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VSE到OS/390升级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VSE到OS/390升级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126689.jpg)
- 单怀光主编;张颖等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577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VSE到OS/390升级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为什么需要升级3
1.1 本书纲要3
第一部分 升级计划——引言3
1.2 从传统意义看升级的原因4
1.2.1 商业考虑4
1.2.2 系统合并与功能升迁4
1.2.3 性能约束4
图索引5
图1 具有三个地址空间的VAE示意图5
图2 具有四个地址空间的VAE示意图6
图3 VSE/ESA操作系统内存分配示意图6
图4 OS/390操作系统内存分配示意图7
1.2.4 用户的印象7
1.3.1 应用的可用性(Applications Availability)8
1.3 从功能变化看升级的原因8
1.3.2 系统管理(Systems Management)8
1.3.3 系统的可连接性(Connectivity)8
1.3.4 系统的可用性(Availability)8
1.3.5 人员的可用性(Staff Availability)9
2.1 评估工作简介10
第2章 升级工作量评估10
2.1.2 VSE和OS/390的主要区别10
2.1.1 升级项目的目标10
2.1.3 VSE与OS/390基本功能和组成部分的对比12
表1 OS/390与VSE的功能和构成的比较13
表索引13
2.2 OS/390的组成部分、产品和子系统14
2.2.1 OS/390运行环境14
2.3 从VSE到OS/390的改变19
2.3.1 从哲学的角度看VSE到OS/390的改变19
2.2.2 子系统层次上的比较19
表2 与升级有关的工作角色及其任务21
2.4.1 角色和任务21
2.4 与升级有关的人员21
2.5.2 OS/390升级、切换和投产的实现策略22
2.5.1 申明22
2.5 升级的途径22
2.5.4 升级项目的用人策略23
2.5.3 VM/ESA Guest Support在升级项目中的作用23
2.5.5 转换工具24
2.6 人员培训25
2.6.1 概要25
2.7.1 应用情况调查25
2.7 任务和挑战25
2.7.2 程序转换26
2.7.3 JCL转换27
2.7.4 文件升级28
2.7.5 项目管理29
2.7.6 建立自动化运行的机制30
2.8 费用预算31
2.9 OS/390的文档资源31
2.9.1 入门参考资料32
2.9.2 关键文档和其他参考资料32
2.9.3 Internet网址32
3.1.2 若干建议33
第3章 制定升级计划33
3.1 概述33
3.1.1 参考资料33
3.2.2 升级队伍的建立36
3.2.1 对升级途径的说明36
3.2 升级计划的构成36
图5 参加升级工作的队伍37
3.2.3 工作任务38
3.2.5 人员培训39
3.2.4 里程碑39
图6 两种不同升级方法对比40
3.3.2 历史回顾40
3.3 两种不同的升级方法40
3.3.1 升级方法的差异40
3.3.3 共享应用文件和数据库41
3.3.4 共享应用程序代码41
3.3.5 运行操作人员的安排41
3.3.6 自动化运行工具41
3.3.7 标准化的转换过程描述及自动转换技术41
3.3.8 风险管理41
3.3.9 项目实施的复杂程度42
3.4.1 项目安排(Project Schedule)44
表4 CNV公司的职责44
表3 历时九个月的项目计划44
3.4 升级计划实例44
表5 ABC公司的职责45
表6 SER公司的职责45
3.4.2 项目计划实例45
4.1.1 VSE/ESA的作业控制语言(JCL)51
第二部分 操作系统的升级51
第4章 JCL的区别和转换51
4.1 介绍System/390系统的JCL51
4.1.2 OS/390的作业控制语言(JCL)52
4.2.1 JCL语句和作业的外观53
4.2 两种JCL的相似之处53
4.3 两种JCL的不同之处54
