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针灸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公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1378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992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0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针灸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一、针灸学的沿革1
(一)中国古代医学产生的渊源1
(二)《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1
[基础篇]1
(三)晋代以降的针灸学成就2
(四)针灸学的国际化3
二、针灸学基础的内容3
三、针灸学基础的学习方法3
第2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5
一、整体观——天人相6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6
(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6
(一)阴阳学说7
二、哲学观——阴阳五行7
(二)五行学说11
三、恒动观——升降出入15
四、系统观——辨证论治17
(一)辨证17
(二)论治18
第3章 中医学的形态功能观19
一、气、血、津液19
(一)气19
(二)血21
(三)津液22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23
二、藏象24
(一)藏象概述24
(二)五脏25
(三)六腑35
(四)奇恒之府37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38
三、经络43
(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43
(二)经络的作用43
(三)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45
(四)十二经脉46
(五)奇经八脉54
(六)十二经别58
(七)十二经筋59
(八)十二皮部60
(九)十五络脉和其它络脉61
(一)六淫63
第4章 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观63
一、病因63
(二)七情67
(三)饮食与劳逸68
(四)外伤及虫兽伤69
(五)痰饮与瘀血70
二、病机71
(一)邪正虚实病机72
(二)阴阳寒热病机73
(三)气血津液病机74
(四)经络病机77
(五)脏腑病机78
[附]内生五邪87
(一)望全身的状况89
第5章 中医学的检查法——四诊89
一、望诊89
(二)望局部的状况92
(三)望排泄物93
(四)望小儿指纹93
(五)望舌94
二、闻诊98
(一)听声音98
(二)嗅气味99
三、问诊100
(一)问寒热100
(二)问汗101
(三)问痛102
(五)问饮食与口味104
(四)问睡眠104
(六)问二便105
(七)问经带106
(八)问小儿107
四、切诊107
(一)脉诊107
(二)按诊120
[附一]经络诊断法121
[附二]腹诊法129
第6章 中医学的诊断法——辨证139
一、八纲辨证139
(一)表里辨证139
(二)寒热辨证140
(三)虚实辨证143
(四)阴阳辨证146
二、病因辨证148
(一)六淫证候149
(二)七情证候151
(三)饮食劳伤151
(四)外伤证候152
三、气血辨证154
(一)气病辨证154
(二)血病辨证155
(三)气血同病辨证157
[附]卫气营气辨证159
四、脏腑辨证16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62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166
(三)脾与胃病辨证170
(四)肝与胆病辨证175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180
(六)脏腑相兼病辨证183
五、经络辨证188
(一)十二经脉病证188
(二)奇经八脉病证194
[附]六经辨证196
第7章 中医治疗学——治则与治法199
一、治则199
(一)静志候气199
(二)治病求本199
(三)调整阴阳200
(四)补虚泻实200
(五)随机制宜200
(一)汗法201
二、治法201
(二)吐法202
