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企业管理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企业管理手册
  • 刘中荣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15110·59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企业管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企业一般概念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点1

一、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1

二、社会主义企业特点及构成体系1

前言页1

三、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3

四、企业的规模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任务5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任务5

二、考核企业的指标6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权限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权限和责任12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责任13

第二章 企业管理由来和发展15

第一节 企业管理的内容、性质和研究对象15

一、什么是企业管理15

二、企业管理的性质16

三、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17

第二节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发展情况18

一、早期管理理论19

二、“科学管理”理论19

三、“现代化管理”理论20

四、最新管理理论——“系统理论”21

五、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和代表人物22

第三节 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25

一、解放区的工业及其企业管理26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期间的企业管理27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结构及发展方向30

第三章 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新动向39

第一节 组织的定义与组织原则39

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40

一、“直线”组织形式41

三、“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42

二、“职能制”的组织形式42

四、“矩阵”式组织形式43

第三节 国外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新动向44

一、广告部门被扩大和加强45

二、商品研制、推销、贯制45

三、部科的合并与废除46

四、事业部制47

第四章 我国企业管理机构、职责与规章制度49

第一节 我国企业管理的原则49

一、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性49

二、经济核算制49

四、精神鼓励为主与必要的物质奖励相结合50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50

五、充分发挥党、团、工、妇组织的作用,努力开创企业经营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新局面51

第二节 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52

一、厂部职能机构52

二、车间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责57

第三节 企业的党委领导58

第四节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58

一、厂长的职责、素质和条件59

二、实行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应注意的问题60

第五节 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61

第六节 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61

一、经济责任制62

二、技术责任制65

三、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66

四、设备管理的责任制66

五、管理业务标准化67

第五章 企业的经济法70

第一节 企业经济立法的作用70

第二节 企业的法规和企业经济法的内容71

一、国营企业的法人地位71

二、企业经济法的内容72

第三节 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法规、政策、条例和规定75

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职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83

第六章 企业的职工教育83

第一节 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性83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大力加强职工教育84

三、实现四化迫切要求大力开展职工教育84

第二节 企业职工教育的任务85

一、注重领导干部的培训85

二、搞好技术人员的在职教育85

三、组织专业管理干部学习85

第三节 职工教育的办学形式86

一、职工教育的特点86

五、办好职工高等学校,培养技术人才86

四、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86

二、职工教育的办学形式87

第四节 职工教育的组织管理89

一、建立和健全教育机构,培养教师队伍89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89

三、安排好职工的学习时间90

四、职工教育的几个实际问题90

第七章 企业的文明生产与安全生产92

第一节 企业的文明生产92

一、企业应当搞好文明生产92

二、企业文明生产的工作内容92

一、安全生产的意义与内容94

第二节 企业的安全生产94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95

三、对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分析95

四、安全及为动保护的法制与繁育99

第八章 企业的市场预测102

第一节 市场预测的重要性102

第二节 市场预测的内容和要求103

第三节 市场预测的方法106

一、社会调查法106

三、数理统计法110

二、经验分析法110

第四节 市场预测的要求和应用115

一、市场预测的基本要求115

二、市场预测后的论证120

第九章 企业的经营管理122

第一节 企业经营决策122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122

二、经营决策的依据和要求124

三、经营决策的步骤127

四、经营决策的方法127

第二节 企业经营计划136

二、经营计划的一般内容137

一、经营计划准备阶段137

三、产品销售计划的编制138

四、新产品开发计划的编制140

五、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计划的编制141

第十章 企业的计划管理144

第一节 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144

一、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144

二、计划管理的任务146

第二节 计划管理的基础工作和计划的指标体系146

一、计划管理的基础工作146

三、计划的指标体系148

二、计划的种类148

第三节 长期计划的编制149

一、长期计划的基本内容149

二、长期计划的调整修订150

三、长期计划编制的依据151

第四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151

一、年度计划的主要内容151

二、年度计划中各种计划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153

三、年度计划编制的三个阶段153

四、产品出厂进度的安排155

五、车间生产任务的安排157

六、计划的综合平衡158

一、计划的组织实施164

第五节 计划的组织实施与执行结果的分析164

二、计划执行结果的分析165

第十一章 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167

第一节 生产过程167

一、企业生产过程的构成167

二、生产类型与工作地的专业化168

三、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小169

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内容170

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171

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179

一、流水作业或流水生产185

第三节 企业生产过程先进的组织形式185

二、生产线189

三、自动生产线190

第四节 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联合化190

一、企业生产的专业化190

二、企业的联合化192

第十二章 企业的生产管理194

第一节 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194

一、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194

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202

第二节 生产作业的核算211

一、生产作业核算的主要内容212

二、生产工段作业核算的主要方式214

第四节 在制品的管理217

一、在制品和在制品的储备量217

第三节 日常的生产准备217

二、加强在制品的管理219

第五节 生产调度221

一、生产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221

二、怎样搞好生产调度工作221

第十三章 新产品试制与技术管理225

第一节 产品开发的前期准备225

一、提出开发某产品论证课题的初步方案225

四、从企业的现有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总原则,产生出最佳方案226

二、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226

三、从生产技术经济效果来研究新产品的开发226

第二节 新产品试制的内容与步骤227

一、新产品的特点与分类227

二、新产品试制的内容227

三、新产品试制工作的程序228

第三节 新产品的设计管理231

一、新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231

二、新产品设计程序与内容231

三、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232

一、产品设计图纸的工艺分析与审查234

四、产品设计的质量控制234

第四节 新产品的工艺管理234

二、拟订工艺方案,编制工艺文件237

第五节 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240

第六节 日常工艺管理241

一、工艺规程的内容、编制和修改241

二、技术档案的管理243

三、技术标准的制定与管理244

第七节 新产品的试制与鉴定246

一、试制的一般程序246

二、试制的组织工作247

第八节 新产品试制的计划248

一、新产品试制计划的种类248

二、新产品试制计划的编制与实施250

第十四章 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255

第一节 产品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255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255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258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内容260

