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力学冶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力学冶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160450.jpg)
- (美)迪特尔(Dieter,G.E.)著;李铁生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6137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75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力学冶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的话1
第二版序言1
第一版序言1
第一篇力学基础1
第一章 绪论1
§1-1本书范围1
目录1
§1-2材料力学中的基本假设3
§1-3弹性与塑性性能4
§1-4平均应力与平均应变4
§1-5延性金属的拉伸变形6
§1-6延性和脆性性能的比较7
§1-7失效的构成8
§1-8应力的概念和应力的种类10
§1-9应变的概念和应变的种类12
§2-2一点上应力的描述14
第二章 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14
§2-1 引言14
§2-3二向应力状态(平面应力)16
§2-4平面应力莫尔圆21
§2-5三向应力状态23
§2-6应力张量27
§2-7三向应力状态莫尔圆32
§2-8 一点上应变的描述34
§2-9应变莫尔圆40
§2-10应力的静水分量和偏量42
§2-11弹性应力-应变关系44
§2-12根据弹性应变计算应力47
§2-13应变能49
§2-14弹性性能的各向异性50
§2-15弹性理论60
§2-16应力集中62
§3-1 引言68
第三章 塑性理论基础68
§3-2流动曲线69
§3-3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71
§3-4延性金属的屈服准则74
§3-5复合应力试验78
§3-6八面体剪应力和剪应变84
§3-7应力和应变不变量85
§3-8塑性应力-应变关系86
§3-9两向塑性流动-—滑移线场理论90
第二篇冶金学基础98
第四章 单晶体塑性变形98
§4-1 引言98
§4-2晶体几何学的概念99
§4-3点阵缺陷102
§4-4滑移变形108
§4-5理想点阵中的滑移113
§4-6位错运动引起的滑移115
§4-7滑移所需临界分剪应力120
§4-8单晶体的变形123
§4-9面心立方晶体的变形125
§4-10孪生变形127
§4-11堆垛层错130
§4-12形变带和扭折带133
§4-13微应变134
§4-14单晶体应变硬化135
§5-2位错的观测141
§5-1引言141
第五章位错理论141
§5-3柏氏矢量和位错环146
§5-4面心立方点阵中的位错151
§5-5密排六方点阵中的位错156
§5-6体心立方点阵中的位错156
§5-7位错的应力场和位错的能量158
§5-8作用在位错上的力161
§5-9位错间的力163
§5-10位错攀移165
§5-11位错的交截167
§5-12割阶169
§5-13位错源172
§5-14位错的增殖173
§5-15位错和点缺陷的相互作用176
§5-16位错的塞积群178
第六章强化机制182
§6-1引言182
§6-2晶界和变形183
§6-3 晶界强化185
§6-4小角度晶界191
§6-5屈服点现象196
§6-6应变时效200
§6-7固溶强化202
§6-8两相混合组织的变形208
§6-9微粒子强化212
§6-10纤维强化219
§6-11 点缺陷引起的强化224
§6-12马氏体强化225
§6-13冷加工组织227
§6-14应变硬化229
§6-15冷加工金属的退火231
§6-16包辛格效应234
§6-17择优取向(织构)236
§7-2金属断裂的类型240
§7-1 引言240
第七章断裂240
§7-3金属的理论内聚强度242
§7-4格里菲斯脆断理论245
§7-5断裂力学248
§7-6 单晶断裂252
§7-7断裂的金相学254
§7-8脆断的位错理论258
§7-9裂纹扩展263
§7-10塑性断裂269
§7-11缺口效应273
§7-12断裂曲线的概念277
§7-13复合应力作用下的断裂278
§7-14高静水压力对断裂的影响280
§7-15脆断的统计学研究281
第八章 聚合材料的机械性能285
§8-1 引言285
§8-2与时间相关的机械性能285
§8-3聚合材料290
§8-4聚合物的结构294
§8-5聚合物的变形298
§8-6聚合物的屈服准则302
§8-7流变学305
§8-8粘弹性307
§8-9橡胶弹性312
§8-10断裂和韧性317
§9-1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320
第三篇材料试验中的应用320
第九章拉伸试验320
§9-2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327
§9-3拉伸中的失稳332
§9-4颈缩处的应力分布334
§9-5拉伸试验中塑性的测定336
§9-6 应变速率对流动性能的影响338
§9-7温度对流动性能的影响343