4.2.2 假脱机(Spooling)54
4.3.1 作业输入(Job Input)55
4.3.3 操作员的适应性和人为干预57
4.3.2 JCL的扩展57
4.3.4 资源分配58
4.3.5 隐藏JCL(Hidden JCL)59
4.3.6 设备地址的定义60
4.3.9 信息区(Communication Region)的DATE和UPSI61
4.3.8 JCL中的分区专用代码61
4.3.7 目录(Catalogs)61
4.3.10 VSE的作业控制语句62
4.3.12 VSE与MVS在JCL方面的比较64
4.3.11 MVS的作业控制语句64
表7 VSE的JCL与MVS的JCL比较65
4.3.13 MVS的JCL语句汇总66
表8 MVS的JCL语句66
4.4 JECL67
4.4.2 POWER与JES2的JECL对比67
4.4.1 关于JECL的说明67
4.4.3 JES2的JECL汇总68
表10 JES2的控制语句68
表9 POWER与JES2的JECL语句比较68
4.5 VSE与MVS的JCL对比举例69
4.5.1 VSE的JCL作业实例69
4.5.2 MVS的JCL作业实例70
4.5.3 使用Carry-Over的VSE作业71
5.1.1 存取方法概述73
5.1 存取方法的异同点73
第5章 磁盘和磁带存取73
5.1.2 操作系统的实现74
5.1.3 杂项功能74
5.2 数据集的命名规则75
5.2.1 VSE的观点75
5.2.2 OS/390的观点75
5.3 存储和空间管理75
5.3.1 VSE的观点75
5.3.2 OS/390的观点75
5.3.3 系统管理存储空间76
5.3.4 DFSMS的实施77
5.4 磁带存取的异同点78
5.4.1 磁带卷的互换性78
5.4.2 标准带标78
图7 VSE可以支持的非标准带标80
5.4.3 无带标80
5.4.4 非标准带标81
5.4.5 OS/390忽略带标处理的功能81
5.5.1 磁盘卷的互换性82
5.5.2 对DASD VTOC的处理82
5.5 磁盘存取的异同点82
5.6 VSAM的区别83
5.6.1 概述83
5.5.3 OS/390的索引VTOC83
5.6.2 OS/390的目录(Catalogs)84
5.6.3 OS/390的目录管理85
图8 IBM对OS/390 VSAM目录的特别申明86
图9 OS/390主目录和用户目录的结构88
5.6.4 OS/390与VSE/VSAM目录的兼容性88
5.6.5 VSAM功能的差异90
5.6.6 数据共享及完整性95
图10 OS/390 VSAM的数据完整性与共享参数的关系96
5.6.8 VSAM出错代码和原因代码的兼容性100
5.6.7 VSAM对各种程序语言的支持100
5.6.9 DFSORT与VSAM的考虑101
6.1.1 CICS Tansaction Server简介102
6.1 概述102
第6章 CICS102
6.1.2 补充阅读材料和升级参考资料103
6.1.3 CICS命令的兼容性104
6.1.4 关于MVS虚存方面的考虑104
图11 一个使用MRO的MVS CICS/OS系统实例105
6.1.5 CICS系统的整体考虑105
图12 CICS的域(Domains)示意图107
6.1.6 CICS宏资源定义表的改变108
6.1.7 CSD和RDO的考虑110
图13 依据使用的软硬件决定日志流的选择112
6.1.8 CICS需要的系统数据集112
图14 CICS使用的MVS数据集113
6.1.9 CICS系统程序接口和出口(Exits)113
6.1.11 CICS UPSI115
6.1.10 CICS的交易安全性(Security)115
6.1.12 应用编程116
6.1.15 非IBM软件产品的应用119
6.1.14 关于测试和问题诊断的考虑119
6.1.13 考虑CICS/VSE和TS的共存119
6.2 CICS使用的DL/I120
第7章 ICCF与TSO121
7.1.1 用户配置文件121
7.1 准备使用系统121
7.1.2 LOGON过程122
7.1.3 消息工具(Message Facilities)123
7.1.4 安全性(Security)123
7.2.2 输入和操纵数据124
7.1.5 总结124
7.2.1 访问系统124
7.2 系统的使用124
7.3 在终端上执行程序126
7.4 提交批作业127
7.4.1 使用命令过程127
7.5 从VSE/ICCF升级到MVS和TSO/E128
7.5.1 转换ICCF库128
