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文献和资料丛书 第1辑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全国政协等有关文献和中央领导同志论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研究所,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三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0027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文献和资料丛书 第1辑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全国政协等有关文献和中央领导同志论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联合公报(1972年2月28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78年12月16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言人就中美建交答记者问(1978年12月16日)8
附件:卡特总统发表电视讲话(1978年12月15日华盛顿时间)11
附件:美国政府发表声明(1978年12月15日华盛顿时间)13
历史性的大事(1978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社论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节录)(1978年12月22日)16
叶剑英委员长主持人大常委会议黄华外长报告中美建交谈判经过(1978年12月26日)17
在全国侨务会议、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录)(1978年12月)[廖承志]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20
台湾归回祖国已提到日程上来(179年1月1日)[邓小平]23
关于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炮击的声明(1979年1月1日)[徐向前]24
我们不允许有 两个中国 (1979年1月2日)[邓小平]25
台湾回归祖国,完全是中国的内政(1979年1月5日)[邓小平]26
要结束大陆和台湾的隔绝状态(1979年1月12日)[邓颖超]28
我们不赞成美国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1979年1月24日)[邓小平]29
统一祖国是全中国人民的夙愿(1979的1月30日)[邓小平]30
邓小平同美国广播电视界雷诺兹的谈话(节录)(1979年1月31日)31
在纪念台湾省人民 二·二八 起义三十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979年2月28日)[廖承志]32
台湾归回祖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1979年4月11日)[邓颖超]36
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6月4日)[廖承志]38
迅速恢复发展大陆与台湾间的海运业务(1979年8月18日)[曾生]39
希望台湾当局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向前迈进(1979年9月29日)[中剑英]41
港澳应成为台湾和大陆之间联系的一座桥梁(1979年10月1日)[叶剑英]42
完成统一大业是爱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一项光荣的神圣任务(1979年10月29日)[邓小平]43
国际奥委会以多数票通过关于中国代表权的决议(1979年11月26日)44
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在中外记者执行会上宣布我将派代表团参加明年奥运会比赛项目(1979年11月27日)46
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写信给台北奥委会主席沈家铭期待中华体育健儿并肩出现在奥运会上(1979年11月27日)48
欢迎台湾地区的运动员同祖国大陆的运动员一起参加奥运会(1979年11月28日)[邓颖超]50
新形势 新任务(1979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51
《告台湾同胞书》宣告的大政方针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的决策(1980年1月1日)[邓颖超]53
台湾回归祖国,是八十年代三件大事之一(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55
愿与台湾邮电同行进行通邮通电商谈(1980年1月24日)[王子纲]5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致台湾同胞春节慰问信(1980年2月15日)59
不要错打算盘(1980年8月19日)《人民日报》短评61
黄华外长会见乔治·布什的谈话(1980年8月21日)63
里根想把中美关系引向哪里(1980年8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员65
里根关于美台关系的言论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1980年8月28日)[李先念]68
美国公然违犯中美建交原则(1980年10月5日)69
不明智的行动(1980年10月9日)《人民日报》评论员71
通知美国洛杉矶市长广州与洛杉矶结为友好城市的初步协议无效(1980年10月14日)[杨尚昆]74
我国外交部就美国政府支持美国和台湾的两个非官方机构签订互给对方以外交特权一事向美国递交抗议照会(1980年10月15日)75
真正造成中美关系危机的是对台湾关系法(1980年11月15日)[邓小平]76
我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答新华社记者问对荷兰政府批准向台湾出售潜艇表示强烈不满(1980年12月3日)78
再评荷兰决定向台湾出售潜艇事件(1981年1月18日) 新华社评论员80
中国外交部就荷兰政府批准为台湾建造潜艇一事给荷兰驻华大使馆的照会(1981年1月19日)82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答新华社记者问驳斥荷兰首相为向台湾出售潜艇的遁辞(1981年1月19日)84
中国人民的尊严决不容侵犯(1981年1月2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85
我国外交部照会荷兰驻华大使馆鉴于荷兰政府坚持批准向台湾出售潜艇错误立场中国政府决定立即召回驻荷大使(1981年2月27日)88
维护我国主权的必要措施(1981年2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员90
评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1981年7月4日)[庄去病 张鸿增 潘同文]92
同心戮力 共建祖国(1981年8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98
赵紫阳在同廖承志会见黄植诚时的谈话(1981年8月26日)100
中共中央关于落实居住在祖国大陆台湾同胞政策的指示(1981年9月28日)101
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1981年9月30日)10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二周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词(节录)(1981年9月30日)[赵紫阳]106
