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五十年 1949-199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哲学五十年 1949-1999](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28600.jpg)
- 邢贲思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780649097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14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116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五十年 1949-199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与主流哲学形成(1949—1957)2
[历史背景]3
[历史事件]6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6
2.“一边倒”——中苏同盟和中美对抗11
3.恢复国民经济13
4.思想改造运动14
5.“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16
6.“双百”方针22
7.中共八大28
[哲学研究概况]32
1.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潮32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及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和介绍39
3.《实践论》和《矛盾论》的重新发表42
4.思想领域的批判50
5.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初步展开55
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恢复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初步运用58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79
[重要事件]79
2.对俞平伯红学思想的批判85
3.对胡适思想的批判89
4.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98
5.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106
[观点与争论]115
1.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问题115
2.关于中国过渡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117
3.关于中国过渡时期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125
4.关于中国过渡时期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问题127
[重要文献]131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31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37
3.冯定:《关于掌握中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并和中国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问题》144
4.徐琳、肖前:《关于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145
5.杨献珍:《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151
6.陶德麟:《对“矛盾的同一性”的一点意见》158
7.任之:《辩证唯物主义论客观真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159
8.常学思:《真理有没有阶级性》161
9.蔡仪:《评〈论食利者的美学〉》163
10.朱光潜:《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评蔡仪同志的美学观点》165
11.李泽厚:《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评朱光潜、蔡仪的美学观》169
[哲学活动]173
1.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成立173
2.中国哲学研究会成立173
4.中国哲学研究会组织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哲学系教师举行讨论会174
3.《学习》杂志创刊174
5.中国哲学研究会组织会员探讨改造旧大学的哲学教材问题175
6.艾思奇《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出版175
7.人民出版社成立176
8.《人民日报》重新发表毛泽东哲学著作《实践论》176
9.李达《〈实践论〉解说》发表和出版176
10.《学习》杂志编印《学习译丛》177
11.《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77
14.《毛泽东选集》(第1—4卷 )编辑出版178
13.李达《〈矛盾论〉解说》发表和出版178
12.《人民日报》重新发表毛泽东哲学著作《矛盾论》178
15.冯定《关于掌握中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并和中国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问题》发表和出版179
16.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全国各大学哲学系全部合并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79
1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成立180
18.《斯大林全集》(13卷)编译出版180
19.《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81
20.《光明日报·〈哲学研究〉》创刊181
22.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召开批判胡适思想讨论会182
21.俞平伯出版《〈红楼梦〉研究》、发表《〈红楼梦〉简论》,毛泽东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和其他有关同志发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182
23.哲学界研究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183
24.胡风上书中共中央——《关于解放以来的艺术实践情况的报告》受到批判183
25.《人民日报》发表《马克思列宁学院第二部哲学教学的经验》184
26.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通知》《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184
27.《哲学研究》创刊184
28.《人民日报》《新建设》《哲学研究》等发表批判梁漱溟的文章185
29.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186
32.《哲学科学研究工作12年(1956—1967)远景规划》制定187
31.哲学界研究“同一性”问题187
30.《列宁全集》(39卷)编译出版187
33.哲学界研究真理和真理阶级性等问题188
34.《哲学译丛》创刊188
35.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89
36.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89
37.理论界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189
39.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讨论关于中国过渡时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性质问题190
40.美学界研究美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美问题190
38.《大公报》就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问题展开笔谈190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9卷)编译出版191
42.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中国哲学史问题座谈会191
43.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192
44.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出版192
45.潘梓年、金岳霖和冯友兰参加国际哲学研究所在波兰华沙召集的国际哲学会议192
[评论与反思]194
第二部分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主流哲学成型(1957—1966)199
[历史背景]199
1.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201
[历史事件]201
2.“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05
3.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211
4.中苏论战和中苏决裂218
5.“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和“七千人大会”223
6.“阶级斗争为纲”——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28
7.“四个现代化”232
[哲学研究概况]234
1.读书、工农兵学哲学和思想领域的批判234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和中外哲学原著的翻译和介绍242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248
4.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重新发表、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册)出版249
5.中外哲学的研究253
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进一步运用257
[重要事件]276
1.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批判276
2.对巴人“人性论”的批判283
3.对周谷城“时代精神汇合论”的批判288
4.对杨献珍“合二而一论”的批判292
5.对冯定哲学观点的批判295
[观点与争论]299
1.关于哲学和哲学史若干基本问题299
2.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307
3.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若干问题322
4.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条件)性问题334
5.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336
6.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若干问题345
7.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若干问题358
8.关于自然辩证法问题375
9.关于中外哲学史问题377
10.关于逻辑学问题390
11.关于伦理学问题404
12.关于美学问题408
[重要文献]421
1.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421