一、设计、试制过程的质量管理260

二、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261

四、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263

三、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263

第三节 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264

一、标准化工作264

二、计量理化工作264

三、做好质量情报档案工作265

第四节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266

一、数理统计方法266

二、PDCA管理循环法266

三、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266

二、设备管理的任务272

一、机器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272

第一节 机器设备管理的内容和任务272

第十五章 企业化设备和工具管理272

第二节 设备的选择和评价273

一、设备的选择273

二、设备的技术经济评价275

第三节 设备的合理使用277

第四节 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278

一、计划预防修理制度的主要内容278

二、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280

三、设备修理计划的实施282

第五节 设备的更新285

二、工具管理应该做的工作286

一、工具管理的基本任务286

第六节 工具管理286

第十六章 企业的物资管理290

第一节 物资的分类和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290

一、物资的分类290

二、物资修理的生离任曲291

第二节 物资消耗定额292

一、物资消耗定额的含义292

二、物资消耗定额的作用292

四、制订物资消耗定额所需要的原始资料293

五、机械制造企业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293

三、物资消耗定额的种类293

第三节 物资供应计划297

一、物资供应计划的作用和内容297

二、物资需要量的确定298

三、物资储备量的计算299

四、物资时申请计划301

五、资的订货与采购301

第四节 企业的仓库管理303

一、企业内部仓库设置的原则303

二、仓库面积和布置303

三、仓库作业内容304

一、物料搬运的意义307

第五节 企业的物料搬运307

四、仓库的发展方向307

二、搬运的对象与要素308

三、搬运的目的和要求308

四、物料搬运的一般原则308

五、物料搬运机械化、单元化309

第六节 企业的物资存储控制310

一、基本概念310

二、合理的库存311

三、库存的控制方法312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315

第一节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劳动管理的主要任务315

第十七章 企业的劳动管理315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316

三、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319

四、劳动生产率计划的编制321

第二节 企业的劳动定额工作322

一、劳动定额的种类和内容322

二、工时消耗的构成323

三、工作日写实与测时325

四、制定劳动定额的原则和方法330

五、定额计算的方法331

六、劳动定额的贯彻实施333

七、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343

第三节 定员工作344

一、编制定员的基本原则和范围344

二、定员数量的计算方法345

三、编制职工需要量计划346

第四节 企业劳动组织的形式348

一、作业组的组织348

二、轮班的组织350

三、工作地的组织352

四、多机床管理的组织352

一、工人等级工资制355

第五节 企业的工资制度与工资形式355

二、职工的升级制度357

三、工资形式357

第六节 工资计划和工资基金管理360

一、工资计划的编制361

二、工资基金的管理363

第十八章 企业的财务管理364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和任务364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364

二、财务管理的任务366

第二节 固定资金管理368

一、固定资金的分类368

二、正确地核定固定资金的需要量369

四、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修理370

三、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370

五、固定资产折旧371

六、固定资产的建帐、登记和清查371

第三节 流动资金的管理372

一、流动资金的构成372

二、流动资金定额的核定373

三、企业流动资金计划376

四、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果378

第四节 专用基金管理378

一、更新改造资金379

四、职工福利基金380

二、大修理基金380

三、科学技术三项费用拨款380

五、企业基金381

六、职工奖励基金381

第五节 财务收支计划381

一、年度财务收支平衡计划382

二、季度和月度财务收支平衡计划382

第六节 企业的盈利384

一、盈利的含义与利润的异同点384

二、企业盈利的计算385

四、企业利润的分配和增加利润的途径386

三、企业利润指标的评价386

第一节 产品成本和成本管理388

一、产品成本的内容388

第十九章 企业产品的成本管理388

二、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389

三、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392

第二节 成本计划的编制393

一、成本计划的构成393

二、编制成本计划的要求396

三、编制成本计划的方法和基本步骤396

一、成本核算398

第三节 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98

二、成本分析400

三、成本控制404

第二十章 企业的经济核算407

第一节 经济核算和全面经济核算的含义407

第二节 实行经济核算的条件和原则408

一、实行经济核算的主要条件408

二、实行经济核算的原则409

第三节 经济核算的内容和方法410

一、经济核算的内容410

三、经济活动分析411

第四节 企业经济核算的组织414

一、企业经济核算的组织领导414

二、经济核算的方法414

二、科室经济核算415

第五节 车间经济核算和班组经济核算417

一、车间经济核算417

二、班组经济核算418

第二十一章 社队企业管理421

第一节 社队企业的性质、作用和发展方针421

一、社队企业的特点421

二、社队企业的作用422

一、改革社队企业管理体制423

三、社队企业的发展方针423

第二节 社队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423

二、建立精干的管理机构424

三、整顿企业和加强领导424

第三节 社队企业管理的特点425

一、坚持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让产、供、销有较多的灵活性426

二、合理地组织劳动力,实行灵活的劳动报酬形式427

三、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429

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430

附录:432

附录一 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法规、政策、条例和规定选编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