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产主义道德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共产主义道德通论
  • 周原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2074·465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65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产主义道德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道德1

第一节 道德是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1

一、道德学说、道德范畴、道德训条,都不等于道德自身2

二、道德现象只能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所特有的现象8

三、并非谁只要说过“社会的人”之类字句,谁的观点就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指出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3

四、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所具有的特定性能在哪里18

第二节 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22

一、道德不是来自神的世界或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精神世界,也不是来自人的自然本性23

二、费尔巴哈在道德观方面是怎样同唯物主义背离的29

三、对于道德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目前还存在着几种似是而非的理解37

四、道德的客观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们的社会存在42

第三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48

一、道德的相对独立性是道德的社会价值能够发挥出来的客观前提49

二、道德是指导和约制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57

三、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都是对道德的社会作用作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片面了解64

第二章 道德同社会其他各种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71

第一节 真、善、美的相互关系72

一、真、善、美是事物三类互相渗透的属性;又是人类社会对于事物在这三方面的要求和所作的评价73

二、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同时具有真、善、美的三类属性,也不是一切事物都同时可以成为这三类社会评价的对象79

三、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问题。有三者的不统一,才有三者相统一的要求。真是三者统一的基础,善是其中的核心要求,美在其中处于强化剂和净化剂的地位86

第二节 道德同政治、法律的关系94

一、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职能和作用渗透到政治、法律之中,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实质上都是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95

二、一定的道德反映一定的政治,政治理想是道德理想的根据,政治的基本原则同时是道德的一种基本原则102

三、法律和道德同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它们在阶级性、社会功能和作用范围三方面有区别又有联系111

第三节 道德和科学文化的相互关系123

一、科学文化是人类道德进步的促进力量;愚昧落后是腐朽道德和宗教的道德说教愚弄和束缚人们灵魂的重要条件125

二、道德对科学文化的发展并非漠不关心。进步的道德促进科学文化发展,腐朽的道德阻碍科学文化发展131

三、道德和科学文化不同步发展和在发展中出现背离现象的原因,要到社会各因素的合力运动中去找137

四、必须十分重视科学文化和道德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但不能任意夸大145

第三章 道德领域的内部关系150

一、关于道德结构问题的两种似是而非的说法151

第一节 道德的内部结构151

二、道德意识、道德选择、道德实践的相互关系,是一切道德体系或道德形态的基本骨架161

三、道德意识结构的基本构件,就是道德理想、道德准则、道德义务和道德良心164

四、行为的道德选择、道德实践和道德评价结构、道德的社会舆论和自我评价及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相互关系167

五、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形式和特殊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71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联系和各种不同道德间的相互关系177

一、道德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在阶级社会中的两条发展线索178

二、阶级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是社会的道德,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184

三、同一社会中,并不只有一种道德体系,它们之间可以是敌对关系,也可以是层次关系190

第四章 道德的历史发展196

第一节 原始公社制度下道德的发生和演变197

一、人类的道德,最早萌发于婚姻家庭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98

二、道德从同风俗习惯溶为一体而分离为独立领域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03

三、原始公社制度下道德的纯朴性和野蛮性209

第二节 人类道德的分裂和奴隶社会中两种道德的对立218

一、原始公社制度下统一的氏族道德是怎样被对立的阶级道德所代替的220

二、奴隶主道德是阶级社会第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道德,是它破坏了纯朴的原始道德227

三、在奴隶社会中,与奴隶主道德相对立的还有奴隶阶级的道德234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中两种道德的对立斗争242

一、封建社会的道德早在奴隶社会的末期,已经萌芽和生成243

二、在封建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道德,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基本特征250

三、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道德同封建统治阶级道德间的矛盾斗争258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道德发展的顶峰265

一、资产阶级道德体系的形成及基本特点266

二、作为资产阶级道德对立面的无产阶级道德的萌发275

三、资产阶级道德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及其同无产阶级道德的矛盾冲突282

第五章 共产主义道德是迄今为止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293

第一节 关于共产主义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94

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道德,最终将取代一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道德295

二、无产阶级的社会存在是共产主义道德产生和存在的社会物质基础302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朴素的无产阶级道德升华为自觉的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斗争使它不断发展309

第二节 共产主义道德同历史上各类道德和道德学说的关系316

一、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道德遗产317

二、共产主义道德继承历史上一切优良的道德传统,但都经过其基本原则的检验和改造323

三、共产主义道德是在同一切腐朽的、反动的道德作斗争中发展328

第三节 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332

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共产主义道德只是少数共产主义者和觉醒了的工人阶级的道德333

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共产主义道德已具有统治阶级道德的性质339

三、未来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将逐步成为最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344

第六章 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350

第一节 共产主义道德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道德体系351

一、共产主义道德独具的基本特性和基本任务352

二、共产主义道德同封建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小生产者道德的根本界限3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及其在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的地位374

一、抽象的人道主义决不是贯通古今整个人类普遍的社会思潮。作为一定历史范畴,它只能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我们从未否认它应有的历史地位377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源头在哪里?384

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生活中较低层次的伦理原则,又是共产主义道德起码的道德规范392

第三节 共产主义道德同社会主义政策的区别和联系398

一、关键在于明确:共产主义道德是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400

二、不能把共产主义道德同社会主义政策混淆起来404

三、共产主义道德保证社会主义政策正确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政策促进共产主义道德健康发展415

第七章 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425

第一节 规定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根据426

一、规定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基本根据是:必须能够概括出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道德的本质特征426

二、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同其各项具体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432

第二节 始终一贯地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事业438

一、尽力使自己的一切行为,都适应于共产主义事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440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最基本的内容和行为准则448

三、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表现在对祖国和对世界进步人类的关系上,就是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高度结合起来456

第三节 以集体主义原则作为贯穿各项道德规范的核心466

一、集体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一切从集体利益和人利益统一的观点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头等地位469

二、关心、爱护和帮助发展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集体主义的起码要求477

三、实行集体主义同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讲究革命人道主义的关系484

第四节 以主人翁态度自觉地进行创造性劳动489

一、以社会主人的姿态,遵循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主动负责地从事劳动492

二、革命的事业心和劳动的创造性499

三、高度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和社会秩序,爱护公共财产,正确地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坚持勤俭节约506

第五节 实事求是和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忠诚老实514

一、实事求是首要的道德要求,是对真理、人民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老实516

二、求实、求是和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是实事求是原则的三个基本内容523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及改革和开拓精神同实事求是的关系530

第八章 共产主义道德实践的若干特殊领域538

第一节 关于个人的道德品质540

一、个人道德品质是社会一定道德意识在长期形成的个人禀赋上的反映541

二、个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于其对共产主义世界观觉悟的高低546

三、个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在革命实践中通过立与破的辩证统一发展的551

第二节 关于“社会公德”558

一、公德和私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59

二、全体国民或公民的“社会公德 和作为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的“社会公德”565

三、两种“社会公德”同共产主义道德之间是怎样的关系571

第三节 关于职业道德577

一、职业道德是一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领域578

二、职业道德在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586

第四节 关于恋爱、婚姻、家庭方面的道德594

一、人类的恋爱婚姻不同于禽兽的肉欲和繁殖后代的本能,两性相互之间及两性对于社会之间均负有道德责任596

二、共产主义道德对于恋爱和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要求及婚姻家庭道德的发展趋势604

第九章 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修养612

第一节 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614

一、道德教育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不相等又不可分615

二、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一点也不能放松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活动622

三、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628

第二节 关于共产主义道德修养635

一、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实质、特点及其社会意义637

二、进行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和考察道德修养水平的主要根据6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