2.德麟:《发挥上层建筑的力量,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422
3.曙光:《立足现实大胆想象——谈谈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26
4.郭月争:《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428
5.世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评郭月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一文》431
6.平心:《论生产力性质》(十篇)433
7.王若水:《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吗?——和世诚同志商榷》437
8.吴江:《论发展过程中的部分质变》440
9.吴晗:《说道德》(二篇)442
10.若水:《桌子的哲学——一次关于认识论的对话》444
11.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450
12.项晴:《“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453
13.王中、郭佩衡:《就“合二而一”问题和杨献珍同志商榷》455
[哲学活动]460
1.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受到批判460
2.上海求新造船厂组织上海第一个工人理论学习小组,《人民日报》报道460
3.《理论战线》《人民日报》等发表批判“条件论”的文章461
4.《理论战线》就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问题开辟专栏461
5.中国哲学会举行逻辑讨论会461
8.哲学界讨论“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性”问题462
7.中国哲学会举行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问题讨论会462
6.中国哲学会举行中国哲学史讨论会462
9.巴人《论人情》《文学论稿》受到批判463
10.中共中央提出编写哲学教科书任务,中央理论组召开哲学教科书讨论会463
11.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出版464
12.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自然辩证法座谈会464
13.哲学界讨论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465
14.哲学专业教材编写组成立,艾思奇任组长,洪禹、齐一任副组长,编写哲学教科书(6种)465
15.哲学界讨论关于事物发展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问题465
18.湖南、湖北两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举行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466
16.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出版466
17.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省历史研究所举行孔子学术讨论会466
19.《新建设》发表周谷城《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467
20.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发表467
21.《人民日报》发表王若水《桌子的哲学》467
22.伦理学界讨论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468
23.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举行第四次扩大会议468
2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出版《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6卷)468
25.《红旗》杂志发表《哲学战线上的新论战——关于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讨论报道》,《人民日报》刊登《杨献珍的“综合经济基础论”》469
27.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组编辑出版《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6部)470
28.《红旗》杂志等发表批判冯定《共产主义人生观》《平凡的真理》《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的文章470
26.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重新发表470
29.《红旗》杂志刊载坂田昌一《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471
30.《红旗》杂志编辑部哲学组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举行座谈会,讨论在物理学研究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问题471
[评论与反思]473
第三部分 “文化大革命”时期:哲学的扭曲与沉沦(1966—1976)476
[历史背景]477
1.“文化大革命”479
[历史事件]479
2.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486
3.天下大乱而未达天下大治489
4.斗争哲学491
5.斗私批修494
6.抓革命、促生产495
7.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498
8.两弹一星501
9.三个世界划分理论502
10.四个现代化504
[历史文献]506
1.五·七指示506
2.五·一六通知511
3.毛泽东给江青的信517
4.我的一张大字报521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521
6.毛主席语录529
7.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胜利前进531
8.我的一点意见544
9.无政府主义是假马克思主义骗子的反革命工具(1972年反极“左”、无政府主义文献)546
10.理论指示(1975年发表的毛泽东关于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问题的指示)552
[哲学学术活动]554
1.哲学研究的停顿与畸形554
2.工农兵学哲学活动的继续和曲折556
[哲学研究概况]558
1.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研究558
2.中国哲学史研究559
3.西方哲学史研究561
4.自然辩证法研究561
[重要事件]563
1.两报一刊563
2.大批判组563
3.梁效564
4.批林批孔565
5.影射史学577
6.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578
7.动乱年代人民群众对真理的追求580
[观点与争论]586
儒法斗争586
第四部分 改革开放与哲学繁荣(1978—1989)590
[历史背景]591
伟大的历史转折591
[历史事件]593
1.“两个凡是”593
2.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讨论594
3.十一届三中全会595
4.思想解放运动596
[历史文献]601
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601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602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611
[哲学讨论]623
1.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623
2.生产力标准的讨论629
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设想634
4.新时期对哲学研究对象的讨论640
5.关于哲学功能研究的新进展647
6.哲学基本问题的新探讨651
7.重新理解马克思660
8.重新认识毛泽东思想668
9.关于文化的大讨论684
10.自然辩证法的新探讨688
11.关于主体哲学的讨论703
12.关于价值哲学的讨论713
13.关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哲学意义721
14.西方哲学涌进中国732
[回顾与评论]737
第五部分 市场经济与新的理性(1990—1999)741
[社会背景]741
[历史事件]744
1.十四大对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结744
3.邓小平逝世746
2.邓小平1992年南巡视察第二次思想解放746
4.香港回归747
5.亚洲金融危机748
6.党的十五大召开 第三次思想解放749
[历史文献]750
1.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750
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761
3.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774
1.哲学进入90年代后的新特点783
[哲学理论研究概述]783
2.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概述785
3.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概述798
4.中国哲学史研究概述815
5.外国哲学史研究概述828
6.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概述830
7.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概述840
8.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概述847
9.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概述861
1.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论争880
[热点与争论]880
2.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大论战892
3.人文精神的大讨论922
4.“类哲学”热931
5.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964
6.文化讨论新进展978
7.实践唯物主义争论新议1007
8.跨越“卡夫丁峡谷”研究1011
9.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争论1016
10.人学热在90年代的延伸1022
11.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1031
12.人的现代化问题1038
13.对价值问题的新讨论1056
14.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1065
15.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073
16.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1080
17.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新论1087
18.社会研究的新领域——社会哲学研究1095
19.我国的自然哲学研究1100
20.儒释道交融与中国传统文化1108
21.信息高速公路与社会发展1114
22.教育哲学研究1119
23.“和哲学”1123
24.亚洲金融危机与亚洲发展模式的争论1126
25.我国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制度伦理学”1133
[结束语]中国哲学的反思与前瞻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