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论
  • 叶高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255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概述2

一、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概念2

二、研究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的意义6

第二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与犯罪阶段的区别与联系7

一、故意犯罪过程的定义及其犯罪阶段的划分7

二、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与犯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14

第三节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的范围16

一、间接故意犯罪有无未完成形态16

二、故意犯罪的未完形态在直接故意犯罪中是否都能存在19

第二章既遂犯23

第一节犯罪既遂的刑事立法演变23

第二节既遂犯的概念及特征26

第三节犯罪既遂标准之学说28

一、基本的形态31

第四节犯罪既遂的主要形态31

二、特殊的形态35

第五节既遂犯的处罚原则36

一、对结果犯既遂的处罚37

二、对举动犯既遂的处罚38

三、对行为犯既遂的处罚38

四、对危险犯既遂的处罚39

五、对结果加重犯既遂的处罚39

一、预备犯概念的由来40

第三章预备犯40

第一节预备犯的历史沿革40

二、预备犯刑事责任的变化44

第二节预备犯的概念及特征47

一、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这是预备犯与犯意表示和所谓“思想犯”的根本区别47

二、未着手实行犯罪,这是预备犯区别于未遂犯既遂犯的本质特征50

三、未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预备犯与中止犯的根本区别54

第三节犯罪预备行为的常见方式59

一、准备犯罪工具59

二、勾结共犯60

三、进行犯罪预谋61

四、开展犯罪前的调查62

五、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62

六、前往犯罪场所和在犯罪场所守候63

七、跟踪被害人或诱骗被害人赴犯罪地点63

第四节犯罪预备同犯意表示以及阴谋犯的区别64

一、犯罪预备同犯意表示的区别64

二、犯罪预备同阴谋犯的区别67

第五节预备犯的处罚原则71

一、外国刑法处罚预备犯的原则71

二、我国刑法处罚预备犯的原则73

三、处罚预备犯原则的理解和适用74

第四章未遂犯79

第一节犯罪未遂的由来和发展79

第二节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85

一、外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85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86

第三节犯罪未遂的第一个特征:已经着手87

实行犯罪87

一、着手实行犯罪的含义87

二、认定着手实行犯罪的标准90

第四节犯罪未遂的第二个特征:犯罪未得逞104

一、犯罪未得逞的含义104

二、犯罪未得逞的认定问题113

第五节犯罪未遂的第三个特征: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116

第六节犯罪未遂的种类121

一、犯罪未遂分类概述122

二、实行终了未遂与未实行终了未遂124

三、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134

第七节特殊形态犯罪中的未遂问题145

一、继续犯中的犯罪未遂145

二、接续犯中的犯罪未遂148

三徐行犯中的犯罪未遂150

四、想象竞合犯与犯罪未遂151

五、情节犯中的犯罪未遂155

六、惯犯与犯罪未遂161

七、连续犯中的犯罪未遂165

八、选泽性数罪名中的犯罪未遂171

九、牵连犯中的犯罪未遂173

十、结合犯中的犯罪未遂175

十一、吸收犯中的犯罪未遂178

十二、同种数罪中的犯罪未遂179

第八节未遂犯的处罚原则180

一、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的根据181

二、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及其根据184

三、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处罚原则的基本含义188

四、犯罪未遂处罚原则的具体适用191

第五章中止犯200

第一节 中止犯的立法演变200

第二节中止犯的概念205

一、犯罪中止的含义205

二、犯罪中止的类型207

第三节中止犯的特征214

一、时间性—必须发生在既遂以前216

二、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218

三、有效性—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219

第四节中止犯与其他犯罪形态的区别222

一、中止犯罪预备与预备犯的区别222

二、中止犯罪实行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及认定226

三、犯罪中止与犯罪中断、事后悔悟、恢复原状的区别236

一、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概述243

第五节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问题243

二、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成立条件246

三、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特征249

四、为什么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应属犯罪中止而不属犯罪未遂251

第六节中止犯的处罚原则254

一、处罚中止犯的原则及依据254

二、正确理解我国刑法对中止犯处罚规定的内容256

三、对中止犯定罪量刑的探讨264

第六章常见犯罪发展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研究271

第一节反革命罪272

一、反革命罪既、未遂中的有关问题272

二、反革命罪中的预备问题297

第二节放火罪298

一、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298

二、放火罪的预备302

三、犯火罪的中止304

第三节破坏交通工具罪305

一、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既遂与未遂305

二、破坏交通工具罪的预备308

三、破坏交通工具罪的中止310

第四节营利性的经济犯罪311

第五节故意杀人罪319

一、故意杀人罪的的既遂319

二、故意杀人罪的的预备322

三、故意杀人罪的的未遂324

四、故意杀人罪的中止328

第六节强奸罪332

一、强奸妇女罪中的犯罪形态332

二、奸淫幼女罪中的犯罪形态339

第七节拐卖人口罪343

一、拐卖人口罪的预备343

二、拐卖人口罪的既遂与未遂344

三、拐卖人口罪的中止347

一、如何认定抢劫罪实行行为的“着手”350

第八节抢劫罪350

二、关于抢劫罪既、未遂的区分标志355

第九节盗窃罪362

一、盗窃罪未遂方面的有关问题362

二、盗窃行为预备阶段的划分标准376

第十节受贿罪381

一、受贿罪“未得逞”的标志381

二、受贿罪“着手”实行的标准387

后记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