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环境影响评价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环境影响评价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123949.jpg)
- 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7·2434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环境影响评价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7
导论17
第一篇评价的方法和技术17
第一章概论17
第二章方法学20
2.1 引言20
2.2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原理22
2.3工程建设阶段的划分23
2.3.1 引言23
2.3.2总体规划23
2.3.3工程的可行性研究24
2.3.4扩建工程25
2.3.5厂址的选择25
2.3.6工程计划的实施26
2.4工程建设的管理27
2.5制订的程序29
2.5.1 工作顺序29
2.5.2工程简介30
2.5.3初步的环境评价31
2.5.4授权审查范围32
2.5.5审查机构的职能33
2.6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条件35
2.6.1 引言35
2.6.2厂址选择的比较36
2.6.3编写报告书的方法36
2.6.4 评价的方法41
2.7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47
2.7.1 引言47
2.7.2工作组48
2.7.3基准的定义49
2.7.4基础资料的鉴定50
2.7.5流程图的使用50
2.7.6评价一览表和矩阵图的应用51
2.7.7公众的参加51
2.7.8评价报告54
2.8评价之后的工作程序55
2.8.1 引言55
2.8.2工程的设计和建设55
2.8.3工程投入生产56
参考文献57
第三章污染和生态影响的评价58
3.1 引言58
3.2初步和详细的环境评价的程序61
3.2.1初步的环境评价程序61
3.2.2详细的环境评价程序64
3.3计划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特征66
3.3.1 引言66
3.3.2厂址的施工准备66
3.3.3生产操作67
3.3.4原料的处置68
3.3.5能源生产68
3.3.6运输设施68
3.3.7事故或危害68
3.3.8废物的处置和控制69
3.3.9监测或监督系统69
3.4现有的环境一工程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状况69
3.4.1 引言69
3.4.2气候和大气质量70
3.4.5土壤71
3.4.3 水71
3.4.4地质71
3.4.6生态72
3.4.7环境敏感区72
3.4.8土地利用和土地的生产能力72
3.4.9噪声和振动73
3.4.10可见度质量73
3.5计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73
3.5.1引言73
3.5.2环境影响的鉴定或确认74
3.5.3环境影响评价76
3.5.4总结报告78
附录A3.1甄别考查表79
附录A3.2基础资料一览表87
简明参考书目、原始资料表95
第四章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104
4.1 引言104
4.2有关社会经济评阶的几个更广泛的问题106
4.2.1对影响进行控制的局限性106
4.2.2适当的时间106
4.2.3费用效益分析107
4.2.4公共设施的考虑108
4.3社会经济评价方法要点109
4.3.1 引言109
4.3.2客观性109
4.3.3可变性和复杂性110
4.3.4界限性和无界限性110
4.3.5社会经济评价的步骤111
4.4.1引言112
4.4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112
4.4.2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资料113
4.4.3社会组织114
4.4.4文化特点115
4.4.5社会机构116
4.4.6动态因素116
4.4.7资料来源117
4.4.8调查118
4.4.9现场工作119
4.4.10基本情况研究报告120
4.5计划的发展121
4.5.1 可能产生影响活动的鉴定121
4.5.2投入一产出模型的建立121
4.6.1 影响的初步评价和鉴定123
4.6 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123
4.6.2直接影响124
4.6.3 间接影响125
4.6.4对地区社会的影响126
4.6.5鉴定影响的一些方法127
4.6.6评价的提出128
附件A4.1 专家的责任和使用的技术131
参考文献136
第二篇评价的依据和实例141
第一章六种工业的描述和流程图141
1.1石油炼制工业141
1.1.1 引言141
1.1.2环境影响142
参考文献146
1.2.3选矿147
1.2.2焦炭生产和副产品的回收147
1.2.1 引言147
1.2钢铁工业147
1.2.4生铁的制造149
1.2.5制钢150
1.2.6铸造和轧机的操作150
1.2.7精整操作151
1.2.8短暂排放物151
参考文献152
1.3铝和有色金属的生产153
1.3.1 引言153
1.3.2制铝工业154
1.3.3铜的生产160
1.3.4铅和锌的生产过程164
参考文献169
1.4.1 引言170
1.4化学工业170
1.4.2主要无机化工产品制造业产生的三废171
1.4.3主要有机化学工业所产生的三废175
1.4.4塑料与合成树脂192
1.4.5有机染料和颜料200
1.4.6对环境有害的和有毒的化学物质204
参考文献208
1.5食品工业与农产品工业209
1.5.1 引言209
1.5.2肉类及肉制品209
1.5.3鱼类加工214
1.5.4 奶制品业的废弃物215
1.5.5谷类的碾磨、贮存和食品制造219
1.5.6水果及蔬菜的加工225
1.5.7罐头制造227
1.5.8其它农产品工业加工——制革与制胶工业239
参考文献240
1.6制浆和造纸241
1.6.1 引言241
1.6.2制法和排放物242
1.6.3具体的子工序和排放物250
参考文献251
第二章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性能的252
表现形式252
2.1大气排放物252
2.1.1气体排放物252
2.1.2颗粒排放物252
2.3固态或液态废弃物253
2.4 噪声253
2.1.4粉尘253
2.2 夜态排放物253
2.1.3臭气253
第三章污染的监测255
3.1空气污染监测255
3.1.1引言255
3.1.2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255
3.1.3设备和方法257
参考文献266
3.2水污染监测271
3.2.1 引言271
3.2.2流量测定272
3.2.3水的采样274
3.2.4水样分析276
3.2.5生物监测282
参考文献286
第四章污染的扩散290
4.1大气污染物的扩散290
4.1.1引言290
4.1.2影响烟缕上升和扩散的因素290
4.1.3预断模型300
参考文献308
4.2水污染物的扩散309
4.2.1扩散过程309
4.2.2预断模拟314
参考文献323
5.1.1污染源与排放物325
5.1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325
第五章污染的来源和影响325
5.1.2影响328
参考文献341
5.2水污染的来源和影响344
5.2.1 引言344
5.2.2水污染的来源344
5.2.3水污染的影响345
5.2.4小结363
参考文献363
第六章土地污染365
6.1 引言365
6.2废物处理对土壤的影响365
6.2.3废物堆积366
6.2.4控制性倾倒366
6.2.1深井倾注366
6.2.2贮存池366
6.3沥滤物的产生和迁移368
6.3.1沥滤物的产生和组成368
6.3.2沥滤物的稀释过程369
6.3.3沥滤物的控制369
6.4监测371
参考文献372
第七章噪音和振动374
7.1 引言374
7.2噪声暴露的评定375
7.3控制措施376
7.3.1减小声源376
7.3.2沿传送路径上的减小376
7.3.3减小接收者的音量376
参考文献377
7.4 监测377
第八章环境基准和标准379
8.1引言379
8.2基准380
8.2.1基准的确定380
8.2.2使用基准确定安全暴露极限383
8.2.3基准的适用性和应用范围384
8.3空气质量管理标准390
8.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90
8.3.2排放标准423
8.3.3其它空气污染标准424
8.4水质管理464
8.4.1水质标准465
8.4.2排放标准504
参考文献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