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体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体论
  • 董崇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ISBN:3271·256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体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1

导言1

第一章领袖人物的历史1

第一节领袖人物的形成1

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1

奴隶主和奴隶的产生2

阶级和国家的形成4

战争和军事首长5

第二节文化活动和文化时间6

三种活动和三种时间6

三种时间的变化规律7

文化时间的起源9

文化时间产生的意义10

文化时间变化的规律11

第三节 文化时间的重点分配11

重点分配形成的原因12

文化时间重点分配的意义13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分工14

第四节领袖消亡的条件15

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15

两种劳动者分工的消灭16

第五节文化时间的平均分配18

平均分配形成的原因和过程18

平均分配的重要意义20

第二章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22

第一节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2

领袖人物的四种积极历史作用22

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3

第二节相对作用和绝对作用24

区分两种作用的意义25

集权共和制产生的原因25

绝对作用和相对作用的含义25

第三节领袖作用的变化规律26

第三章领袖人物的地位29

第一节领袖人物地位的含义29

什么是地位29

中国的集权共和制30

领袖人物的政治地位30

领袖人物的历史地位31

第二节制约体系与领袖地位32

相互制约的方式32

制约体系与领袖地位35

第一节社会生产力的状况39

第四章决定领袖地位的因素39

生产力的间接作用40

生产力的直接作用41

物质条件的变化规律42

第二节经济形态的状况44

阶级之间的经济差距44

统治阶级内部的经济差距47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50

第三节文化水平和文化差距51

什么是文化水平51

什么是文化差距52

文化水平与领袖地位53

文化差距与领袖地位55

文化水平的变化规律56

文化差距的变化规律57

第四节阶级的状况61

阶级之间的政治差距61

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差距62

第五节其它因素63

军队的状况63

人口的状况65

地理范围的状况66

第五章领袖地位的变化规律68

第一节制约力量的变化规律68

第二节 领袖地位的变化规律70

第三节对英山定律的说明72

对英山定律的几点说明72

对英山曲线的说明75

一般规律和个别情况77

第六章集中方式与领袖地位79

第一节阶级集中的方式79

阶级的集中79

历史发展的规律80

集体的作用83

集中的方式及地位83

第二节简单方式和复杂方式83

阶级的集中和集体的集中84

两种集中方式的特点85

简便原则和利益原则87

第三节 集中方式和领袖地位88

为什么会采用简单方式88

为什么会采用复杂方式89

集中方式与领袖地位90

集中方式的变化规律91

第一节政体的两种基本形式97

对基本形式的理论说明97

第七章政体的形式和特征97

称谓单主制的缘由100

单主制和共和制的定义101

第二节单主制的基本特征103

任命制103

终身制104

集权制105

第三节共和制的基本特征108

选举制108

轮换制109

分权制110

国家权力属于谁115

第四节基本特征回答的问题115

国家权力能否转让117

国家权力能否分割119

权力的来源、时限和范围121

第八章政体的本质123

第一节政体的本质是领袖地位123

事物的本质123

政体和国体的关系124

政体的本质126

第二节领袖地位的基本形态128

两种基本形态129

基本形态的直接来源131

第三节领袖地位决定政体形式133

个人至上形态决定单主制134

集体制衡形态决定共和制135

领袖地位决定政体形式实例138

第九章政体的分类142

第一节历史上政体的分类142

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政体分类142

历史上政体分类的缺点143

不能根据现象对政体进行分类145

第二节政体分类的标准147

第三节政体的三级分类149

第十章奴隶主义国家的政体153

第一节首长共和制153

氏族民主制的特征和形成原因153

首长共和制的特征155

首长共和制形成的原因157

第二节贵族共和制158

贵族共和制的含义和特征159

贵族共和制形成的原因161

贵族共和制覆亡的原因164

民主共和制的特征168

第三节 民主共和制168

民主共和制形成的原因170

第四节贵族君主制173

贵族君主制的含义和特征173

贵族君主制形成的原因174

第五节分权君主制175

分权君主制的含义和特征175

中国的分权君主制176

专制君主制的含义和特征180

第六节专制君主制180

专制君主制形成的原因183

第十一章封建主义国家的政体186

第一节分权君主制186

第二节贵族共和制188

贵族共和制的特征188

贵族共和制形成的原因189

波兰贵族共和制193

等级君主制的含义和特征195

第三节等级君主制195

等级君主制形成的原因197

第四节专制君主制198

专制君主制的特征199

西方专制君主制形成的原因199

中国的专制君主制201

第十二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206

第一节君主共和制206

君主共和制的含义和特征206

君主共和制形成的原因207

与等级君主制的区别208

第二节 民主共和制209

民主共和制的特征209

民主共和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212

议会君主制218

第三节其它政体形式218

集权共和制219

专制君主制220

独裁单主制221

虚君共和制222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223

第一节集权共和制223

集权共和制的特征223

第二节 民主共和制231

民主共和制的特征232

民主共和制必将成为普遍形式236

巴黎公社的民主共和制239

两种民主共和制的区别240

第十四章政体演变的规律242

第一节 一加二等于三242

第二节政体演变的特殊规律245

奴隶主义国家政体演变的规律245

封建主义国家政体演变的规律247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演变的规律250

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演变的规律252

特殊时期政体演变的规律254

政体历史演变的第一系列255

第三节政体演变的基本规律255

政体历史演变的第二系列256

政体历史演变的第三系列256

政体历史演变的英山坐标258

第十五章政治体制改革261

第一节地位、方向和关键262

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262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264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265

第二节政体的改革269

政体改革的理论根据270

我国的政体改革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