三节 名家派别及其发展阶段733

第二章 惠施和尹文的思想学说742

第一节 惠施的思想学说743

第二节 《尹文子》的“正形名”说751

第三章 公孙龙的思想和学说761

第一节 公孙龙的生平和著作762

第二节 公孙龙的学术思想观点767

第三节 公孙龙思想和学说的历史地位785

第四章 《墨经》的思想和学说790

第一节 《墨子》和《墨经》793

第二节 《墨经》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798

第三节 《墨经》的“辩”论808

第四节 《墨经》的“名”、“辞”与“推类”论818

第七篇 纵横家篇832

第一章 纵横家及其史料832

第一节 纵横家辨832

第二节 纵横家史料辨835

第二章 纵横家的学术渊源852

第一节 纵横家的先驱852

第二节 纵横家杂糅各家855

第三节 各家兼有纵横家的特点867

第三章 纵横家的学术思想876

第一节 重视谋略的政治思想876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伦理思想888

第三节 纵横游说之术的总结——《鬼谷子》892

第八篇 兵学篇904

第一章 先秦兵学思想概述904

第一节 以《司马法》为主要载体的古“军礼”阶段904

第二节 以《孙子兵法》为主要标志的转折发展阶段907

第三节 以《六韬》成书为显著标志的综合融会阶段909

第二章 齐兵家孙武和孙膑911

第一节 齐兵家渊源考911

第二节 孙武与《孙子兵法》917

第三节 孙膑与《孙膑兵法》921

第三章 魏兵家吴起和尉缭924

第一节 吴起和《吴子》924

第二节 尉缭与《尉缭子》928

第四章 《六韬》及其他932

第一节 《六韬》的作者和成书时代932

第二节 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六韬》的内容935

第三节 先秦“兵阴阳家”的思想学术概貌941

第五章 失传已久的鲁国兵书——《曹沫之陈》954

第一节 《曹沫之陈》的主要内容955

第二节 曹沫与兵书产生的时代背景959

第三节 出土兵书的意义962

主要参考文献964

后记9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