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共同奋斗(1981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107
在首都各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10月9日)[胡耀邦]109
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人民日报》社论117
致台湾工人兄弟姐妹和工会组织的公开信(1981年10月12日)121
我国驻美大使柴泽民在华盛顿发表讲话(1981年12月16日)122
廖承志答日本记者问(1981年12月23日)124
乌兰夫在全国台湾同胞第一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981年12月27日)127
彭冲在会见全国台湾同胞第一次代表会议代表时的讲话(节录)(1981年12月28日)129
全国台湾同胞第一次代表会议给台湾父老兄弟姐妹的致敬信(1981年12月29日)130
为统一大业作贡献--祝贺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1981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132
中国坚决反对外国向台湾出售武器(1981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主论员134
统一战线包括去台人员在大陆的亲属(1982年1月15日)[胡耀邦]138
赵紫阳总理就上海公报发表十周年致里根总统信件(1982年2月28日)139
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1982年3月2日) 新华社评论员140
中国垒球协会负责人就世界女子垒球赛有关问题发表谈话(1982年3月9日)142
坚决反对利用体育反华的阴谋(1982年3月1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144
中国垒球协会电复国际垒球联合会秘书长波特,要求他信守诺言不要参与玩弄 两个中国 的政治勾当(1982年3月14日)146
中国垒球协会致电国际垒球联合会秘书长波特,强烈抗议利用 邀请电 制造 两个中国 (1982年3月16日)148
我国外交部照会各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同台湾进行官方性质的来往(1982年3月)150
我国外交部照会美国驻华大使馆抗议美国利用移民限额制造 两个中国 (1982年3月26日)152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要实现(1982年5月5日)[廖承志]154
邓颖超副委员长欢迎台湾的老朋友到祖国大陆来看一看(1982年6月1日)155
赵紫阳总理在六个日中友好团体的欢迎大会上的讲话(1982年6月2日)156
赵紫阳总理在东京记者执行会上的谈话(1982年6月2日)157
历史的倒车开不得(1982年7月12日)《人民日报》短评159
中国垒球协会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强烈抗议波特等人制造 两个中国 的行径(1982年7月13日)161
彭真殷切希望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深入讨论宪法修改草案,共商国是(1982年7月16日)163
必须严肃回答的问题(1982年7月18日)《人民日报》短评165
致蒋经国先生信(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982年8月17日)1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关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的声明(1982年8月17日)172
附件:美国总统里根就美中联合公报发表声明(1982年8月17日)174
严守协议 排除障碍(1982年8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176
在缅怀廖仲恺先生、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录)(1982年8月29日)[邓颖超]179
邓小平阐明八十年代三大任务(1982年9月1日)18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录)(1982年9月1日)[胡耀邦]182
我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就香港问题答记者问,中国政府不受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在条件成熟时收回整个香港地区(1982年9月27日)184
邓小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982年9月30日)185
赵紫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982年9月30日)186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1982年10月1日) 新华社评论员187
黄华外长在纽约一次晚宴上谈中美关系问题(1982年10月6日)189
履行中美联合公报不得有先决条件(1982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短评192
我驻美大使柴泽民就美国高级官员竟出席台湾驻美机构 双十国庆 招待会向美方提出抗议(1982年10月18日)194
胡耀邦在日本同中曾根会谈时的谈话(1982年11月24日)195
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1982年11月26日)[彭真]196
邓小平会见马璧、范寿康时说,台湾总是要回归,祖国总是要统一的(1982年12月14日)198
廖承志号召广大侨胞为民族的富强,祖国的统一作出贡献(1982年12月31日)199
发挥桥梁作用争当统一大业的促进派(1983年1月2日)[廖承志]200
祖国要统一这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历史潮流(1983年5月19日)[杨尚昆]201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仪式上的讲话(节录)(1983年5月29日)[廖承志]202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节录)(1983年6月4日)[邓颖超]204
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节录)(1983年6月6日)[赵紫阳]206
谈祖国统一(1983年6月18日)[邓小平]207
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983年6月21日)[李先念]208
邓小平谈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设想(1983年6月26日)209
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道路--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六十周年(1983年6月)《红旗》杂志社论211
我外交部就台湾当局在美国等国的机构直接颁发签证事照会各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1983年7月5日)217
我驻美大使章文晋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一事向美国国务院提出强烈抗议(1983年7月22日)218