(三)下法202
(四)和法202
(五)温法202
(六)清法203
(七)补法203
(八)消法203
[经穴篇]204
第8章 经络腧穴总论204
一、经、穴的发现和发展204
二、经、穴的分类和命名205
(一)经络的定位方法206
三、经、穴的定位方法206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209
四、经络腧穴的主治规律213
(一)经络的主治规律213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221
第9章 奇经八脉系统238
一、督脉系统238
(一)督脉及其别络循行分布238
(二)督脉及其大络病候238
二、任脉系统239
(一)任脉及其别络循行分布239
(二)任脉及其大络病候240
三、手太阴肺经系统246
(一)手太阴肺经系统循行分布246
第10章 手三阴经系统246
(二)手太阴肺经系统病候247
四、手厥阴心包经系统248
(一)手厥阴心包经系统循行分布248
(二)手厥阴心包经系统病候249
五、手少阴心经系统250
(一)手少阴心经系统循行分布250
(二)手少阴心经系统病候250
第11章 手三阳经系统253
六、手阳明大肠经系统253
(一)手阳明大肠经系统循行分布253
(二)手阳明大肠经系统病候253
七、手少阳三焦经系统256
(一)手少阳三焦经系统循行分布256
(二)手少阳三焦经系统病候257
八、手太阳小肠经系统258
(一)手太阳小肠经系统循行分布258
(二)手太阳小肠经系统病候258
第12章 足三阴经系统261
九、足太阴脾经系统261
(一)足太阴脾经系统循行分布261
(二)足太阴脾经系统病候261
十、足厥阴肝经系统263
(一)足厥阴肝经系统循行分布263
(二)足厥阴肝经系统病候264
十一、足少阴肾经系统267
(一)足少阴肾经系统循行分布267
(二)足少阴肾经系统病候268
十二、足阳明胃经系统270
(一)足阳明胃经系统循行分布270
第13章 足三阳经系统270
(二)足阳明胃经系统病候272
十三、足少阳胆经系统273
(一)足少阳胆经系统循行分布273
(二)足少阳胆经系统病候275
十四、足太阳膀胱经系统276
(一)足太阳膀胱经系统循行分布276
(二)足太阳膀胱经系统病候276
第14章 督脉、任脉腧穴279
一、督脉腧穴279
DU1 Changqiang 长强279
DU2 Yaoshu 腰俞280
DU3 Yaoyangguan 腰阳关281
DU4 Mingmen 命门281
DU5 Xuanshu 悬枢282
DU6 Jizhong 脊中283
DU7 Zhongshu 中枢283
DU8 Jinsuo 筋缩283
DU9 Zhiyang 至阳284
DU10 Lingtai 灵台284
DU11 Shendao 神道285
DU12 Shenzhu 身柱285
DU13 Taodao 陶道286
DU14 Dazhui 大椎287
DU15 Yamen 哑门287
DU17 Naohu 脑户287
DU16 Fengfu 风府288
DU18 Qiangjian 强间290
DU19 Houding 后顶290
DU20 Baihui 百会291
DU21 Qianding 前顶292
DU22 Xinhui 囟会292
DU23 Shangxing 上星293
DU24 Shenting 神庭293
DU25 Suliao 素髎294
DU26 Shuigou 水沟295
DU27 Duiduan 兑端295
DU28 Yinjiao 龈交296
二、任脉腧穴297
RN1 Huiyin 会阴297
RN2 Qugu 曲骨299
RN3 Zhongji 中极300
RN4 Guanyuan 关元301
RN5 Shimen 石门302
RN6 Qihai 气海303
RN7 Yinjiao 阴交304
RN8 Shenque 神阙305
RN9 Shuifen 水分305
RN10 Xiawan 下脘306
RN11 Jianli 建里306
RN12 Zhongwan 中脘307
RN13 Shangwan 上脘308
RN14 Juque 巨阙309
RN15 Jiuwei 鸠尾309
RN16 Zhongting 中庭310
RN17 Danzhong 膻中311
RN18 Yutang 玉堂312
RN19 Zigong 紫宫312
RN21 xuanji 璇玑313
RN20 Huagai 华盖313
RN22 Tiantu 天突314
RN23 Lianquan 廉泉314
RN24 Chengjiang 承浆316
第15章 手三阴经腧穴320
三、手太阴肺经腧穴320
LU1 Zhongfu 中府320
LU2 Yunmen 云门321
LU3 Tianfu 天府321
LU4 Xiabai 侠白322
LU5 Chize 尺泽322
LU6 Kongzui 孔最323
LU7 Lieque 列缺324
LU8 Jingqu 经渠325
