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TM网络互联 Internet与企业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TM网络互联 Internet与企业网
  • (美)(J.A.希翁格)John A.Chiong著;黄锡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339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ATM网络互联 Internet与企业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Internet和企业网络中的ATM技术1

1.1 前言2

1.2 Internet网络中的ATM技术应用3

1.3 企业网中的ATM技术应用4

第2章 ATM技术7

2.1 ATM技术8

2.1.1 高效交换方式8

2.1.3 端到端丢失的可靠恢复9

2.1.4 更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信息流传送9

2.1.2 带宽使用9

2.1.5 支持LAN的突发业务流量10

2.1.6 业务分类10

2.2 ATM参考模型10

2.3 ATM物理层11

2.4 ATM层和ATM信元格式13

2.5 ATM适配层16

2.5.1 会聚子层CS(Convergence Sublayer)17

2.5.2 拆装子层SAR(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17

2.5.3 ATM适配层协议18

2.6 ATM协议21

2.6.1 支持连接过程的用户网络接口22

2.6.2 支持管理功能的本地管理接口22

2.6.3 支持ATM路由选择的网络节点接口23

2.7 ATM业务的应用23

第3章 ATM UNI信令25

3.1 引言26

3.2 信令过程概述27

3.3 ATM寻址28

3.4 信令协议功能30

3.5 连接控制消息和过程31

3.5.1 点到点信令32

3.5.2 点到多点信令和连接33

3.5.3 多点到多点连接36

3.6 信息元素36

3.7 UNI4.0信令功能38

3.7.1 ATM任意播功能38

3.7.2 信令代理39

3.7.3 虚拟UNI和多信令信道39

3.7.4 ABR业务40

3.8 小结41

第4章 支持网络拓扑和路由选择的PNNI协议43

4.1 前言44

4.2 ATM网络运行和路由选择44

4.3 ATM论坛PNNI45

4.4 PNNI概述45

4.5 PNNI网络组成单元和寻址方式48

4.5.1 交换机、节点和终端系统49

4.5.2 寻址方式49

4.5.3 PNNI前缀51

4.5.4 PNNI物理网络和逻辑视图53

4.5.5 PNNI组成单元和特性54

4.6 PNNI运作方式59

4.6.1 可扩展性59

4.6.2 邻域发现(Hello协议)60

4.6.3 PNNI数据报类型和消息组61

4.6.4 PNNI拓扑状态数据报PTSP和PNNI拓扑状态单元PTSE63

4.6.5 数据库汇总64

4.6.6 PTSE请求66

4.6.7 拓扑数据同步和信息传送66

4.6.8 逻辑组责任节点的选择67

4.7 PNNI信令68

4.6.9 构建层次完善网络68

4.7.1 用于构建连接的路由选择71

4.7.2 责任中继列表DTL71

4.7.3 回溯和备选路由的选择72

4.7.4 连接支持参数73

4.7.5 PNNI信令中呼叫和连接控制消息75

4.7.6 PNNI信令消息格式78

4.7.7 PNNI信令信息单元格式78

4.7.8 PNNI信令消息单元类型80

4.8 小结80

第5章 ATM网络管理81

5.1 ATM网络管理概览82

5.1.1 前言82

5.1.2 网管信息结构SMI(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83

5.1.3 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83

5.1.4 管理信息协议MIP(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83

