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史 第1编 全1卷 中华民国的创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国史 第1编 全1卷 中华民国的创立 下
  • 李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11018·1011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史 第1编 全1卷 中华民国的创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七章 各阶层人民自发反抗运动的蓬勃发展1

第一节 城乡人民的广泛斗争1

一 抗捐抗税和莱阳民变2

二 抢米骚动和长沙饥民暴动10

三 工人的罢工斗争17

四 反教会压迫的斗争19

第二节 收回利权运动的普遍高涨22

一 各省收回矿权的斗争23

二 收回苏杭甬路权的斗争32

三 收回路权斗争的日益激化39

第八章 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43

第一节 立宪团体及其活动43

一 预备立宪公会44

二 政闻社50

三 宪政讲习会及其他立宪团体57

第二节 立宪派对官制改革的不满和国会请愿的发动61

一 立宪派对官制制度的不满和批评61

二 1907—1908年的国会请愿运动68

第三节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和财政危机的加深73

一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73

二 日益加深的财政危机80

第四节 谘议局与资政院86

一 谘议局的设立及其与督抚的矛盾87

二 资政院与弹劾军机案94

第五节 国会请愿运动的高潮及其失败101

一 1910年的三次请愿运动101

二 清政府对请愿运动的分化和镇压112

三 立宪派对清政府态度的改变118

第九章 同盟会革命活动的挫折和国内中部地区革命组织的发展126

第一节 同盟会上层的分歧和分裂,共进会和后期光复会的建立126

一 同盟会上层的分歧和分裂127

二 共进会136

三 后期光复会140

第二节 革命党人在安徽、广东、四川再次发动的起义146

一 安庆熊成基之役146

二 广州保亚会之役150

三 四川广安、嘉定、黔江之役151

四 广州新军之役153

五 广州“三·二九”之役155

第三节 暗杀活动167

第四节 中部地区革命组织的发展174

一 从湖北军队同盟会到文学社174

二 湖北共进会183

三 同盟会中部总会187

第一节 川汉铁路公司的成立和帝国主义对川汉路权的争夺191

一 川汉铁路公司的成立191

第十章 保路风潮191

二 帝国主义对川汉路权的争夺198

第二节 清政府宣布干路“收归国有”和湘、鄂、粤三省人民的抗争201

一 清政府宣布干路“收归国有”201

二 湘、鄂、粤三省人民的抗争204

第三节 四川立宪派的“文明争路”和保路同志会的成立210

一 四川立宪派和清政府矛盾的加深210

二 保路同志会的成立216

三 “文明争路”及其破产220

第四节 席卷全川的罢市斗争和成都血案223

一 席卷全川的罢市斗争223

二 成都血案230

第五节 轰轰烈烈的四川人民武装反清斗争235

一 同盟会、哥老会的起义准备235

二 各路同志军猛扑成都237

三 荣县独立和东路军战况239

四 南路军、西路军战况240

第十一章 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245

第一节 起义的筹备与发动245

一 共进会、文学社的合作245

二 起义秘密的暴露249

三 十月十日之夜253

四 汉阳、汉口的克复260

第二节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262

一 黎元洪被逼任都督262

二 军政府的组织及其内部斗争267

三 军政府的初期活动272

四 革命向武汉周围地区发展283

第三节 保卫武汉的奋战289

一 最初的胜利289

二 汉口失陷294

三 袁世凯的“和平”试探301

四 汉阳失陷305

五 停战议和313

第四节 湖南、江西、安徽三省独立318

一 湖南318

二 江西328

三 安徽333

第五节 西南各省独立338

一 云南338

二 贵州342

三 四川346

四 广西354

第六节 东南沿海各省独立358

一 上海358

二 浙江366

三 江苏371

四 广东378

五 福建383

第七节 北方各省响应388

一 陕西388

二 山西392

三 直隶395

四 山东、河南399

五 新疆、甘肃404

六 东北三省407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416

第一节 各省代表会议筹建临时政府及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416

一 建立临时政府的酝酿416

二 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422

三 临时政府的组成425

第二节 临时参议院和临时约法的产生431

一 临时参议院431

二 临时约法435

第三节 除旧布新的各项政令439

第四节 临时政府的经济和财政政策447

一 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资本主义447

二 财政危机和内外债453

第五节 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和新闻政策461

一 教育改革461

二 新闻政策466

第六节 临时政府的根本弱点和北伐的夭折468

一 同盟会的涣散468

二 错误地对待农民问题472

三 不敢明确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474

四 北伐的夭折477

第七节 南北议和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北迁481

一 帝国主义的干涉481

二 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485

三 袁世凯取得临时大总统职位和临时政府北迁4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