LU9 Taiyuan 太渊326
LU10 Yuji 鱼际327
LU11 Shaoshang 少商328
四、手厥阴心包经腧穴330
PC1 Tianchi 天池330
PC2 Tianquan 天泉331
PC3 Quze 曲泽331
PC4 Ximen 郄门332
PC5 jianshi 间使333
PC6 Neiguan 内关334
PC7 Daling 大陵335
PC8 Laogong 劳宫336
PC9 Zhongchong 中冲336
HT1 Jiquan 极泉338
五、手少阴心经腧穴338
HT2 Qingling 青灵339
HT3 Shaohai 少海339
HT4 Lingdao 灵道340
HT5 Tongli 通里341
HT6 Yinxi 阴郄341
HT7 Shenmen 神门342
HT8 Shaofu 少府343
HT9 Shaochong 少冲344
第16章 手三阳经腧穴346
六、手阳明大肠经腧穴346
LI1 Shangyang 商阳346
LI2 Erjian 二间346
LI3 Sanjian 三间347
LI4 Hegu 合谷348
LI5 Yangxi 阳溪349
LI6 Pianli 偏历349
LI7 Wenliu 温溜350
LI8 Xialian 下廉351
LI9 Shanglian 上廉351
LI10 Shousanli 手三里352
LI11 Quchi 曲池353
LI12 Zhouliao 肘髎354
LI13 Shouwuli 手五里354
LI14 Binao 臂臑354
LI15 Jianyu 肩髃355
LI16 Jugu 巨骨356
LI17 Tianding 天鼎357
LI18 Futu 扶突357
LI20 Yingxiang 迎香358
LI19 Kouheliao 口禾髎358
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361
SJ1 Guanchong 关冲361
SJ2 Yemen 液门362
SJ3 Zhongzhu 中渚363
SJ4 Yangchi 阳池363
SJ5 Waiguan 外关364
SJ6 Zhigou 支沟365
SJ7 Huizong 会宗366
SJ8 Sanyangluo 三阳络366
SJ9 Sidu 四渎366
SJ10 Tianjing 天井367
SJ11 Qinglengyuan 清冷渊367
SJ13 Naohui 臑会368
SJ12 Xiaoluo 消泺368
SJ14 Jianliao 肩髎369
SJ15 Tianliao 天髎369
SJ16 Tianyou 天牖370
SJ17 Yifeng 翳风371
SJ18 Chimai(Qimai) 瘛脉372
SJ19 Luxi 颅息372
SJ20 Jiaosun 角孙373
SJ21 Ermen 耳门373
SJ22 Erheliao 耳和髎373
SJ23 Sizhukong 丝竹空374
八、手太阳小肠经腧穴376
SI1 Shaoze 少泽376
SI2 Qiangu 前谷377
SI3 Houxi 后溪378
SI4 Wangu 腕骨379
SI5 Yanggu 阳谷380
SI6 Yanglao 养老380
SI7 Zhizheng 支正381
SI8 Xiaohai 小海381
SI9 Jianzhen 肩贞382
SI10 Naoshu 臑俞383
SI11 Tianzong 天宗383
SI12 Bingfeng 秉风384
SI13 Quyuan 曲垣384
SI14 Jianwaishu 肩外俞384
SI15 Jianzhongshu 肩中俞384
SI16 Tianchuang 天窗385
SI17 Tianrong 天容385
SI18 Quanliao 颧髎386
SI19 Tinggong 听宫387
第17章 足三阴经腧穴390
九、足太阴脾经腧穴390
SP1 Yinbai 隐白390
SP2 Dado 大都390
SP3 Taibai 太白392
SP4 Gongsun 公孙392
SP5 Shanqiu 商丘393
SP6 Sanyinjiao 三阴交394
SP7 Lougu 漏谷395
SP8 Diji 地机395
SP9 Yinlingquan 阴陵泉396
SP10 Xuehai 血海397
SP12 Chongmen 冲门398
SP11 Jimen 箕门398
SP13 Fushe 府舍399
SP14 Fujie 腹结399
SP15 Daheng 大横400
SP16 Fuai 腹哀400
SP17 Shidou 食窦401
SP18 Tianxi 天溪401
SP19 Xiongxiang 胸乡402
SP20 Zhourong 周荣402
SP21 Dabao 大包403
十、足厥阴肝经腧穴405
LR1 Dadun 大敦405
LR2 Xingjian 行间406
LR3 Taichong 太冲406
LR4 Zhongfeng 中封408