5.1.5 SNMP第1版本和第2版本比较84

5.2 高速网络对网管的影响85

5.3 ATM管理87

5.4 管理接口88

5.5 ATM网络管理89

5.6 ATM相关的MIB90

5.7 ATM论坛综合本地管理接口ILMI92

5.7.1 ILMI接口信息和属性93

5.7.2 本地管理和网络管理94

5.7.3 ILMI MIB94

5.7.4 ILMI协议97

5.7.5 ILMI代理97

5.8 小结98

第6章 流量管理99

6.2 连接需求100

6.1 前言100

6.3 业务流量合同101

6.4 业务流量参数102

6.4.1 峰值信元速率PCR(Peak Cell Rate)105

6.4.2 可持续信元速率SCR(Sustainable Cell Rate)106

6.5 服务质量QoS107

6.5.1 服务质量参数109

6.5.2 服务质量种类111

6.5.3 QoS和应用112

6.7 业务类型113

6.6 优先级控制113

6.7.2 实时VBR(rt-VBR)115

6.7.3 非实时VBR(nrt-VBR)115

6.7.1 CBR业务115

6.7.4 UBR业务118

6.7.5 ABR业务118

6.8 用户和网络进行的业务量和阻塞控制125

6.8.1 业务量成形126

6.8.2 接入允许控制CAC126

6.8.3 用法参数控制UPC126

6.9 流量管理的应用方面127

6.8.4 帧丢弃127

第7章 局域网仿真LANE129

7.1 前言130

7.1.1 局域网和ATM130

7.2 局域网仿真概要132

7.2.1 LANE支持133

7.2.2 局域网仿真协议概要134

7.3 LANE结构和功能137

7.3.1 LAN仿真客户机LEC137

7.3.2 LAN仿真服务器139

7.3.3 未知广播服务器BUS140

7.3.4 LANE配置服务器LECS141

7.4 LANE操作142

7.4.1 LANE配置143

7.4.2 LEC配置和LEC-LECS交互145

7.4.3 LEC和LES交互146

7.4.4 LEC和BUS交互148

7.4.5 LEC数据传送148

7.5 LANE扩展148

7.6 企业SNA协议和LANE150

7.7 小结153

第8章 虚拟局域网和ATM155

8.1 前言156

8.2 局域网环境中的交换技术157

8.3 VLAN考虑159

8.4 支持VLAN的不同实现技术162

8.5 基于第2层的桥接技术162

8.5.1 第2层交换VLAN类型164

8.5.2 附加的VLAN配置165

8.7 多层和多协议交换技术166

8.6 基于第3层的集成技术166

8.8 用ATM支持VLAN技术167

第9章 ATM网络上的多协议支持MPOA169

9.1 前言170

9.2 MPOA框架172

9.2.1 MPOA中关键概念172

9.2.2 地址编码和路由模型173

9.2.3 MPOA功能组和业务173

9.2.4 MPOA组元174

9.2.5 MPOA业务和信息交换175

9.3.1 配置和发现176

9.3 操作描述176

9.3.2 地址登记和解析(下一跳功能支持)177

9.3.3 数据推进支持177

9.4 MPOA直达通路180

9.5 MPOA连接和业务量特征181

9.6 MPOA缓存管理协议181

9.7 MPOA控制和数据流182

9.7.1 IASG内部控制和数据流183

9.7.2 IASG间的控制和数据流184

9.8 MPOA框架的应用186

9.9 MPOA格式和描述187

9.10 小结196

第10章 ATM和帧中继互联197

10.1 前言198

10.2 网络互联类型199

10.3 网络互联概念199

10.4 帧中继和ATM互联200

10.5 帧中继基本知识201

10.5.1 帧中继格式201

10.5.2 帧中继的帧描述202

10.5.3 帧中继操作概览204

10.5.4 帧中继带宽控制204

10.6 会聚子层206

10.6.1 帧中继业务相关的会聚子层FR-SSCS(Frame Relay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layer)206