7.5.2 ICCF过程和宏131
第8章 数据库132
8.1 DL/I与IMS/VS DB的区别132
8.1.1 简介132
8.1.2 MVS系统的需求132
图15 DL/I升级到IMS/VS需要注意的问题132
8.1.3 数据库描述(DBD)133
8.1.4 程序定义块(PSB)134
8.1.5 批量程序设计134
8.1.6 实用程序(Utilities)135
8.1.7 有关的执行参数136
8.1.8 数据库的可移植性137
图16 DL/I数据库升级到IMS/VS数据库的步骤139
8.1.9 DL/I多分区支持139
8.2 从SQL/DS升级到DB2 for OS/390140
8.2.1 使用数据库的用户140
8.1.10 附加信息140
8.2.2 其他方面的比较143
8.2.3 升级工作的总结143
9.1 ACF/VTAM145
第9章 VTAM和NCP145
9.1.1 产品安装145
图17 VTAM的启动过程范例147
9.1.2 资源定义和操作147
9.1.3 裁剪和编程149
9.1.4 网络参数的配置150
9.2.3 NCP对通讯控制器的兼容性151
9.2.1 产品安装151
9.2 ACF/NCP151
9.2.2 NCP的生成(Generation)151
第10章 POWER与JES2153
10.1 JES2概述153
10.1.1 主要的区别153
10.2 JES2的配置155
10.2.1 设置必要的资源155
10.2.3 JES2的裁剪156
10.2.2 JES2的启动156
10.3.2 输入服务(Input Service)157
10.3 JES2与POWER功能的比较157
表11 JES2的输入来源(与POWER比较)157
10.3.1 概述157
10.3.3 作业排程(Job Scheduling)158
表12 POWER与JES2的作业调度比较158
10.3.4 输出服务(Output Service)159
表13 POWER与JES2的输出服务比较160
表14 FCB前缀一览表162
表15 POWER/ICCF、VM/CMS和JES2/TSO的功能对比163
10.3.6 远程作业入口(Remote Job Entry)163
10.3.5 交互式用户接口(ICCF/CMS/TSO)163
10.3.7 网络作业入口164
10.3.8 应用程序接口165
10.3.9 记帐(Accounting)功能的比较166
表16 NJE帐户记录的内容167
10.3.10 RAS的性能167
10.4.1 POWER参数与JES2初始参数的对比168
10.3.11 JES2的测试技巧168
10.4 POWER与JES2的详细比较168
表17 POWER宏与JES2参数的对应关系169
表18 PLINE宏与JES2参数的对应关系170
表19 PRMT宏与JES2参数的对应关系(BSC Remote WS)171
表20 PRMT宏与JES2参数的对应关系(SNA Remote WS)172
表21 PNODE宏与JES2参数的对应关系172
表23 POWER Exit与JES2 Exit的对应关系173
表22 PCPTAB宏与JES2参数的对应关系173
10.4.2 出口的比较173
表24 队列(Queue)管理命令的比较174
10.4.3 POWER与JES2 的命令对照174
表25 任务( Task)管理命令的比较174
表26 控制命令的比较175
表27 网络管理命令的比较175
表28 文件管理命令的比较176
表29 命令和消息发送方法的比较176
11.1.2 升级安排177
第11章 AFP和PSF177
11.1 PSF/MVS概述177
11.1.1 PSF/VSE与PSF/MVS的功能比较177
11.2.2 定义网络打印机178
11.2 安装和配置PSF/MVS178
11.2.1 定义通道连接的打印机178
11.2.4 为PSF定义打印机179
11.2.5 FSS过程和PRINTDEV语句179
11.2.3 PSF的启动过程179
表30 PRINTDEV参数的比较181
11.3.1 从VSE到OS/390资源升级181
11.3 配置AFP资源181
11.3.4 打印应用程序的升级182
11.3.3 打印数据流的转换182
11.3.2 驻留在远程的资源182
11.4.1 启动和终止PSF183
11.4 理解运行操作的差异183
表31 VSE与OS/390打印命令的比较184
11.5 其他差异184
11.4.2 命令比较184
11.5.1 性能184