LR5 Ligou 蠡沟409
LR6 Zhongdu 中都409
LR7 Xiguan 膝关409
LR8 Ququan 曲泉410
LR9 Yinbao 阴包410
LR10 Zuwuli 足五里411
LR11 Yinlian 阴廉411
LR12 Jimai 急脉412
LR13 Zhangmen 章门412
LR14 Qimen 期门413
十一、足少阴肾经腧穴416
KI1 Yongquan 涌泉416
KI2 Rangu 然谷417
KI3 Taixi 太溪418
KI4 Dazhong 大钟419
KI5 Shuiquan 水泉420
KI6 Zhaohai 照海420
KI7 Fuliu 复溜421
KI8 Jiaoxin 交信422
KI9 Zhubin 筑宾423
KI10 Yingu 阴谷423
KI11 Henggu 横骨424
KI12 Dahe 大赫424
KI13 Qixue 气穴425
KI14 Siman 四满425
KI15 Zhongzhu 中注426
KI16 Huangshu 肓俞426
KI18 Shiguan 石关427
KI17 Shangqu 商曲427
KI19 Yindu 阴都428
KI20 Futonggu 腹通谷428
KI21 Youmen 幽门429
KI22 Bulang 步廊429
KI23 Shenfeng 神封430
KI24 Lingxu 灵墟430
KI25 Shencang 神藏431
KI26 Yuzhong 彧中431
KI27 Shufu 俞府432
第18章 足三阳经腧穴435
十二、足阳明胃经腧穴435
ST1 Chengqi 承泣435
ST2 Sibai 四白435
ST4 Dicang 地仓436
ST3 Juliao 巨髎436
ST5 Daying 大迎437
ST6 Jiache 颊车437
ST7 Xiaguan 下关438
ST8 Touwei 头维438
ST9 Renying 人迎439
ST10 Shuitu 水突440
ST11 Qishe 气舍441
ST12 Quepen 缺盆441
ST13 Qihu 气户441
ST14 Kufang 库房442
ST15 Wuyi 屋翳442
ST18 Rugen 乳根443
ST17 Ruzhong 乳中443
ST16 Yingchuang 膺窗443
ST19 Burong 不容444
ST20 Chengman 承满444
ST21 Liangmen 梁门445
ST22 Guanmen 关门446
ST23 Taiyi 太乙446
ST24 Huaroumen 滑肉门446
ST25 Tianshu 天枢447
ST26 Wailing 外陵448
ST27 Daju 大巨448
ST28 Shuidao 水道449
ST29 Guilai 归来449
ST31 Biguan 髀关450
ST32 Futu 伏兔450
ST30 Qichong 气冲450
ST33 Yinshi 阴市451
ST34 Liangqiu 梁丘452
ST35 Dubi 犊鼻452
ST36 Zusanli 足三里452
ST37 Shangjuxu 上巨虚454
ST38 Tiaokou 条口455
ST39 Xiajuxu 下巨虚455
ST40 Fenglong 丰隆456
ST41 Jiexi 解溪457
ST42 Chongyang 冲阳458
ST43 Xiangu 陷谷458
ST44 Neiting 内庭459
ST45 Lidui 厉兑461
十三、足少阳胆经腧穴464
GB1 Tongziliao 瞳子髎464
GB2 Tinghui 听会464
GB3 Shangguan 上关465
GB4 Hanyan 颔厌465
GB5 Xuanlu 悬颅466
GB6 Xuanli 悬厘466
GB7 Qubin 曲鬓466
GB8 Shuaigu 率谷467
GB9 Tianchong 天冲468
GB10 Fubai 浮白468
GB12 Wangu 完骨468
GB11 Touqiaoyin 头窍阴469
GB14 Yangbai 阳白470
GB15 Toulinqi 头临泣470
GB13 Benshen 本神470
GB16 Muchuang 目窗471
GB17 ZhengYing 正营472
GB18 Chengling 承灵472
GB19 Naokong 脑空473
GB20 Fengchi 风池473
GB21 Jianjing 肩井474
GB22 Yuanye 渊腋475
GB23 Zhejin 辄筋476
GB24 Riyue 日月476
GB25 Jingmen 京门477
GB26 Daimai 带脉477
GB27 Wushu 五枢478
GB29 Juliao 居髎479
GB28 Weidao 维道479
GB30 Huantiao 环跳480
GB31 Fengshi 风市481
GB32 Zhongdu 中渎482
GB33 Xiyangguan 膝阳关482