10.6.2 AAL-5会聚子层公共部CPCS(Commom Part Convergence Service)206

10.7 网络互联207

10.8 业务互联209

10.9 基于帧的用户网络接口FUNI211

10.9.1 FUNI帧格式212

10.10 小结213

第11章 Internet和ATM215

11.1 前言216

11.2 Internet216

11.2.1 Internet中的系统(主机和路由器)217

11.2.2 系统的网络支持217

11.2.3 子网关联和ATM支持218

11.2.4 Internet系统有关的RFC文档218

11.3 TCP/IP220

11.3.1 互联网络层221

11.3.2 传输层222

11.4 应用224

11.5 互联网络、子网和ATM224

11.6 ATM上经典的IP协议225

11.6.1 ATM SVC网络上的经典IP支持225

11.6.2 ATM PVC网络上的经典IP支持228

11.6.3 ATM ARP协议格式229

11.6.4 ATM上的经典IP协议缺省封装230

11.6.5 ATM上的经典IP协议的缺点230

11.7 下一跳解析协议NHRP231

11.7.1 寻址概念和NHRP231

11.7.2 下一跳解析业务和NHRP组元232

11.7.3 配置和操作概览233

11.7.4 协议和组元接口234

11.7.5 下一跳解析请求和应答236

11.7.6 下一跳登记请求和应答239

11.8 NHRP缓存支持240

11.9 小结240

第12章 Internet路由和ATM网络241

12.1 IP路由信息协议242

12.2.1 RIP243

12.2 内部路由协议243

12.2.2 OSPF246

12.3 外部路由选择协议250

12.3.1 BGP250

12.4 ATM网络协议的扩展251

12.4.1 扩展ATM网络协议以支持IP路由选择252

12.4.2 集成PNNI方案252

12.5 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和ATM253

12.6 数据报转发和交换方式254

12.6.1 基于拓扑的解决方案257

12.6.2 ATM交换的利用263

12.7 IP组播路由选择和ATM264

12.7.1 组播群和组播路由选择265

12.7.2 ATM上的IP组播支持267

12.8 小结269

第13章 IPv6和ATM271

13.1 前言272

13.2 IPv6地址274

13.2.1 地址使用和节点标识275

13.2.2 寻址阶段和地址重编号275

13.2.3 IPv6地址表示和分配276

13.2.4 IPv4地址的支持278

13.2.5 本地链路和本地站点地址279

13.2.6 组播地址279

13.2.7 任意播地址280

13.2.8 主机和路由器要求地址280

13.3 格式和头部281

13.3.1 IPv6头部283

13.3.2 适用于ATM网络的优先级和流标记285

13.4 领域发现285

13.4.1 IPv6地址的自动配置287

13.4.2 地址邻域发现中的ICMP数据报288

13.5 ATM网络中的IPv6协议292

13.6 小结295

第14章 支持SNA的ATM网络297

14.1 前言298

14.2 SNA基本知识298

14.2.1 SNA协议栈299

14.2.2 SNA协议分层299

14.3 SNA组员和网络地址单元300

14.3.1 NAU和SNA协议的关联301

14.3.2 NAU和SNA产品的关联301

14.5.1 SNA物理单元PU303

14.4 SNA协议和TCP/IP及OSI协议分层比较303

14.5 SNA网络寻址单元303

14.5.2 SNA逻辑单元LU305

14.6 链路层类型和寻址模型306

14.6.1 SNA链路层306

14.7 SNA路径控制306

14.7.1 SNA网络地址307

14.7.2 网络寻址单元NAU307

14.7.3 SNA网络地址类型307

14.7.5 终端用户环境中的寻址方式308

14.7.4 SNA网络地址、域和子域308

14.7.6 系统控制主机环境中的寻址方式310

14.7.7 APPN寻址方式311

14.8 SNA系统组元和应用312

14.8.1 端用户SNA312

14.8.2 基于主机的SNA系统组元和应用313

14.8.3 对等SNA系统组元和应用314

14.9 SNA主机系统概要315

14.9.1 SNA网络域中SSCP角色315

14.9.2 子域节点、SSCP、VTAM和NCP316

14.9.3 物理链路、传输群TGS和显式路由ERS关系317

14.9.4 虚拟路由VR和业务分类COS318

14.10 主机环境中的路由选择和路由表319

14.10.1 网络路由选择机制320

14.10.2 SNA网络互联321

14.11 APPN概述321

14.11.1 动态节点配置322

14.11.2 动态目录更新323

14.11.3 基于业务类型的路由选择323

14.12 高性能路由选择HPR324

14.11.4 灵活流量控制324

14.12.1 自动网络路由选择325

14.12.2 ANR基于标记的路由选择325

14.12.3 快速传输协议325

14.13 支持SNA的ATM多协议扩展327

14.14 ATM上SNA的帧格式327

14.14.1 SNA子域(FID4)327

14.14.2 SNA外围设备(FID2)328

14.14.4 SNA HPR NLP329

14.14.3 SNA APPN(FID2)329

14.15 ATM上的SNA应用330

14.15.1 端到端支持330

14.15.2 通过控制器的端到端连接330

14.15.3 端到端连接:路由器331

14.15.4 端到端连接:帧中继331

14.16 支持SNA的ATM网络层331

14.17 性能考虑332

14.17.1 数据业务量优化332

14.17.3 本地控制333

14.18 阻塞控制333

14.17.2 数据压缩333

14.19 ATM上SNA的优先级设置334

14.20 SNA业务流量特征和ATM流量控制334

14.21 小结335

第15章 ATM技术的应用337

15.1 前言338

15.2 ATM固有业务339

15.2.1 ATM业务范围339

15.2.2 固有ATM API参考模型339

15.3 ATM API调用340

15.4.1 与ATM相关扩展346

15.4 Winsock-2 ATM接口346

15.4.2 支持连接特征的扩展348

15.4.3 固有ATM业务映射355

15.5 RSVP和综合业务357

15.6小结357

附录359

词汇解释360

缩略语377

参考文献397

索引403

热门推荐