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学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佛学入门](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158615.jpg)
- (释)太虚著;慕宏真选辑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18121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学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佛学1
第一章 佛学大纲1
第二章 中国佛学特质在禅8
第一节 略叙因缘8
第二节 依教修心禅11
一、安般禅11
二、五门禅12
三、念佛禅13
四、实相禅15
第三节 悟心成佛禅18
一、超教之顿悟19
二、达摩与慧可21
三、僧灿至弘忍25
四、慧能之师资29
第四节 超佛祖师禅33
一、行思与怀让33
二、希迁与道一36
三、百丈与道药38
四、云龙与黄沩44
第五节 越祖分灯禅50
一、沩仰之邃密51
二、临济之陡彻53
三、洞曹之回互58
四、云门与法眼61
第六节 宋元明清禅68
一、公案之拈颂69
二、话头之疑参71
三、禅静之合修73
四、宗教之和会74
五、空默之观照76
六、语录之纂研78
七、坐跑之兼运80
八、僧俗之常套81
九、仙道之旁附83
十、儒理之推演85
一、贤首学与天台学名义之审定88
第三章 禅观行演为台贤教88
第一节 绪言88
二、台贤为中国特创之佛学89
三、台贤皆以禅为源90
第二节 实相禅布为天台教90
一、天台学之根据90
二、天台学之先河91
三、天台学之成立92
甲、慧文慧思之创发92
乙、智者之完成93
四、天台学之演变96
甲、荆溪与法相华严及禅之对抗96
乙、宋代山内山外与华严及禅之辨97
丙、蕅益援禅法相入天台97
五、天台学之述要98
六、天台学与禅律净密之关系99
一、贤首学之根据100
第三节 如来禅演出贤首教100
二、贤首学之先河101
三、贤首学之成立101
甲、杜顺之法界三观及十玄102
乙、智俨之六相五教102
丙、贤首之三时十宗103
甲、慧苑之刊定105
乙、清凉之恢宏105
四、贤首学之演变105
丙、圭峰之敛削106
丁、宋以来之衰落106
戊、明清来与天台之对抗106
五、贤首学之述要106
六、贤首学与禅律净密之关系108
第四节 贤首学与天台学之比较108
一、五教与化法四教108
二、十仪与化仪四教109
三、三时与五时109
第五节 结论111
四、同别圆与兼纯圆111
第四章 禅台贤流归净土行112
第一节 依教律修禅之净113
一、无量佛刹113
二、弥勒内院114
三、弥陀净土114
第二节 尊教律别禅之净116
第三节 透禅融教律之净122
一、禅宗之净123
二、台教之净127
三、贤教之净131
第四节 夺禅超教律之净133
一、泛源133
二、切因134
三、硕果135
四、转流136
第二节 教史概观137
第一节 略指所依137
第五章 中国佛学之重建137
第三节 博究融汇139
第四节 综摄重建140
佛学概论142
绪言142
学理145
第一章 因缘所生法(五乘共学)145
第一节 总论145
第二节 无始流转148
一、心之分析149
二、烦恼业生150
三、有情本死中生152
四、器界成住坏空152
第三节 业与界趣152
第四节 异生与圣155
一、烦恼伏与断155
第五节 成圣之道156
一、有情种姓156
二、断之差别156
二、佛教增上157
三、人天阶梯157
四、出世三乘158
第六节 再论业与界趣之流转158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学)160
第一节 诸行无常161
第二节 诸法无我161
第三节 涅槃寂静162
第三章 一实相印(大乘不共学)163
第一节 诸法毕竟空164
第二节 五法三自性164
第三节 八识二无我167
第四节 法界无障碍167
第四章 约略指广168
佛理要略170
一、因缘生法——五乘共法——向上增进心170
甲、破无因及邪因171
乙、正因缘法172
丙、近明六道业果——恶止善行174
丁、推进三乘行果——舍染趣净174
二、三法印——三乘共法——出离流转心174
甲、诸行无常176
乙、诸法无我176
丙、涅槃寂静177
三、大乘法——普度成佛心177
甲、一切法自性空义178
乙、一切法唯识现义178
丙、一切法大总持义179
佛陀学纲181
一、原理——现实主义(即法尔如是)182
二、动机——平等主义(即大慈悲性)187
三、办法——进化主义(由人生而佛)191
佛学讲要193
四、效果——自由主义(即无障碍义)196
一、佛学之特质198
二、佛学之全景204
三、佛学之较量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