GB34 Yanglingquan 阳陵泉482
GB35 Yangjiao 阳交484
GB36 Waiqiu 外丘484
GB37 Guangming 光明485
GB38 Yangfu 阳辅485
GB39 Xuanzhong 悬钟486
GB40 Qiuxu 丘墟487
GB41 Zulinqi 足临泣487
GB42 Diwuhui 地五会488
GB43 Xiaxi 侠溪489
GB44 Zuqiaoyin 足窍阴492
十四、足太阳膀胱经腧穴493
BL1 Jingming 睛明493
BL2 Zanzhu 攒竹494
BL3 Meichong 眉冲495
BL4 Quchai 曲差495
BL5 Wuchu 五处496
BL6 Chengguang 承光496
BL7 Tongtian 通天496
BL8 Luoque 络却497
BL9 Yuzhen 玉枕497
BL10 Tianzhu 天柱498
BL12 Fengmen 风门499
BL11 Dazhu 大杼499
BL13 Feishu 肺俞500
BL14 Jueyinshu 厥阴俞501
BL15 Xinshu 心俞502
BL16 Dushu 督俞503
BL17 Geshu 膈俞503
BL18 Ganshu 肝俞504
BL19 Danshu 胆俞505
BL20 Pishu 脾俞506
BL21 Weishu 胃俞506
BL22 Sanjiaoshu 三焦俞507
BL23 Shenshu 肾俞507
BL24 Qihaishu 气海俞508
BL25 Dachangshu 大肠俞509
BL28 Pangguangshu 膀胱俞510
BL26 Guanyuanshu 关元俞510
BL27 Xiaochangshu 小肠俞510
BL29 Zhonglushu 中膂俞511
BL30 Baihuanshu 白环俞511
BL31 Shangliao 上髎512
BL32 Ciliao 次髎512
BL33 Zhongliao 中髎513
BL34 Xialiao 下髎513
BL35 Huiyang 会阳514
BL36 Chenefu 承扶514
BL37 Yinmen 殷门514
BL38 Fuxi 浮郄515
BL39 Weiyang 委阳516
BL40 Weizhang 委中516
BL42 Pohu 魄户517
BL41 Fufen 附分517
BL43 Gaohuang 膏盲518
BL44 Shentang 神堂518
BL45 Yixi 譩譆519
BL46 Geguan 膈关519
BL47 Hunmen 魂门520
BL48 Yanggang 阳纲520
BL49 Yishe 意舍520
BL50 Weicang 胃仓521
BL51 Huangmen 肓门521
BL52 Zhishi 志室522
BL53 Baohuang 胞肓522
BL54 Zhibian 秩边522
BL55 Heyang 合阳523
BL57 Chengshan 承山524
BL56 Chengjin 承筋524
BL58 Feiyang 飞扬525
BL59 Fuyang 跗阳526
BL60 Kunlun 昆仑526
BL61 Pushen 仆参527
BL62 Shenmai 申脉527
BL63 Jinmen 金门528
BL64 Jinggu 京骨529
BL65 Shugu 束骨529
BL66 Zutonggu 足通谷530
BL67 Zhiyin 至阴530
EX—HN2 Dangyang 当阳536
EX—HN3 Yintang 印堂536
EX—HN1 Sishencong 四神聪536
第19章 奇穴536
EX—HN4 Yuyao 鱼腰537
EX—HN5 Taiyang 太阳537
EX—HN6 Erjian 耳尖537
EX—HN7 Qiuhou 球后537
EX—HN8 Shangyingxiang 上迎香538
EX—HN9 Neiyingxiang 内迎香538
EX—HN10 Juquan 聚泉539
EX—HN11 Haiquan 海泉539
EX—HN12 Jinjin 金津539
EX—HN13 Yuye 玉液539
EX—CA1 Zigong 子宫540
EX—B1 Dingchuan 定喘540
EX—HN14 Yiming 翳明540
EX—HN15 Jingbailao 颈百劳540
EX—B2 Jiaji 夹脊541
EX—B3 Weiwanxiashu 胃脘下俞541
EX—B4 Pigen 痞根542
EX—B5 Xiajishu 下极俞542
EX—B6 Yaoyi 腰宜542
EX—B7 Yaoyan 腰眼542
EX—B8 Shiqizhui 十七椎543
EX—B9 Yaoqi 腰奇543
EX—UE2 Erbai 二白544
EX—UE3 Zhongquan 中泉544
EX—UE1 Zhoujian 肘尖544
EX—UE4 Zhongkui 中魁545
EX—UE5 Dagukong 大骨空545