§9-8温度和应变速率的联合效应347
§9-9试验机对流动特性的影响348
§9-10热激活变形350
§9-11缺口拉伸试验354
§9-12钢的拉伸性能356
§9-13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361
第十章扭转试验365
§10-1引言365
§10-2扭转时的机械性能365
§10-3大塑性应变的扭转应力368
§10-4扭转断裂的类型369
§10-5扭转试验与拉伸试验的比较370
§ 10-6热扭转试验373
第十一章硬度试验376
§11-1引言376
§11-2布氏硬度377
§11-3迈氏硬度378
§11-4压头压痕的分析379
§11-5硬度与流动曲线的关系380
§11-6维氏硬度382
§11-7洛氏硬度试验383
§11-8显微硬度试验385
§11-9硬度换算关系386
§11-10高温硬度387
第十二章金属的疲劳390
§12-1引言390
§12-2应力循环391
§12-3 S-N曲线393
§12-4疲劳的统计学特性394
§12-5低周疲劳398
§12-6疲劳的组织特征400
§12-7疲劳裂纹的扩展406
§12-8疲劳设计407
§12-9应力集中对疲劳的影响409
§12-10尺寸效应413
§12-11表面效应与疲劳415
§12-12腐蚀疲劳420
§12-13平均应力对疲劳的影响422
§12-14疲劳强度的工程分析426
§12-15积累疲劳损伤428
§12-16冶金变量对疲劳的影响430
§12-17温度对疲劳的影响435
第十三章 蠕变与应力断裂439
§13-1高温材料问题439
§13-2蠕变曲线440
§13-3应力-断裂试验444
§13-4蠕变期间的结构变化445
§13-5较低温度下的蠕变450
§13-6稳态蠕变的激活能451
§13-7高温蠕变455
§13-8热加工459
§13-9高温断裂460
§13-10高温合金465
§13-11若干冶金学变量的影响467
§13-12 工程蠕变数据的表示法469
§13-13长期性质的预测472
§13-14复合应力作用下的蠕变476
§13-15应力弛豫477
第十四章 脆性断裂与冲击试验479
§14-1脆性断裂问题479
§14-2缺口试样冲击试验480
§14-3转变温度曲线的意义483
§14-4影响转变温度的冶金学因素485
§14-5落锤冲击试验及其它大型试验490
§14-6断裂分析图494
§14-7 KIc平面应变韧性试验497
§14-8运用断裂力学进行设计501
§14-9低强度材料的断裂韧性505
§14-10回火脆化506
§1 4-11氢脆507
§14-12应力腐蚀断裂509
§14-13快速加载下的流动与断裂511
第四篇金属塑性成形516
第十五章金属加工基础516
§15-1成形过程的分类516
§15-2金属加工力学518
§15-3流动应力的确定528
§15-4金属加工中的温度533
§15-5应变速率效应537
§15-6冶金组织539
§15-7摩擦和润滑544
§15-8变形区的几何形状555
§15-9静液压力557
§15-10可加工性560
§15-11残余应力563
§15-12金属加工过程的实验技术565
第十六章锻造568
§16-1锻造方法的分类568
§16-2锻造设备571
§16-3平面应变条件下的锻造575
§16-4 自由锻造578
§16-5模锻580
§16-6模锻时锻造力的计算584
§16-7锻件缺陷586
§16-8粉末冶金锻造588
§16-9锻件中的残余应力589
§17-1轧制方法分类591
第十七章 金属轧制591
§17-2轧机592
§17-3热轧595
§17-4冷轧596
§17-5棒材和型材的轧制597
§17-6轧制中的力及几何关系599
§17-7轧制力的简化分析:轧制变量602
§17-8轧制产品的问题和缺陷606
§17-9轧机控制611
§17-10冷轧理论612
§17-11热轧理论616
§17-12转矩和功率618
第十八章挤压620
§18-1挤压方法分类620
§18-2挤压设备622
§18-3热挤623
§18-4挤压时的变形、润滑和缺陷626
§18-5挤压过程分析629
§18-6冷挤和冷成形634
§18-7静液挤压634
§18-8管材挤压635
§18-9无缝管材的生产637
第十九章 棒材、线材和管材的拉拔639
§19-1 引言639
§19-2棒材和线材拉拔639
§19-3线材拉拔分析641
§19-4拔管过程646
§19-5拔管分析648
§19-6棒材、线材和管材中的残余应力649
§20-3剪切与落料651
第二十章金属板料成形652
§20-1引言652
§20-2成形方法653
§20-4弯曲659
§20-5张拉成形663
§20-6深拉延667
§20-7成形极限准则675
§20-8成形零件的缺陷677
第二十一章 金属的机械加工681
§21-1机械加工方法的类型681
§21-2机械加工力学683
§21-3三维切削加工690
§21-4金属切削时的温度692
§21-5切削液693
§21-6刀具材料与刀具寿命695
§21-7磨削加工699
§21-8非常规机械加工方法704
§21-9机械加工的经济学706
附录710
附录A 国际单位制(SI)710
附录B 习题713
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表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