11.5.2 安装出口184
11.6.3 红书(Redbooks)185
11.6.5 软件工具185
11.6.4 其他资料185
11.6.1 PSF/VSE的出版物185
11.6.2 PSF/MVS的出版物185
11.6 参考资料185
11.5.3 PSF的使用记录(Accounting)185
第三部分 编程语言的升级189
第12章 COBOL189
12.1 概述189
12.1.1 COBOL for OS/390 and VM概述189
12.2 从VSE到OS/390需要考虑的问题190
12.2.1 目标代码(Object Code)的升级190
图18 IBM公司各种COBOL版本的对比190
表32 一些有用的COBOL出版物191
12.3 DOS/VS COBOL的升级191
12.2.2 升级参考书目191
12.4 DOS/VS COBOL与COBOL for OS/390 and VM语言的区别192
12.4.1 COBOL程序的常见性问题192
12.3.1 DOS/VS COBOL的CICS程序192
12.3.2 DOS/VS COBOL中的REPORT WRITER语句192
12.4.2 环境部(ENVIRONMENT DIVISION)194
12.4.3 数据部(DATA DIVISION)195
12.4.4 程序部(PROCEDURE DIVISION)195
12.4.5 文件的操作196
表33 COBOL程序结束语句的功能比较196
12.5 VS COBOL Ⅱ程序的升级196
12.7.1 VSAM文件197
12.7 所有VSE COBOL升级共有的问题197
12.6 COBOL for VSE/ESA程序的升级197
12.5.1 VS COBOL Ⅱ的CICS联机程序197
12.8.1 RES/NORES参数198
12.8 编译参数198
12.7.2 DISPLAY语句198
图20 转换DOS/VS COBOL程序时建议使用的COBOL for OS/390 and VM编译参数199
图19 DOS/VS COBOL与COBOL for OS/390编译参数的对比199
12.9 保留字(reserved words)200
12.9.1 在DOS/VS COBOL中需注意的保留字200
图21 VS COBOL Ⅱ与COBOL for OS/390 and VM编译参数的对比200
图25 VS COBOL Ⅱ中不具备的COBOL for OS/390 and VM保留字201
12.9.2 在VS COBOL Ⅱ和COBOL for VSE/ESA中需注意的保留字201
图24 COBOL for OS/390 and VM编译器的操作字201
图23 COBOL for OS/390 and VM不能识别的保留字201
图22 DOS/VS COBOL中不具备的COBOL for OS/390 and VM保留字201
12.10 编译并运行升级后的COBOL程序202
图26 COBOL for OS/390 and VM中用于扩展面向对象功能的保留字202
13.1 汇编语言产品203
13.2 一般的汇编语言转换203
第13章 Assembler203
13.2.1 系统接口和宏204
图27 VSE的子例程链接205
图28 MVS的子例程链接206
图29 一个MVS初始化和终止过程的代码实例208
图30 VSE与MVS时间计算的精确程度对比212
13.2.2 多任务宏(Multitasking Macros)215
13.2.3 中断处理例程(Interrupt Handling Routines)218
13.2.4 虚拟内存宏220
13.2.5 VSAM宏222
13.2.6 数据管理宏(Data Management Macros)224
图32 VSE与MVS的卡片文件宏对比226
图31 VSE的DTFCD宏与MVS的DCB宏对比226
图33 VSE与MVS的卡片文件程序对比227
图34 DTFPR与DCB宏的对比228
图35 DTFMT与DCB宏的对比232
图36 VSE与MVS使用磁带文件的程序对比233
图37 DTFDI与DCB宏的对比234
图38 DTFSD与DCB宏的对比240
图40 DTFDA与DCB宏的对比241
图39 VSE与MVS使用顺序磁盘文件的程序对比241
图41 VSE的Error Bytes与MVS的Exception Code Bits对比242
图42 在VSE和MVS中由ID引用记录245
图43 在VSE和MVS中由键值引用记录246