EX—UE6 Xiaogukong 小骨空546
EX—UE7 Yaotongdian 腰痛点546
EX—UE8 Wailaogong 外劳宫546
EX—UE9 Baxie 八邪547
EX—UE10 Sifeng 四缝547
EX—UE11 Shixuan 十宣547
EX—LE1 Kuangu 髋骨547
EX—LE2 Heding 鹤顶548
EX—LE3 Baichongwo 百虫窝548
EX—LE7 Lanwei 阑尾549
EX—LE6 Dannang 胆囊549
EX—LE8 Neihuaijian 内踝尖549
EX—LE5 Xiyan 膝眼549
EX—LE4 NeiXiyan 内膝眼549
EX—LE9 Waihuaijian 外踝尖550
EX—LE10 Bafeng 八风550
EX—LE11 Duyin 独阴551
EX—LE12 Qiduan 气端551
[技法篇]552
第20章 刺法总论552
一、针具553
(一)毫针553
(二)其他针具554
二、针刺前的准备556
(一)患者的体位556
(二)定穴和消毒557
三、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558
(一)针刺的角度559
(二)针刺的方向559
(三)针刺的深度559
四、《内经》刺法概述560
(一)九刺(九变刺)560
(二)十二刺(十二节刺)562
(三)五刺563
五、针刺的一般程序565
六、针刺的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566
(一)晕针566
(二)滞针566
(三)弯针566
(四)断针567
(五)血肿567
(六)感染567
(八)刺伤脏器568
(七)后遗感568
七、针刺注意事项569
八、针刺技法的练习方法569
(一)指力练习570
(二)手法练习570
(三)自身试针571
九、针刺的禁忌576
(一)部位的禁忌576
(二)腧穴的禁忌576
(三)病情的禁忌576
(四)临时情况的禁忌577
第21章 毫针刺法578
一、治神法578
(二)三指持针法579
(三)持针身法579
(四)两手持针法579
(一)两指持针法579
(一)单手进针法580
(二)双手进针法580
三、进针技法580
(一)提插法581
(二)捻转法581
四、行针技法581
(一)得气582
(二)候气582
五、得气、候气与催气技法582
(三)催气583
(二)按法584
(一)针芒法584
六、行气技法584
(三)倒法585
(四)努法585
(五)敲法585
(六)搓法585
(七)添法586
(八)盘法586
七、针刺补泻技法586
(一)提插补泻法586
二、持针技法587
(二)捻转补泻法587
(三)徐疾补泻法587
(四)迎随补泻法588
(六)开阖补泻法589
(七)烧山火(补法)589
(五)呼吸补泻法589
(八)透天凉(泻法)590
(九)阳中隐阴(补中寓泻)593
(十)阴中隐阳(泻中寓补)593
(十一)龙虎交战593
(十二)子午捣臼594
八、留针法与出针法595
(一)留针法595
(二)出针法595
九、透穴刺法596
第22章 其他针具针法600
一、三棱针600
(一)针具600
(二)操作方法600
(三)适应范围602
(二)操作方法603
(一)针具及术前准备603
(四)注意事项603
二、皮肤针603
(三)针刺部位604
(四)适应范围604
(五)注意事项605
三、皮内针605
(一)针具606
(二)操作方法606
(三)适应范围606
(四)注意事项606
四、电针606
(一)针具及电流和波型的选择607
(二)操作方法608
(三)适应范围608
(四)注意事项608
(二)操作方法609
(三)适应范围609
五、火针609
(一)工具609
(四)注意事项610
六、挑治、割治和穴位穿线、埋线、结扎610
(一)挑治疗法610
(二)割治疗法611
(三)穴位穿线、埋线、结扎疗法611
(四)穴位强刺激疗法612
七、水针612
(一)操作方法612
(二)适应范围613
(三)注意事项613
二、灸法的功能614
(二)温灸的材料614
第23章 灸法总论614
(一)灸法的分类614
一、灸法的分类及施灸的材料614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616
(一)施灸的体位616
(二)施灸的一般程序616
(三)施灸的数量616
(四)灸疮的处理616
(五)灸法的禁忌616
第24章 灸法各论617
一、艾炷灸617
(一)直接灸法617
(二)间接灸法618
二、艾条灸619
(一)温和灸620
(二)雀啄灸和回旋灸620
三、温针灸620
(一)温针灸用具621
(二)温针疗法的操作621
(三)适用范围621
(四)注意事项621
四、温灸器灸622
(一)用具622
(二)操作方法622
五、其他灸法622
(一)太乙神针与雷火神针622
(三)灯火灸623
