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151024.jpg)
- 谢树煜,刘凤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6895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引论1
§1-1 计算机与技术革命1
一、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1
二、过程控制2
三、数据处理2
四、智能模拟2
§1-2 计算机基本组成及功能3
一、基本概念3
二、基本组成及功能4
三、现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7
§1-3 计算机系统9
§1-4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11
第二章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14
§2-1 计算机中的数制14
§2-2 数的原码、补码、反码及移码表示15
一、机器数与真值15
二、原码表示法16
三、补码表示法17
四、反码表示法24
五、移码表示法25
§2-3 数的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27
一、定点表示法27
二、浮点表示法28
一、二—十进制(BCD)编码32
§2-4 数的几种编码32
二、字符编码39
三、数据校验码43
第三章 指令系统49
§3-1 指令功能及存贮程序原理49
一、指令功能49
二、存贮程序原理50
三、指令的字长50
§3-2 指令格式51
一、四地址指令51
三、二地址指令52
二、三地址指令52
四、一地址指令53
五、寄存器—寄存器型指令54
六、堆栈指令54
§3-3 寻址方式55
一、直接地址方式56
二、变址寻址方式56
三、相对寻址方式57
四、间接寻址方式58
五、自动变址寻址方式59
六、基址寄存器寻址方式60
§3-4 指令分类61
七、立即寻址方式61
一、按操作数据的类型分类62
二、按指令操作性质分类63
§3-5 PDP-11计算机指令系统与VAX-11计算机65
一、寻址方式66
二、PDP-11计算机基本指令系统69
三、VAX-11系列计算机75
§3-6 指令系统的仿真与模拟77
第四章 计算机数据处理部件79
§4-1 加法器及快速进位链80
一、全加器及串行进位加法器80
二、并行进位加法器82
三、快速进位链84
§4-2 定点数据处理部件86
一、定点加减运算86
二、定点乘法运算89
三、定点除法运算92
四、逻辑运算99
五、寄存器及数据通路101
六、定点数据处理部件举例112
§4-3 浮点数据处理部件115
一、浮点四则运算115
二、浮点数据处理部件的功能与结构124
§4-4 位片式结构的数据处理部件128
一、位片式器件AM2900系列129
二、位片结构数据处理部件举例139
第五章 主存贮器及存贮系统结构144
§5-1 存贮器的基本结构及分类146
一、存贮器的基本结构及术语146
二、存贮器的分类148
三、存贮器系统结构150
§5-2 磁芯存贮器简介152
§5-3 半导体存贮器154
一、MOS型随机存贮器155
二、双极型静态随机存贮器172
§5-4 多模块交叉存贮技术174
一、交叉存贮基本原理174
二、存贮器控制逻辑177
§5-5 高速缓冲存贮器179
一、高速缓冲存贮器的基本原理179
二、高速缓冲存贮器举例180
§5-6 虚拟存贮技术的基本原理185
§5-7 存贮空间的扩充188
一、页地址扩充189
二、页—块地址扩充190
第六章 随机逻辑控制组织191
§6-1 控制器的功能及其基本结构192
一、指令控制逻辑193
五、中断控制逻辑196
四、数据总线控制逻辑196
三、微操作控制逻辑196
二、时序控制逻辑196
六、控制台控制逻辑197
§6-2 时序控制197
一、时序控制方式197
二、指令周期与CPU周期198
三、节拍200
四、工作脉冲201
五、CPU与主存的同步202
§6-3 常规逻辑的控制组织举例203
一、机器结构206
二、CPU周期状态与指令流程图206
四、微操作命令综合209
三、指令操作时间表209
§6-4 可编程序逻辑阵列PLA的控制组织217
一、PLA的原理、结构及特点217
二、用PLA进行逻辑设计223
三、PLA控制组织举例227
§6-5 高性能计算机的LSI随机逻辑234
——门阵列及PAL234
一、门阵列234
二、可编程序阵列逻辑PAL238
第七章 微程序控制组织252
§7-1 微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252
一、微程序设计中有关术语253
二、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54
三、微程序方案的特点255
§7-2 微指令方案256
一、水平型微指令256
二、垂直型微指令258
三、毫微指令260
§7-3 微程序的顺序控制262
一、后继微地址的增量方式263
二、后继微地址的断定方式264
§7-4 微操作的时序266
一、微周期266
三、微指令的并行工作方式267
二、微指令的串行工作方式267
§7-5 微程序设计举例272
一、数据通路272
二、微指令格式273
三、微程序控制器274
四、微程序举例274
§7-6 控制存贮器的实现279
一、随机存贮器作控存279
二、固定存贮器作控存280
三、可改写PROM(EPROM)282
四、可编程序逻辑阵列(PLA)283
§7-7 位片式微程序控制器AM2910283
一、逻辑结构284
二、指令系统285
三、微子程序与微程序循环289
第八章 中断系统与输入输出设备290
§8-1 I/O设备的种类和特性290
§8-2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294
一、程序驱动方式295
二、程序中断方式296
三、直接存贮器访问方式297
四、输入输出处理机方式300
§8-3 输入输出接口与通信301
一、基本I/O接口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01
二、计算机通信与串行接口305
§8-4 中断响应与中断处理312
一、中断请求313
二、中断响应313
三、中断周期与中断向量314
四、中断排队与中断识别314
五、中断处理315
§8-5 外存贮器315
一、存贮原理和记录方式316
二、磁盘存贮器321
三、软磁盘328
§8-6 通道操作与DMA接口333
一、通道接口与操作原理334
二、通用可编程序DMA接口336
第九章 系统配置及性能评价343
§9-1 性能评价343
一、性能指标343
二、性能评价的类型344
三、评价技术344
§9-2 应用对系统的要求348
一、数据处理348
二、科学计算349
三、实时控制349
四、通信控制350
一、用户对系统的要求351
五、社会生活各领域351
§9-3 计算机系统配置确定的原则351
二、系统配置的选择原则352
§9-4 微型机性能比较及应用选择353
一、4位机354
二、8位机354
三、16位微型机354
四、32位微型机355
§9-5 系统配置举例357
一、微型机系统357
二、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系统359
参考文献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