图44 在MVS中修改一个DAM文件246
图46 在VSE中加载顺序DAM文件247
图45 在MVS中向DAM文件添加数据247
图48 在MVS中加载一个随机DAM文件248
图47 在MVS中向顺序DAM文件添加数据248
图49 在MVS中加载一个U.或V.记录长度的DAM文件251
图50 在VSE中处理DAM文件252
图51 在VSE中加载一个随机DAM文件253
图52 MVS Feedback的格式说明254
图54 DTFPH操作数与MVS对应操作数的关系255
图53 CCB操作数与MVS对应操作数的关系255
图55 VSE与MVS的要对比256
第14章 RPGⅡ257
第16章 FORTRAN257
第15章 PL/I257
表34 COBOL与PL/I的关系259
第17章 语言环境(LE)259
17.1 概述259
17.1.1 LE概述259
17.1.2 LE/VSE与OS/390 LE概念上的区别260
17.2 从VSE升级到OS/390需考虑的问题260
17.2.1 LE/VSE-Conforming语言260
17.2.2 参考书目260
表35 一些有用的LE出版物261
17.3 LE/VSE-Conforming语言的升级261
17.3.1 C for VSE/ESA261
17.3.2 COBOL for VSE/ESA261
17.3.3 PL/I for VSE/ESA261
17.4.1 参数的含义262
17.4.2 C/370262
表36 C/370和DOS PL/I中REPORT与ISASIZE参数的比较262
17.4 对Non-LE/VSE运行环境的升级262
17.4.3 VS COBOL Ⅱ263
17.4.4 DOS/VS COBOL263
表37 C/370升级过程应考虑的问题263
表38 VS COBOL Ⅱ升级过程应考虑的问题263
表39 DOS/VS COBOL升级过程应考虑的问题264
表40 DOS PL/I升级过程应考虑的问题264
17.4.5 DOS PL/I264
17.4.6 VS FORTRAN265
17.4.7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s应用程序的升级265
17.4.8 Assembler应用程序的升级265
表41 ILC升级过程应考虑的问题266
17.5 LE/VSE的升级266
17.5.1 运行参数( Run-Time Options)266
表42 LE/VSE 1.1与OS/390 LE推荐参数的比较270
表43 LE/VSE 1.4与OS/390 LE推荐参数的比较270
17.5.2 用户出口和异常终止出口270
17.6 CICS272
17.6.2 运行参数272
17.6.1 COBOL与CICS272
图56 与OS-390 LE不同名称的LE-VSE可调用服务模块272
17.5.3 可调用服务和运算服务272
表44 LE/VSE与OS/390 LE推荐CICS参数的比较272
18.3 REXX与TSO/E273
18.2 REXX与VSE/ESA273
18.4 REXX的运行环境273
18.1 REXX与VM/ESA273
第18章 REXX273
18.4.2 VM/ESA环境274
18.4.3 TSO/E环境274
18.4.1 VSE/ESA环境274
18.5.1 REXX与SAA275
18.5 REXX的升级考虑275
18.4.4 REXX EXEC举例275
18.6 参考书目276
19.1 JCL语句279
第19章 SORT279
第四部分 工具软件的升级279
19.2 控制语句280
19.3.1 控制语句282
19.3 DFSORT/VSE升级问题的补充说明282
19.3.2 ICETOOL283
第20章 DITTO285
20.1 与早期DITTO版本的兼容性285
20.2 已不支持的DITTO功能286
20.3 不推荐使用的DITTO功能287
20.4 一些DITTO功能的替代词289
20.5 已不支持的BATCH关键字289
20.6 不推荐使用的BATCH关键字290
20.7 DITTO/ESA的安全性290
第21章 VSAM的备份和恢复292
21.1 VSAM的备份和恢复292
21.1.1 OS/390下VSAM文件的备份和恢复292
21.1.2 VSE/VSAM的备份和恢复292
第22章 库管理程序(Librarian)294
22.1 库支持软件概述294
22.1.1 OS/390的ISPF概述295