(二)天灸623
一、耳针疗法629
(一)耳廓与耳穴629
第25章 微针刺法(身体局部器官针法)629
(二)耳针的临床应用637
二、头针疗法639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639
(二)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640
(三)头针标准治疗线的定位和主治641
(四)操作方法645
(五)注意事项645
三、面针和鼻针645
(一)面针鼻针的理论依据及穴位分区645
(三)鼻针穴位的定位及主治646
(二)面针穴位的定位及主治646
(四)面针、鼻针的操作方法648
(五)注意事项648
四、眼针649
(一)眼部分区651
(二)操作方法651
(三)取穴651
(四)适应证651
五、腕踝针651
六、手针与足针655
(一)手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655
(二)手穴的定位与主治655
(三)足穴的定位与主治655
(五)注意事项659
(四)手针与足针的操作方法659
七、第二掌骨侧针664
(一)第二掌骨侧穴的定位与主治664
(二)第二掌骨侧穴的针刺方法665
[临床篇]666
第26章 针灸治疗的原理和原则666
一、针灸的治疗原理666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666
(二)补虚泻实,扶正祛邪666
(三)调整阴阳,补偏救弊666
二、针灸的治疗原则667
(一)补虚与泻实667
(二)清热与温里669
(三)治标与治本671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672
第27章 针灸处方原则673
一、一般选穴法673
(一)近位选穴673
(二)远位选穴673
(三)对侧选穴674
(四)对症选穴674
二、特定穴选穴法675
(一)五输穴(五行穴)675
(二)原穴678
(三)背俞穴679
(四)募穴679
(五)络穴679
(九)八脉交会穴681
(八)八会穴681
(七)合穴681
(六)郄穴681
(十)交会穴683
(十一)四总穴、马丹阳十二穴687
三、配穴法687
(一)身体不同部位配穴法688
(二)特定穴配穴690
四、脏腑经络辨证选穴临床应用692
(一)肺692
(二)大肠693
(三)脾694
(四)胃696
(五)心696
(六)小肠698
(七)肾699
(八)膀胱700
(九)心包络701
(十)三焦701
(十一)肝701
(十二)胆703
第28章 内科病证705
一 发热705
二 厥证713
三 痉证717
四 脱证720
五 血证722
六 发疹728
七 感冒733
八 中暑736
九 咳嗽739
十 汗证742
十一 胸痹746
十二 心悸749
十三 呃逆753
十四 吞酸755
十五 呕吐757
十六 胃痛760
十七 腹痛762
十八 泄泻765
十九 痢疾769
二十 便秘773
二十一 脱肛776
二十二 胁痛779
二十三 黄疸782
二十四 气鼓785
二十五 水肿789
二十六 消渴792
二十七 肥胖795
二十八 消瘦798
二十九 上热下寒800
三十 不眠804
三十一 嗜睡808
三十二 健忘811
三十三 倦怠813
三十四 癫狂816
三十五 郁证820
三十六 淋证822
三十七 遗精826
三十八 阳萎832
三十九 疝气834
四十 头痛837
四十一 眩晕844
四十二 中风847
四十三 痹证851
四十四 痿证855
四十五 落枕858
四十六 肘痛860
四十七 腰痛863
第29章 妇儿科病证867
四十八 月经不调867
四十九 闭经872
五十 崩漏875
五十一 痛经878
五十二 带下病882
五十三 妊娠恶阻885
五十四 胎位不正887
五十五 子痫890
五十六 滞产892
五十七 胎衣不下894
五十八 恶露不下897
五十九 恶露不绝899
六十 产后血晕902
六十一 产后腹痛904
六十二 乳少907
六十三 阴痒910
六十四 不孕912
六十五 小儿顿咳915
六十六 小儿泄泻919
六十七 疳积923
六十八 小儿惊风926
六十九 小儿遗尿932
七十 小儿夜啼936
第30章 其他各科病证939
七十一 目赤肿痛939
七十二 眼睑下垂941
七十三 流泪942
七十四 目翳944
七十五 暴盲946
七十六 夜盲948
七十七 齿痛951
七十八 口臭954
七十九 口角流涎956
八十 口疮959
八十一 咽喉肿痛962
八十二 梅核气964
八十三 失音967
八十四 耳鸣、耳聋970
八十五 耳痒974
八十六 聋哑977
八十七 鼻渊978
八十八 酒皶鼻982
八十九 疔疮983
九十 丹毒986
九十一 戒烟988
九十二 肩凝症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