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
  • 刘景泉,周薇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2062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照辩证法办事(绪论)1

第一节 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2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科学2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

三、唯物辩证法是正确的思想路线5

第二节 辩证法源远流长6

一、辩证法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原始的、朴素的辩证法7

二、辩证法的第二个基本形态:唯心辩证法8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11

第三节 邓小平运用和发展辩证法的特色13

一、以人民利益为根本14

二、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15

三、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16

四、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17

五、运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主客观条件19

第四节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

一、有助于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

二、有助于提高正确思维的能力,克服主观主义和片面性21

上编 军事统帅的智慧谋略25

第二章 正确战略的制定27

第一节 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28

一、创建红七军、红八军29

二、抗日战争的英武之师30

三、解放战争的刘邓大军31

第二节 制定正确战略的思维方法36

一、战略是研究全局规律的学问37

二、矛盾的不平衡性与正确战略的选择38

三、政治上的敏锐性与正确战略的选择42

四、相互联系的系统观与正确战略的选择45

五、从实际出发与正确战略的选择49

第三章 正确策略的制定52

第一节 必须认真研究策略53

一、战略与策略的关联53

二、政策与战略、策略的关系55

三、研究策略和政策的意义56

一、人民的利益是制定正确策略的出发点57

第二节 制定正确策略的主要之点57

二、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59

三、“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61

四、正确运用革命两面政策68

第四章 正确战术的制定与正确战役的选择74

第一节 战役与战术75

一、战役、战术与战略、策略的关系75

二、研究战役、战术的意义76

第二节 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条件79

一、兵民是胜利之本79

二、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83

三、指挥员的智慧和能力87

第三节 制定正确战术的重要原则90

一、知己知彼91

二、机动灵活93

三、集中力量96

四、充分准备99

中编 总书记的深谋远虑103

第五章 执政党的地位和使命105

第一节 党的地位的变化和面临的新考验106

一、执政党地位的两重性107

二、正确处理掌权与服务的关系110

第二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115

一、群众路线的涵义116

二、群众路线与唯物史观118

三、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21

第六章 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中的几方面关系126

第一节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127

一、民主与集中127

二、党组织与党员个人132

三、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134

四、领袖与党137

第二节 正确地处理党内斗争与党的团结的关系140

一、“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140

二、“在必要的斗争中去团结”143

三、实事求是地开展党内斗争146

第三节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151

一、“唱对台戏比单干好”152

二、党内监督是最直接的监督153

三、“扩大群众的监督很重要”156

四、共产党要长期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158

第四节 正确处理党和政府、群众团体组织的关系161

一、党与政府的关系161

二、党与群众团体组织的关系165

第五节 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167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67

二、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70

三、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辩证关系172

下编 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175

第七章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77

第一节 不能阉割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78

一、批判林彪对毛泽东思想的阉割178

二、毛泽东思想是个完整的科学体系181

三、唯物辩证法运用和发展的一个范例184

第二节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85

一、“两个凡是”违反了“一分为二”的辩证法185

二、“两个凡是”违反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187

三、“两个凡是”违反了实践第一的基本原理190

四、真高举还是假高举192

第三节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94

一、坚持毛泽东思想195

二、发展毛泽东思想198

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典范201

第八章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204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的简要历史回顾205

一、1975年的整顿——拨乱反正开始205

二、1978年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206

三、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8

四、党的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8

第二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客观必然性209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必然性209

二、改革开放的客观依据210

三、四项基本原则的客观基础214

第三节 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构和联系220

一、“两个基本点”的内在关系220

二、“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存在着辩证关系224

三、反对两种错误倾向227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与辩证法2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观233

一、问题的提出233

二、继承和创新234

三、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观与唯物辩证法2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任务观242

一、问题的意义242

二、最根本的拨乱反正243

三、社会主义社会任务观符合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2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249

一、动力的动力249

二、对社会辩证法的重大发展2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论与阶段论的统一观254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性254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性255

三、发展论与阶段论的辩证统一256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主体观258

一、人的二重性258

二、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261

三、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264

四、做好人的思想工作268

第十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271

第一节 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272

一、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272

二、市场经济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联系的纽带274

三、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的必然要求2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277

一、克服两种片面性27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27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个性280

一、两者的共通性280

二、两者的区别性284

第四节 市场经济的二重性288

一、利己性与效率性290

二、隔离性与互补性292

三、自发性与调控性293

第五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途径294

一、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结合295

二、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296

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结合298

四、国内经验与国外经验相结合299

五、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行政手段相结合300

第十一章 改革、稳定与发展301

一、改革是“一种革命”302

第一节 改革、稳定与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战略意义302

二、“稳定压倒一切”307

三、“发展是硬道理”311

第二节 改革、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314

一、改革与稳定的辩证关系314

二、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317

三、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319

四、改革、稳定与发展是有机的整体322

第三节 中央20字方针的辩证法323

一、“抓住时机,发展自己”324

二、苦干实干,大胆创新327

三、把握20字指导方针的整体性、系统性329

第十二章 “两手抓”与两个文明建设331

一、提出“两手抓”理论的进程332

第一节 坚持“两手抓”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332

二、“两手抓”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337

第二节 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功能340

一、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341

二、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功能344

第三节 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349

一、“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350

二、“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352

三、“两手抓”与广东两个文明建设358

第十三章 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贡献(总论)366

一、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368

第一节 思想路线的新成果368

二、善于运用正确思想路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76

第二节 历史辩证法的新突破380

一、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意义380

二、新的突破385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工作方法的新发展399

一、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重大意义400

二、正确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的关键403

三、集中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405

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408

五、两个结合的工作方法411

后记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