22.1.2 OS/390的库管理295
23.2 VSE的LISTLOG工具296
23.1 VSE的PRINTLOG工具296
23.3 OS/390的Hardcopy处理296
第23章 LISTLOG和PRINTLOG296
23.4.1 OPERLOG的打印297
23.4 OPERLOG297
23.5 JES2系统数据集——作业日志与系统信息297
23.3.2 SYSLOG的打印297
23.3.1 SYSLOG297
23.6 系统管理记录297
23.6.1 打印SMF记录298
第24章 VSE/Fast Copy与OS/390 DFSMSdss299
24.1 VSE/Fast Copy(Online和Stand-Alone)299
24.2 OS/390的DFSMSdss299
25.2 安装和配置硬件设备303
25.1 简介303
第25章 迁移环境的准备303
第五部分 建立迁移环境303
25.2.3 对DASD的要求304
25.2.2 OS/390支持的设备类型304
25.2.1 处理器的要求304
表45 OS/390硬盘卷使用情况示意图305
25.2.4 其他硬件要求305
25.2.6 系统互连305
25.3 订购和安装OS/390软件306
25.3.2 IBM授权的OS/390安装方式307
25.3.1 OS/390的付费安装方式307
25.4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文档308
25.4.1 安装标准308
25.4.2 系统管理过程310
25.4.3 文档312
25.5 裁剪新的OS/390系统313
25.5.1 概述313
25.5.3 其他OS/390要素315
25.5.2 MVS BCP裁剪315
第26章 测试环境317
26.1 概述317
26.1.1 测试模式(Testing Philosophy)的区别317
26.1.2 术语(Terminology)317
26.2 在迁移过程中的测试系统318
26.3 VM、LPAR或独立(Standalone)系统319
26.3.1 逻辑分区方式320
26.3.2 软件分区方式320
26.3.3 我们的建议321
26.5.1 OS/390维护环境322
26.4.2 保持VSE应用与OS/390应用的版本一致322
26.5 创建基本的OS/390测试系统322
26.4.1 可重叠的活动322
26.4 并行工作322
26.5.2 OS/390测试逻辑分区323
26.5.3 维护OS/390库和SMP/E区323
26.6 共享DASD或者克隆DASD323
26.6.1 OS/390测试系统共享DASD(与克隆DASD比较)323
26.6.2 在VSE和OS/390间共享DASD(与克隆DASD比较)324
第六部分 运行OS/390操作系统327
第27章 ICCF用户使用TSO/ISPF327
27.1 TSO/ISPF和SDSF327
27.1.1 编辑数据集328
27.1.2 提交作业328
27.1.4 创建并执行ISPF应用329
27.1.3 使用ISPF工具329
27.1.5 项目管理330
27.1.6 跟踪作业330
27.1.7 获取输出数据330
27.1.8 让操作员使用SDSF330
第28章 OS/390的控制台操作331
28.1 概述331
28.1.1 操作硬件控制台331
28.2 了解操作界面331
28.2.1 设置控制台332
28.2.2 管理控制台的显示332
28.2.3 扩展的MCS控制台333
28.3.2 显示系统状态334
28.3.1 启动系统334
28.3 控制OS/390系统334
28.2.4 理解信息和应答格式334
28.3.3 终止系统335
28.4 控制设备335
28.4.1 显示设备的状态335
28.4.2 了解设备分配情况335
28.4.3 JES2设备336
28.4.4 SDSF设备菜单336
28.5 控制TSO用户、作业和Started Tasks336
28.5.1 显示系统中正在执行的工作336
28.5.2 控制分时用户337
28.6 管理远程操作338
28.6.1 JES2 RJE操作338
28.5.4 控制Started Tasks338
28.5.3 控制批处理作业338
28.6.2 NJE操作340
第29章 工具的使用341
29.1 IEBxxx或IEHxxx341
29.2 IEBCOPY341
29.3 IDCAMS341
29.4 IEBGENER341
29.5 DFSMSdss342
