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
  • 许经勇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4173·82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与实践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合作制理论1

二、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及其在苏联的实践9

三、我国的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

第二章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联产承包责任制30

一、在农业合作经济中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30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科学含义及其表现形式35

三、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37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种主要形式40

五、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模式44

第三章 新型的合作经济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8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存在的客观依据48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特点56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与完善63

一、农民与农民个体经济79

第四章 农业合作经济的补充形式——农民个体经济79

二、农民个体经济长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83

三、正确认识农民个体经济的性质85

第五章 农业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90

一、什么是农业90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实质95

第六章 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特点104

一、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是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104

二、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特别显著110

三、土地是农业生产与再生产最基本的、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116

四、农业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农业各部门的综合再生产128

五、在农业生产与再生产中,农业生产物的一部分是直接作为再生产的基本条件重新进入再生产过程138

第七章 我国农业集体经济中的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144

一、既要坚持实行计划经济,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144

二、正确认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的相互关系150

三、改革我国农业计划体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57

一、商品流通渠道的科学含义及其划分169

第八章 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的划分与疏理169

二、疏理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的重要意义173

三、疏理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发展农村商品生产176

第九章 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的科学制定与合理调整186

一、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187

二、当前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196

三、逐步而又慎重地调整我国农产品的收购价格201

一、级差地租与级差土地收入206

第十章 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级差土地收入206

二、级差土地收入与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209

三、级差土地收入的创造与分配214

第十一章 农业追加投资与土地收益递减218

一、土地收益递减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218

二、产生土地收益递减现象的客观原因221

三、土地收益递减并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226

四、正确认识土地收益递减现象的重大现实意义231

一、农业扩大再生产形式及其与积累的关系237

第十二章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与特征237

二、资金积累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239

三、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资金积累也有可能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240

四、劳动积累也是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244

第十三章 农业集体经济中的按劳分配253

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创立253

二、我国农业集体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257

三、我国农业集体经济中的劳动计酬形式262

第十四章 农业现代化与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275

一、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275

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280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287

第十五章 我国的经济特区与特区农业324

一、必须摆正特区农业在特区经济中的地位324

二、科学划分特区农业的区域界限329

三、发展特区农业的战略方针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