我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李举卿在新闻发布会上驳斥美国取消所谓中国公民不用签证过境美国的优待(1983年7月19日)220
就国内和对外关系问题答日本《第日新闻》社社长山内大介问(节录)(1983年8月15日)[胡耀邦]221
希望在世界各地的台湾同胞经常回祖国大陆看看(1983年9月28日)[杨尚昆]22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四周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词(节录)(1983年9月30日)[赵紫阳]224
我外交部发言人就英国首相和外交国务大臣在香港问题上的言论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1983年10月3日)225
评英国首相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1983年10月5日) 新华社评论员226
卢斯先生可以休矣(1983年10月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228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第三次全盟代表大会的贺词(节录)(1983年11月24日)231
胡耀邦总书记在日本国会的演说(1983年11月25日)233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国会制造 两个中国 事件答记者问(1983年12月6日)23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交工作报告和谴责美国国会制造 两个中国 严重事件的决议(1983年12月8日)23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节录)(1983年12月21日)238
从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实现祖国统一(1983年12月25日)[陈云]240
邓颖超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月1日)242
姬鹏飞就香港问题答记者问(1984年1月8日)243
赵紫阳总理在美中友协和华人社团欢迎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月11日)246
赵紫阳总理在旧金山会见美国西部华侨和华人代表时的谈话(1984年1月12日)248
赵紫阳总理在旧金山答记者问(1984年1月13日)250
赵紫阳总理在纽约对美国四家电视台记者的谈话(1984年1月15日)252
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国外交政策协会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月16日)[赵紫阳]253
在纪念国民党 一大 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孙中山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邓颖超](1984年1月16日)255
赵紫阳总理在加拿大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月17日)260
实现祖国统一使神州大地重放光彩(1984年1月18日)[赵紫阳]261
赵紫阳在温哥华华人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月22日)262
胡耀邦会见法国记者时的谈话(1984年1月24日)263
邓小平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的谈话(1984年2月22日)264
邓颖超副委员长在东京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4月11日)266
邓颖超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5月12日)267
赵紫阳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节录)(1984年5月15日)268
邓小平会见港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强调我国恢复对香港主权后有权在港驻军(1984年5月25日)270
我们坚信祖国迟早要统一(1984年6月16日)[李先念]271
徐向前致出席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会全体校友同仁的贺信(1984年6月16日)272
在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1984年6月16日)[程子华]274
一个国家,两个制度(1984年6月22日、23日)[邓小平]278
一国两制 的构想是能够行得通的(1984年7月31日)[邓小平]281
邓颖超会见出席 我们的台湾 学术讨论会学者专家时的谈话(1984年8月14日)283
邓颖超希望这一代人解决祖国和平统一问题(1984年8月23日)284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1984年9月26日)2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文本)287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290
附件二:关于中英联合联络小组300
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302
双方准备交换的备忘录305
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1984年9月27日)《人民日报》社论307
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欢迎参加国庆活动的台湾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招待会上的祝酒词(节录)(1984年9月28日)310
赵紫阳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9月30日)312
邓小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0月1日)313
邓小平会见华人科学家时的谈话(1984年10月2日)314
赵紫阳会见香港政界知名人士访问团谈中英联合声明的意义(1984年10月2日)315
邓小平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的谈话(1984年10月3日)317
一个意义重大的构想--邓小平同志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10月)319
李先念主席会见瑞士联邦议会代表团的谈话(1984年10月8日)323
邓小平会见日本公明党访华团时的谈话(1984年10月11日)324
乌兰夫在陈嘉庚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0月20日)325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关于 一国两制 问题的讲话(节录)(1984年10月22日)326
邓小平会见竹入义胜的谈话(1984年11月10日)328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1984年12月19日)329
赵紫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的谈话(1984年12月19日)331
邓小平、李先念、胡耀邦、赵紫阳分别会见撒切尔夫人(1984年12月19日)333