第30章 系统管理哲学和方法论343
30.1 系统管理哲学343
30.1.1 系统管理概述343
30.1.2 系统管理的范畴344
30.1.3 自动化的地位345
30.2 变更管理345
30.2.1 概述345
30.2.2 任务345
30.2.3 方法论346
30.3 问题管理346
30.3.1 概述346
30.3.2 任务346
30.3.3 方法论347
30.4 性能管理347
30.4.1 概述347
30.4.3 方法论348
30.4.2 任务348
30.5 操作管理349
30.5.1 概述349
30.5.2 任务349
30.5.3 方法论350
30.6 安全管理351
30.6.1 概述351
30.6.2 任务352
30.6.3 方法论352
30.7 配置管理352
30.7.1 概述352
30.7.2 任务352
30.7.3 方法论353
30.8 资产管理353
30.8.1 概述353
30.8.2 任务353
30.8.3 方法论354
30.9 计帐管理354
30.9.1 概述354
30.9.2 任务354
30.9.3 方法论354
30.10 小结354
第31章 问题诊断355
31.1 问题诊断工具355
31.2 Dumps355
31.3 IPCS355
31.3.1 分析Dumps355
31.3.2 Traces355
31.3.4 使用IPCS356
31.4 JES2诊断356
31.3.3 分析Traces356
31.8 SYSLOG357
31.7 LOGREC357
31.9 DFSMS/MVS诊断工具357
31.9.1 DFSMSdfp357
31.6 性能工具357
31.5 SLIP357
31.9.4 DFSMSdss359
31.9.3 DFSMSrmm359
31.10 问题诊断参考物359
31.9.2 DFSMShsm359
第七部分 应用软件的转换363
第32章 转换过程363
32.1 转换过程介绍364
32.1.1 参考文献364
32.1.2 要求365
32.1.3 建议365
32.2.1 IBM MVS Migration System-背景367
32.2 集中式转换的背景、优点和方法367
32.2.2 集中式转换概述及其优点367
32.1.4 假设367
32.2.3 集中式转换工具369
32.2.4 自动化转换步骤369
32.2.5 CORTEX MS370
图57 自动转换过程示意图371
32.3 集中式转换阶段简介372
32.4 准备阶段372
图58 项目分段示意图372
32.4.1 阶段0:项目管理和技术主管373
32.4.2 阶段1:应用清单调查373
32.4.3 OS/390标准和命名规范375
32.4.4 阶段2:转换需求说明书376
32.4.5 阶段3:裁剪或编写转换工具378
32.5 转换阶段379
32.5.1 程序转换379
32.5.2 JCL转换380
32.5.3 阶段4:最初的试验性转换381
32.5.4 阶段5:OS/390衰退测试和重复测试转换381
32.5.5 初始化测试385
32.5.6 单元测试385
32.5.7 系统测试386
32.5.8 并行/生产模拟测试387
32.6.1 概述388
32.6.2 阶段6:正式转换和切换388
32.6 实施阶段388
32.6.3 切换389
32.6.4 阶段7:初始OS/390操作390
第33章 转换服务和工具391
33.1 转换服务391
33.1.1 IBM全球服务391
33.1.2 自动化升级服务(AMS)391
33.2 转换工具391
33.2.1 VSE/ESA工具391
33.2.2 IBM OPTI-AUDIT for VSE392
33.2.3 CCCA for VSE393
33.2.6 The Source Recovery Company395
33.2.5 Computer Associates395
33.2.4 SISRO CORTEX-Migration System395
第八部分 系统迁移的经验399
第34章 客户升级实例399
34.1 背景399
34.2 环境399
34.2.1 硬件399
34.2.2 软件399
34.3 工作清单399
34.4 资源400
34.5 持续时间400
34.5.1 第一阶段400
34.5.2 第二阶段401
34.6 性能401
34.7 收获401
A.1.1 坏消息405
A.1.2 好消息405
A.2 VSE/ESA Base Products405
