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胶体与表面化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胶体与表面化学 第2版
  • 沈钟,王果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18673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胶体与表面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胶体1

第二节 胶体化学发展简史3

第三节 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4

第四节 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发展5

第二章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7

第一节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7

一、胶体制备的一般条件7

二、胶体制备的方法8

三、凝聚法原理10

四、溶胶的净化12

五、单分散溶胶15

六、超细颗粒19

第二节 溶胶的运动性质28

一、扩散28

二、布朗运动30

三、沉降32

第三节 溶胶的光学性质40

一、光散射40

二、显微镜及其对粒子大小和形状的测定45

第四节 溶胶的电学性质和胶团结构54

一、电动现象及其应用54

二、质点表面电荷的来源60

三、胶团结构61

四、双电层结构模型和电动电位(ζ电位)62

五、扩散双电层的数学计算67

六、ζ电位的计算73

一、溶胶的稳定性76

第五节 胶体稳定性76

二、溶胶的聚沉80

三、高聚物稳定胶体体系的理论84

第六节 流变性质87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88

二、稀胶体溶液的粘度91

三、浓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质94

第七节 胶体的形貌99

一、胶粒的形状99

二、胶粒的平均大小与多分散度99

三、分形(Fractal)理论100

一、凝胶及其通性105

第三章 凝胶105

第一节 概述105

二、凝胶的分类106

第二节 凝胶的形成106

一、凝胶形成的条件106

二、凝胶形成的方法107

第三节 凝胶的结构109

第四节 胶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115

一、溶胶?凝胶转变时的现象115

二、影响胶凝作用的因素116

第五节 凝胶的性质119

一、触变作用119

二、离浆作用121

三、膨胀作用123

四、吸附128

第六节 凝胶中的扩散和化学反应130

一、扩散作用130

二、化学反应131

第七节 几种重要的凝胶133

一、硅酸铝凝胶的制备和结构特性133

二、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137

三、凝胶色谱用凝胶140

四、凝胶薄膜144

第四章 界面现象和吸附147

第一节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147

一、净吸力和表面张力的概念147

二、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149

三、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152

四、测定固体表面张力的方法155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一些现象157

一、曲界面两侧压力差157

二、曲界面两侧压力差与曲率半径的关系158

三、毛细管上升和下降现象160

四、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161

第三节 润湿和铺展163

一、润湿现象和润湿角163

二、铺展167

三、润湿热168

第四节 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170

一、固体表面的特点170

二、吸附作用和吸附热171

三、吸附曲线178

四、吸附量测定的实验方法181

第五节 吸附等温方程式184

一、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185

二、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单分子层吸附理论186

三、BET吸附等温式--多分子层吸附理论190

第六节 固体-气体界面吸附的影响因素197

一、温度197

二、压力198

三、吸附剂和吸附质性质198

第七节 固体-溶液界面吸附199

一、吸附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及其他性质对吸附量的影响200

二、混合(物)吸附203

三、多分子层吸附205

四、对高分子的吸附206

五、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208

六、对电解质的吸附212

七、二元液体混合物中的吸附217

第五章 常用吸附剂的结构、性能和改性219

第一节 多孔性物质物理结构的测定方法219

一、密度219

二、比表面积221

三、孔体积226

四、平均孔半径228

五、孔径分布229

六、粒度238

一、硅胶242

第二节 常用吸附剂的结构和性能242

二、活性氧化铝255

三、活性炭260

四、吸附树脂266

五、粘土269

六、硅藻土275

七、分子筛278

第三节 固体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290

一、表面改性效果的评定291

二、表面改性方法和机理298

三、表面改性的应用307

一、表面活性剂定义313

第一节 表面活性剂概述313

第六章 表面活性剂313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315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结构特点317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317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应用318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329

一、Gibbs吸附公式329

二、Gibbs公式的物理意义和有关注意事项332

三、吸附层结构333

四、表面吸附层的状态方程式及单分子层表面膜的应用337

五、LB膜340

一、各种性质对浓度的转折点344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的体相性质344

二、表面活性剂的溶度345

第五节 胶束理论347

一、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347

二、胶束的结构350

三、临界胶束浓度及其影响因素351

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问题358

一、概述358

二、求算HLB值的方法361

三、关于HLB值的几个问题363

第七节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应用366

一、增溶作用366

二、润湿和渗透371

三、分散和絮凝374

四、起泡和消泡376

五、去污作用377

六、胶束催化379

第七章 乳状液383

第一节 概述383

第二节 乳状液的制备和物理性质384

一、混合方式384

二、乳化剂的加入方式385

三、影响分散度的因素386

四、乳状液的物理性质387

第四节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389

三、导电法389

一、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389

一、稀释法389

第三节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389

二、染色法389

二、油-水间界面的形成390

三、界面电荷391

四、乳状液的粘度392

五、液滴大小及其分布392

六、粉末乳化剂的稳定作用392

第五节 乳化剂的选择394

一、乳化剂的分类394

二、乳化剂的HLB值及其应用394

三、转相温度(PIT)396

一、乳状液的变型397

第六节 乳状液的变型和破乳397

二、影响乳状液变型的因素398

三、乳状液的破坏399

第七节 微乳状液402

一、微乳状液的微观结构402

二、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403

三、微乳状液的形成机理403

四、微乳状液的制备407

五、微乳状液相图408

六、微乳状液的性质409

七、微乳状液的应用前景412

三、沥青乳状液413

二、农药乳剂413

四、稠油的乳化降粘413

一、控制反应413

第八节 乳状液的应用413

五、纺织工业414

六、制革工业414

七、乳化食品和医药用乳剂414

第九节 液膜分离415

一、基本情况415

二、液膜分离机理415

三、液膜分离实例417

第八章 高分子溶液419

第一节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420

第二节 高聚物的溶解、溶胀及其在溶液中的形态422

第三节 溶液中高分子的大小424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的运动性质425

二、均方回转半径425

一、均方根末端距425

一、扩散与超离心力场下的高分子沉降速度426

二、高分子溶液的粘度426

第五节 高分子溶液的平衡性质429

一、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429

二、Donnan平衡431

三、聚电解质的渗透压433

第六节 高分子溶液的光散射434

一、静态光散射--弹性光散射435

二、动态光散射--准弹性光散射(QELS)439

第七节 聚电解质443

一、解离平衡445

二、粘度446

三、聚电解质应用举例--絮凝剂447

参考文献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