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 1902-193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育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1187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 1902-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1.研究的目的和范围1
2.研究的背景4
3.论证的依据11
第二章 跷:奇异的京剧道具13
1.缠足与跷13
2.京剧行当的性别和个性分析15
3.跷的定义和分类17
4.硬跷19
5.软跷29
6.国外研究中对跷的误释30
小结34
1.京剧对跷功的引进36
第三章 跷在京剧中的应用36
2.京剧史上踩跷角色的变化39
3.跷功的训练40
小结46
第四章 跷的功能分析47
1.京剧的戏鞋及其社会内涵47
2.跷的技术功能51
3.跷的象征功能55
小结68
第五章 跷的废弃:王瑶卿对《儿女英雄传》的改革69
1.跷功大师余玉琴71
2.王瑶卿在《儿女英雄传》中的改革77
3.舆论对于王瑶卿改革的反应92
小结94
第六章 从跷看京剧中女性形象的变化96
1.20世纪初废弃踩跷的社会—文化环境97
2.跷的废弃和1909—1937年京剧旦角形象的变化101
3.女性人物特征的变化112
小结116
第七章 从跷看京剧中性别结构的变化119
1.女演员的异军突起与跷的功能120
2.观众审美观的变化与跷的价值124
3.20—30年代京剧剧作家的女性观与跷的使用129
小结133
第八章 结论和今后的课题135
1.结论135
2.今后的课题141
参考文献143
(1)访问程玉菁151
附录151
Ⅰ 访谈记录和信函(摘要)151
(2)访问李金鸿162
(3)访问周金莲172
(4)访问赵德勋174
(5)访问秦雪玲179
(6)访问马玉秋183
(7)张美娟和齐英才来信186
(8)王荣增致李金鸿的信190
Ⅱ 余玉琴和王瑶卿艺术生活年表191
Ⅲ 跷在京剧中的使用及相关历史事件对照表197
人名索引200
主题索引206
出版后记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