A.1 什么是2000年问题?405
附录A 主机操作系统VSE/ESA与2000年问题405
第九部分 附录405
A.2.2 测试VSE系统的2000年问题407
A.2.3 小结408
A.3 CICS/VSE Support408
A.3.1 应用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s)408
A.3.2 CICS/VSE内核409
A.3.3 两位日期显示409
A.3.4 小结410
A.4 VSE/VSAM Changes410
A.4.1 VSAM文件的定义410
A.4.5 用户现在需要做些什么?411
A.4.3 VSAM文件输出(VSAM Listings)411
A.4.2 VSAM文件的删除411
A.4.4 实例411
A.5 VSE/POWRE Support412
A.5.1 队列的创建412
A.5.2 VSE/POWER的返回信息412
A.5.3 Interface Control Records中的4位年份412
A.5.4 POWER帐户记录(Account Records)中的世纪标志412
A.5.7 小结413
A.6 VSE/ICCF与2000年问题413
A.5.5 旧版本队列的2位年份如何转换?413
A.5.6 部分命令中CRDATE参数的年份位数413
A.6.1 VSE/ICCF的变化414
A.6.2 ICCF库记录中的日期414
A.6.3 VSE/ICCF可用版本414
A.6.4 有所变化的Commands,Utilities and Procedures414
A.7.1 DITTO/ESA Release 2简介415
A.7 DITTO/ESA的2000年问题415
A.6.5 举例:/LIB FULL415
A.6.6 小结415
A.7.2 DITTO与2000年问题416
A.7.3 其他信息416
A.8 COBOL for VSE/ESA与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VSE/ESA416
A.8.1 COBOL for VSE/ESA416
A.8.2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VSE/ESA417
A.9 COBOL语言的2000年问题418
A.9.1 小结419
A.10 DL/I的2000年问题419
A.10.1 概述419
A.10.2 需要修改日期格式吗?419
A.10.3 作业控制的修改420
A.10.5 DL/I内部对世纪信息的处理方法420
A.10.4 修改DL/I文件420
A.11 DFSORT/VSE的2000年问题420
A.11.1 DFSORT/VSE概述420
A.11.2 世纪窗口421
A.11.3 2位年份格式421
A.11.4 2位数年份的处理(SORT、MERGE)421
A.11.5 2位数年份到4位数年份的转换(OUTREC)422
A.11.6 小结423
A.12 ITSO对VSE/ESA 2000年问题的支持423
A.13 互联网上2000年问题的资料423
A.14 附件及参考资料423
附录B 互联网上有关Y2K问题的资料424
附录C IBM有关Y2K问题的资料430
C.1 BY AUTHOR430
C.2 STANDARD PUBLICATIONS430
附录D 主机软硬件产品的Y2K兼容性432
D.1 VSE/ESA433
D.2 HARDWARE435
D.2.1 IBM SYSTEM/390-HARDWARE TIMER SETTING435
D.2.2 STORAGE SYSTEMS PRODUCTS437
附录E 主机2000年问题测试指南438
E.1 Preparing for Year 2000 Testing438
E.2 Testing Techniques438
E.3 Structural Testing Techniques439
E.4 Functional Testing Techniques439
E.5 How to Change Date And Time for Testing440
E.6 Basic Testing Scenarios440
E.7 Summing Up441
附录F 关于2000年问题的问答442
F.1 General/Background442
F.2 IBM General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