当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祝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1984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社论336
赵紫阳总理宣布最迟一九九○年颁布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84年12月19日)339
赵紫阳总理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上的讲话(1984年12月19日)340
附件: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上的讲话(1984年12月19日)342
赵紫阳总理在欢迎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宴会上的讲话(1984年12月19日)345
附件: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在赵紫阳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1984年12月19日)348
邓小平会见包玉刚时的谈话(1984年12月20日)352
胡耀邦会见包玉刚时的谈话(1984年12月20日)353
邓颖超在第二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985年3月6日)354
李先念主席在泰国华人团体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5年3月12日)357
邓颖超会见来京采访全国人大和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港澳记者时的谈话(1985年3月29日)358
向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作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协议文件的说明(1985年4月3日)[吴学谦]359
在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上作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草案的说明(1985年4月5日)[彭冲]362
胡耀邦会见来京采访全国人大和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港澳记者时的谈话(1985年4月9日)36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五号(1985年4月10日)365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不大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决定(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366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367
在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会上的讲话(节录)(1985年6月16日)[程子华]368
李先念在美国洛杉矶华人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1985年7月28日)371
在首都各界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录)(1985年9月3日)[彭真]372
赵紫阳参加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活动时答记者问(1985年10月)374
在首都各界纪念台湾光复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10月25日)[乌兰夫]375
光复节的祝愿(1985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378
继续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1985年12月21日)[姬鹏飞]380
两岸合作 振兴中华(1986年2月6日) 新华社评论员382
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节录)(1986年3月25日)[赵紫阳]385
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会在香港这么做(1986年4月21日)[邓小平]386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结构(草案)全文(1986年4月22日)387
一国两制 构想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1986年5月16日)[姚依林]394
姚依林在温哥华华人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1986年5月28日)395
邓小平会见劳雷尔的讲话(1986年6月17日)396
邓小平谈中美关系和中国统一(节录)(1986年9月2日)397
以台湾当权者为主要和谈对象也重视其他爱国力量人民力量(1986年10月9日)[胡耀邦]400
在首都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6年11月12日)[彭真]401
全党要上下一致努力做好统战工作(1986年12月3日)[习仲勋]407
在西安事变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86年12月12日)[习仲勋]410
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1987年3月26日)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草莶文本)(1987年3月26日)417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的基本政策的具体说明420
附件二:关于过渡时期的安排428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又迈进一步(1987年3月27日)《人民日报》社论432
深入阐明 一国两制 方针(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435
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人民(1987年5月16日)[邓小平]4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一事发表谈话(1987年10月14日)4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1987年10月16日)442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负责人对台湾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一事发表谈话(1987年10月16日)444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一事发表谈话(1987年10月17日)446
中国民航局、交通部、铁道部已做好接待台湾同胞安排(1987年10月21日)448
我们要按照 一国两制 的原则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450
赵紫阳同志在中共中央邀请党外人士茶话会上的讲话(节录)(1987年11月14日)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